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能夠成為經典背後有何原因?
本人從前是不大愛看電影的,一直不太明白電影的魅力究竟在何處,以為只有長長的啰里啰唆的電視劇才是消磨時間的最好的法寶。直到我看了一部《肖申克的救贖》,我才發現電影的無窮魅力,在電影的一兩個小時中你能得到的是數不清的財富。因此《肖申克的救贖》作為我的「啟蒙影片」,在我的心裡占著很重要的位置,也一直被我反覆拿出來看,反覆的去思考。
令我感到高興的是《肖申克的救贖》這部影片不僅在我的心裡排名是第一,在影史上也多次排到第一名。可見這部影片也是被許多人所認可的。其實影片最大的魅力就在於導演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裡用他的構思去把一個故事的精髓融入進去。並且每一個鏡頭都不多餘,每一個鏡頭都有它的畫面內涵,值得人們去品味。
那麼這部沒有令人眼花繚亂的特效,沒有感天動地的愛情,沒有恢弘壯闊的的場景的影片是如何經久不衰,成為電影史上的一部經典之作的?
電影改編前原著作品的成功
可以說電影能否成功,不僅要看演員的演技和導演的拍攝技巧。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開始拍的這個劇本一定要好,劇本精彩的,無疑會給這個電影加分。我們可以發現有很多經典的電影,他們都是改編自著名的作品。在導演拍這部作品之前就已有了一個非常好的劇本的雛形,只需要找編劇去打。同時,當你有了一個知名度比較大的作品作為你的影片保障的同時,你就會有了一部分的關注度和一票粉絲的支持。這也就是為什麼當下中國很多影視劇的創作都選擇找IP,這對影視作品本身的劇情質量是一個有效的保證。
《肖申克的救贖》是由美國的著名作家斯蒂芬金所寫的一篇中篇小說,也是他的比較出名的一部代表作,可以說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但是劇本好固然是很突出的一個亮點,更重要的是在改編的過程當中,電影基本上都是遵循原著的,沒有對作品進行很大的那種改動,我覺得這是尊重原著的創作。好的作品遇到了好的編劇,再遇到了好的導演,那麼《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就很難不被人注意到了。
電影細節處理到位
我們知道電影當中的男主人公最後是越獄出去的。而在影片當中並沒有明確的表明他是有這個準備的,但是在很多細節方面我們都可以看出導演的用心。從男主一些看似莫名其妙的細小的舉動中,就能夠窺見他正在為他的未來布下一盤令人眼花繚亂的棋局。
在影片當中有一個很奇怪的點,就是男主人公想要通過磨棋子來打發時間。當然一開始看的時候我們可能並沒有想那麼多,但是越到後來的話這個細節就體現的更加的重要。當安迪挖洞越獄的事情暴露了之後,相信大家就會恍然大悟。原來磨棋子消磨時間只是一個幌子,他只是希望能夠藉助這樣的聲音形成一個錯覺,掩蓋自己挖洞越獄發出的響聲。
電影當中還有一個令人驚嘆的細節。我們知道,在前期的時候安迪向瑞德索購了一把石鎚子。當監獄裡的警察來查房的時候,我們會很驚訝為什麼沒有發現安迪的石錘,這把石錘被他放在了哪裡?當時這一幕場景的時候,監獄長手上是拿著安迪的聖經的,當然這個時候我們也不會聯想到更多的內容。但這一點會成為一個困惑,在最後揭露出來的時候,監獄長打開了一本聖經,原來當初鎚子是放在了聖經挖出的洞里。這個時候我們不得不感慨導演拍攝的精妙之處,劇情安排得如此巧妙。
人物刻畫形象生動
安迪:安迪這個角色在電影中真的特別出彩,他睿智隱忍,成功逃出監獄,給所有的人塑造了一個傳奇人物般的形象。在影片當中他無疑是一個正面的形象,沒有犯罪卻被關在了監獄裡。在真相快要浮現出水面,他即將要獲得清白的時候,惡毒的典獄長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慾害死了無辜的湯姆,毀掉了,證明安迪無罪的證人。但可貴的是安迪並沒有放棄對自由的希望,他為了逃出監獄做了將近20年的努力,終於成為了一個自由人。
瑞德:在影片當中這個黑人是以一個敘述者,見證者的身份存在的。可以說男主角的成功越獄,有他不少的幫助(雖然瑞德自己並不知道)。他是因為年少犯下的一個錯而讓自己美好的人生都放在了監獄中。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一開始他還是希望能夠得到假釋的,但是越到最後他越想要放棄自由。不想要獲得自由的他反而最終被同意假釋。在他即將要走上和老布一樣的路的時候,安迪曾經對他說的話終於又給了他一次生存下去的希望。他是一個洗凈了罪惡之後,有幸重生的人。
老布:老布出現在影片當中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很老的老人了。他管理著監獄裡的圖書館,養著一隻叫傑克的鳥。本以為這是一個平平無奇的人物,但是在影片當中卻引發了一次小高潮。在肖申克的制度管理下生活了50年的老布,再也沒有辦法適應外界的生活。於是在沒有辦法只能假釋之後,他終於選擇了自殺這樣一條路。他是一個充滿著悲劇色彩的人物,沒有辦法和制度化進行抗爭。於是只能在他的住所上留下字跡,證明他曾經來過。
電影伏筆恰到好處
伏筆一:在影片當中,有一幕大家在整理圖書的時候,整理到了一本大仲馬的《基督山恩仇記》。當作者大仲馬的名字,在電影當中引發大家的玩笑時,安迪忽然為大家解釋了這本書是講的越獄的事情。我相信在這個時候觀眾的心情隱約有些激動了。應該已經有所了解到,這一幕的安排並不是沒有目的的,他是為後來安迪的越獄做一個暗示的伏筆。
伏筆二:還有一個伏筆在影片當中顯得特別的巧妙,當然更確切的來說他是一個前後的對照,相當於是一條線索。就是瑞德三次申請假釋,我們可以看出,在這三次的申請當中,他的年紀越來越大,在監獄中呆的時間越來越長。他對於人生的看法也越來越豐富。我們從這個線索伏筆當中,可以看出在監獄裡人長時間的一個心理的變化。
作品內涵深刻意味悠長
第一個關鍵詞—自由:在黑暗的監獄中,幾乎所有的囚犯都嚮往著一樣東西,就是自由。當遇到有戶外的勞動時,很多囚犯都會去爭取那僅有的名額,就是因為希望在戶外勞動中能夠獲得片刻的自由。當無數黑暗醜陋的人性在肖申克里揭露出來的時候,安迪並沒有對他的人生感到絕望。反而更加激發了他對自由的渴望。他知道自由的人不能沒有音樂,於是他冒著風險,為大家放歌曲,他為瑞德送去會吹的口琴就是希望他不要放棄心中的自由。自由是我們必須追求的,且是我們終身要去追求的,無論我們是否被判處終身監禁。
第二個關鍵字—制度:影片當中有一個悲劇人物老布,他就是典型的在監獄制度當中犧牲的代表。長時間的制度化的生活,讓他失去了主動去改變,去適應的能力。他的自殺似乎也暗示了在監獄中其他人未來的命運,可以說著實令我們唏噓不已。但我們仍要努力的去改變自己,不讓自己被制度化。
第三個關鍵詞—環境:環境,在這部影片里顯然也是一個很關鍵的點。我們可以發現在一個環境當中,對人的影響和改變是極其重大的。肖申克這所監獄,因為有了安迪的存在,他去努力申請圖書館的建設資金,為囚犯們爭取一個更好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感染下,無疑對那些鐵籠里的人起到了莫大的安慰。有時候一個好的環境,也可以讓黑暗的人心得到寬慰。
品味完《肖申克的救贖》的一個小結——我相信人間總有希望,救贖之路就在其中。
每隔一段時間,當我感到困惑,當我感覺到生命中好像沒有希望的時候,我就會重溫這樣一部影片。每每看到最後安迪越獄成功,在雷雨聲中重獲自由的時候,我感覺那一刻我的心似乎也得到了釋放。可能這就是一種精神的感染力,也是這部影片於我的魅力。一部好的影片固然有它精彩的劇情,導演縝密的安排。但我覺得當我們欣賞完了一場視覺盛宴或者是故事盛宴之後,不該只是在這場電影的餐桌上留下殘羹剩飯,抹嘴走人。
它必須要能夠帶給我們一些什麼,這個就是優秀經典電影的使命,也是它之所以成為經典的原因。而我相信《肖申克的救贖》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因為在這部電影當中,我相信了希望,找到了我的救贖之路。相信每一個觀影的人都有不一樣的感受,但是在不一樣的感受當中,我們都能得出一樣的結論,就是他值得經典,值得被我們永遠記住。
我覺得這部影片之所以會成為經典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於,每個人都可以在這部電影中的人物身上找到屬於自己的影子。不是說我們真的像肖申克監獄裡的人犯過罪,又或是有做過驚天動地的事情。而是你也有許多關於人生、希望、自由制度、環境的困惑。
如果你的心中也有一座肖申克監獄,千萬不要毫無作為的住在這座監獄。別讓監獄陰暗機械似的環境將你制度化,永遠記住,只要你有希望,救贖之門就會為你打開。附上影片中的一句話,希望給你啟發:「滌盡罪惡,在彼岸重生」。
(作者為百度派網友 何處有舟行 鏈接http://p.baidu.com/question/110f6162633534306431386300/5454962)


※歷史上我們曾經這樣來減肥!顛覆你三觀
※我們有沒有製造出能控制天氣的衛星?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