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若是抗日如此簡單,那我們十四年抗戰的生生死死為了啥?

若是抗日如此簡單,那我們十四年抗戰的生生死死為了啥?

不知從何時開始,為了所謂的銘記歷史,為了所謂的反映事實,高舉著這兩個大旗招搖過市,斂取錢財。作品多的是越來越離譜,真正的精品是少的讓我們心痛。廣電的這份心我是理解的,但若是要這般的曲解歷史,就是對當時生死抗戰的人民解放軍的不尊敬。

有一位經歷過多次抗戰的老兵說,日本鬼子訓練有素,對於侵略中國的計劃是具有一個完整的詳細的過程的,並不是一時興起,而且經過了專業的訓練後才大部隊的進攻中國,當時我們的裝備又很落後,而鬼子的武器比我們先進了不知多少倍,相比於咱們就是隨隨便便訓練了幾天就要上戰場,只知道殺敵,不知道有什麼進攻的策略,這樣子打仗我們要死好幾個人才能讓日本死一個,付出的代價遠遠高出日本,而現在的那些電視劇,拍的都像小學生打遊戲,分分鐘的事情,都是瞎說!

的確,現在的電視劇都是為了征服觀眾的心理和眼球,來博取大量的收視率,雖然這就是電視劇存在的意義,但這樣的劇情也著實讓年輕的一代孩子們對於歷史產生了錯誤的認識。

對此我特意的了解了一下當時日本和中國軍隊的對比。眾所周知的就是武器上的差別,最關鍵的就是軍隊素質,日本當時的教育普及率顯然比我們的高的多,上級下達的命令也就更加的具有條理性。其次,他們的戰術素養也高於我們很多,比我們更能對於戰場上的突發情況迅速的做出反應,我們只是知道殺死他們的這個結果,而對於中間的過程和機制沒有明確的制定。再次,日本後備力量比我們要更為的充足,雖說是個小國家,但大部分的經濟都投放在了戰場上,再加上攻進中國後掠奪了大量的資源經濟,更是讓他們都準備好了一場持久大戰的準備。

最最關鍵的就是軍心精神方面的凝聚,在當時天皇的通知下,武士道的精神感染了每一個日本軍人,使他們在戰場上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凝聚力更加的強大,也就是這種殘酷的信仰,讓他們在戰爭時期為所欲為。我記得在歷史書中有個這樣的殘忍的例子,南京大屠殺一課後的一張當時日本報刊的圖片,兩個將士進行了一個比賽,看誰在固定天數內殺的中國人最多。

抗戰時期我們傷亡的人數是日軍傷亡人數的十倍左右,那時的艱難可想而知,死去的將靈,亡故的士兵,都是英勇的衝鋒在第一線的人,他們為了保衛我們的國家歷經了我們無法想像的事情,而現在只是用簡單的電視劇就讓年輕人誤解。當然,我們也希望大家都不要忘記當時的那些老一輩的痛苦的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海遊歷 的精彩文章:

他的舅舅是賀龍,姐夫後來成了我們國家的主席,而他本人卻非常謙虛
閻錫山以「摳」著名,碗邊的一粒米都要吃掉,卻對教育豪擲千金

TAG:史海遊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