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科院和阿里雲聯合發布11量子比特雲計算服務

中科院和阿里雲聯合發布11量子比特雲計算服務

關注全球技術地圖

獲取科技前沿動態

信息

美國CLOUD法案將允許政府跨境調取數據

據E安全2月22日消息,美國35個州的檢察長近期簽署了一封公開信,要求國會迅速通過CLOUD(Clarify Lawful Overseas Use of Data)法案,並出台相關標準。該法案是一項可跨境調取公民海外信息的法律,如獲國會批准通過,美國聯邦調查局將可憑藉一紙簡單的傳票,收集來自海外的電子郵件和其他個人信息。

美國CB Insights公司報告顯示,中國在人工智慧啟動資金方面超過美國

據cnBeta網站2月23日消息,美國CB Insights公司報告顯示,中國在人工智慧啟動資金方面超過美國。2017年,中國佔全球人工智慧啟動資金總額的48%,而美國為38%。其中,中國人工智慧啟動資金的接受者多來自面部識別技術和人工智慧晶元行業。

中科院和阿里雲聯合發布11量子比特雲計算服務

據Techweb網站2月23日消息,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和阿里雲宣布開放11量子比特的雲計算服務。該服務已在量子計算雲平台上線,並在雲端實現了經典計算模擬環境與真實量子處理器的完整後端體驗。這是繼IBM後全球第二家向公眾提供10比特以上量子計算雲服務的機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次實現3量子比特邏輯門

據新華網2月23日消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近期在半導體量子晶元研製方面再獲新進展。研究團隊創新性地製備了半導體6量子點晶元,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半導體體系中的3量子比特邏輯門操控,為未來研製集成化半導體量子晶元邁出堅實一步。

生物

DARPA啟動「朋友或敵人」細菌監視項目,開發快速篩選陌生細菌的平台

據DARPA官網2月14日消息,美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啟動「朋友或敵人」(Friend or Foe)項目,旨在開發能夠快速篩選陌生細菌的平台,確定細菌的致病性甚至發現未知的致病性特徵,區分無害和致病細菌,防止威脅戰備能力的疾病爆發。該項目為期4年,將於2018年2月28日舉行提案者日。

默沙東收購Viralytics公司,推進溶瘤免疫療法的開發應用

據中國生物技術信息網2月22日消息,默沙東宣布以3.94億美元收購澳大利亞Viralytics公司,共同推進Viralytics主要產品「CAVATAK」在癌症溶瘤免疫療法領域的應用。收購完成後,默沙東將獲得Viralytics在研溶瘤免疫療法CAVATAK的全部權利。

英法兩國分別報告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爆發

據生物前沿聚焦2月23日消息,2月5日,英法兩國均報告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爆發。其中,英國報告高致病性H5N6疫情爆發,疫情發生地多為自然公園,涉及野生鳥類。法國為低致病性H5N3疫情爆發,受影響地區包括熱爾省、莫爾比昂、大西洋盧瓦爾省,主要涉及生產鵝肝的家禽。

能源

豐田與日本中部電力公司合作,欲將車載電池用作儲能裝置

據中國儲能網2月22日消息,豐田公司宣布正與日本中部電力公司合作開展一個新計劃,即「驗證項目」,旨在使豐田普銳斯的舊電池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再利用。這類電池可作為重要的儲能及放電裝置用於儲存電網傳輸的電量,也能存儲風能及太陽能發電廠傳輸的電量。當電網遇到用電高峰時,早前存儲於電池內的電量將重新輸送回電網中。豐田認為,儘管舊電池性能表現有些弱化,但可被用作儲能電池,從而更好地優化電網的供電需求。

航空

印度成功測試「大地-2」型短程導彈

據DEFENSE WORLD網站2月22日消息,印度於21日夜間完成「大地-2」型短程導彈的發射試驗。該型導彈長8.56米,直徑1米,重約4600千克,射程為350公里,能夠攜帶500-1000千克的彈頭。印度國防部官員表示,此次試驗完成了所有規定任務,具有重大意義。

航天

SpaceX 公司「獵鷹-9」火箭成功發射西班牙雷達衛星和「星鏈」星座試驗衛星

據航小宇2月23日消息,SpaceX公司「獵鷹9-1.2」型運載火箭於22日成功發射了西班牙的「和平」軍民兩用雷達遙感衛星和SpaceX公司「星鏈」星座項目的兩顆先期試驗衛星「微星」2a和2b。「和平」衛星採用「宇宙客車」平台建造,最高解析度可達25厘米,設計壽命5.5年,主要任務是偵察佩雷吉爾島。目前,「微星」2a和2b已進入預定軌道,並完成與地面站的首次通信。

新材料

德國薩爾州大學開發出輕質高強的金屬玻璃材料

據科技日報2月14日消息,德國薩爾州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質量輕、強度高的非晶態金屬鈦硫合金。研究人員通過多次實驗,成功得到了製備金屬玻璃過程中鈦、硫和其他元素的最佳配比。在相同重量下,新型鈦硫合金強度約為普通鈦基金屬的兩倍。此外,新型合金還具有原料來源豐富、價格低廉以及毒性小等優勢。未來,該合金可作為輕質部件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等領域。

先進位造

哈佛大學開發出具有蛇鱗狀皮膚的軟體機器人

據cnBeta網站2月22日消息,哈佛大學科學家研發出一種具有人造蛇鱗狀皮膚的軟體機器人。該機器人的身體由硅橡膠管製成,它的特殊之處在於其皮膚是一種由激光切割的可拉伸塑料薄片,呈三角形、圓形或梯形,類似蛇的鱗片。研究人員將鱗狀皮膚纏繞在由空氣驅動的硅橡膠管上,當空氣被注入管內時,機器人會膨脹,使得鱗片彈出,錨定在地面上,此過程中產生的摩擦可推動機器人前進。該爬行機器人能夠在如瀝青和混凝土之類的粗糙表面進行運動,未來或可在災難救援領域以及體內送葯領域發揮潛力。

-END-

由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整編

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技術地圖 的精彩文章:

美國馬里蘭大學開發出能替代鋼材的超高強度木材
展望2018:中國創新潮流中的變數與挑戰

TAG:全球技術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