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低脂 vs.低碳水化合物:哪種飲食減重最佳?

低脂 vs.低碳水化合物:哪種飲食減重最佳?

既往研究表明,個體是否通過低脂或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成功減重取決於其基因型或胰島素水平。但無論是基因型還是基線胰島素分泌都不能預測哪種飲食方式對減重更好。目前,這個問題有了答案。

近期發表於JAMA的DIETFITS研究顯示,在高質量膳食情況下,低脂或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對減重的效果相似。該研究由美國斯坦福大學的Christopher D Gardner等開展。

2013~2015年,Gardner等從當地隨機招募609例超重或肥胖成人進行低脂或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干預,受試者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能夠負擔高質量的食物,年齡18~50歲(平均年齡40歲),BMI 28~40 kg/m2(平均BMI 33 kg/m2),其中女性佔57%。研究的頭8周受試者接受22次小組行為修正會議,隨後每2~3周接受一次直至6個月,之後每月接受一次直至12個月。

營養專家對低脂和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受試者進行指導,以降低其總脂肪攝入量或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研究頭8周,受試者被要求每天攝入不超過20 g的脂肪或碳水化合物(相當於一片或半片全麥麵包),隨後逐步每天增加5~15 g碳水化合物或脂肪攝入,直至可以維持的最低攝入量。兩組均被要求吃大量蔬菜,盡量少攝入添加糖、精製麵粉和反式脂肪的食物,盡量少攝入加工食品,並被鼓勵積極鍛煉身體,進行行為改變策略。重要的是強調下面的飲食是健康的低脂或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一杯汽水可能低脂,但肯定是不健康的。雖然豬油可能是低碳水化合物,但鱷梨更健康。

此外,研究人員還建議受試者不要採取節食的方法,否則難以維持飲食計劃。研究人員希望受試者選擇低脂或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計劃,並將其持續下去,而非隨著研究結束終止。

1年研究結束時,堅持低脂飲食的人平均每天攝入57 g脂肪(研究開始前每天攝入87 g);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者則每天約攝入132 g碳水化合物(研究開始前攝入為247 g)。1年期間,低脂飲食組和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組分別平均減重5.3 kg(11.7磅)、6 kg(13.2磅),二組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受試者還接受了血液測試,以確定單核苷酸多態性(三種基因型:PPARG、ADRB2和FABP2)是否與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謝有關。結果表明,基因型和基線胰島素水平與兩種飲食均不具有關聯性。

總之,這項研究為某些問題關上了大門,但又打開了探索其他問題的大門。已有大量的數據可以用於進一步的探索性研究,即分析整個研究過程中收集到的各種不同的數據,以了解和計算個體的飲食需求。

文獻來源:

Christopher D. Gardner, et al. Effect of Low-Fat vs Low-Carbohydrate Diet on 12-Month Weight Loss in Overweight Adults and the Association With Genotype Pattern or Insulin Secretion:The DIETFITS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 2018.

(來源:《國際糖尿病》編輯部)

版權屬《國際糖尿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之內容須在醒目位置處註明「轉自《國際糖尿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diabetes 的精彩文章:

OpT2mise研究新數據為「水落船低」理念添新證
啤酒中的化合物有助於治療代謝綜合征

TAG:idiabet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