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本讓你大開眼界的書:略評《拍賣現場》

一本讓你大開眼界的書:略評《拍賣現場》

節後第一天我們推出書評特輯,書評內容來源於出版社編輯及讀者朋友們,字字句句滲透著對書的那份喜愛。今天推送的這篇來自讀者——聞東平(筆名),他向我們推薦的是《拍賣現場》(中國攝影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一書:

文 | 聞東平

對於「佳士得」這個名字,相信許多人不感到生疏,因為它是世界拍賣行中一家著名的公司。筆者認為,「佳士得」這個名字,可能是廣州人用粵語把英文christie讀成「佳士得」的緣故,正如廣州人會把「xo酒」讀成「加燒酒」一樣。不過,細究起來可以發現,「佳士得」這個中文名字確實寓意很美,「佳士",望文生義自然具有美男子、紳士、或風流倜儻的成功人士之意;」得「,含義更多:心想事成、躊躇滿志、得心應手等等。話又說回來,拍賣行是與收藏界緊密相連的,筆者從不涉足收藏界,自然對拍賣行也是外行,因此對於「佳士得」,只知其名,不知其人。不過,一本書卻使筆者對於佳士得拍賣行有了全新的認識,這就是中國攝影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新書《拍賣現場》。

著者:費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

定價:298元

《拍賣現場》的全名是《CHRISTIE"S 拍賣現場——250年佳士得 文化 品位 收藏》,這本書裝幀精良,圖文並茂。該書是紀念佳士得拍賣250年慶典的一本書,配有250幅拍賣品的彩色照片,以及大量的輔助性圖片,同時,通過簡潔而流暢的文字對每一件拍賣品進行了說明。正如該書的前言作者所說,本書回顧了250年來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拍品,講述了引人入勝、錯綜複雜的故事。由於要適合於中國的讀者,該書在出版時也相應增加了有關來自中國和港、澳、台地區的拍品,這樣對中國讀者更具有親和力。筆者無意中接觸到這本書,一經拿起就手不釋卷,一直到讀完。讀完這本書的讀後感可以概述為八個字:開卷有益、大開眼界。細說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了解佳士得拍賣行的歷史

《詹姆士·佳士得肖像》,1778 年,托馬斯·庚斯博羅

該書對於佳士得父子故事的講述也頗費苦心。關於老佳士得,正如該書所述:」佳士得出生於蘇格蘭伯斯市。關於他的童年鮮有記載,他在20歲時,受雇成為倫敦的一位拍賣師的助理。』並非真正的藝術鑒賞家『「。按照筆者的理解,佳士得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普通人,後來可能是做拍賣師助理髮了財,因為該書中記述他:」依靠一群藝術家組成的小圈子「,「這些人常常分享他的鹿肉和紅酒」。這些簡單的記述,說明老佳士得善於結交藝術家,慷慨大方,人緣很好,於是藝術家們:「就會就拍賣的藝術作品給予佳士得一些建議,甚至給一些作品』命名『「。對於記述佳士得故事的文字不多,但是該書的第2號作品卻是一幅由他的一位朋友畫的半身像。面對著油畫中的佳士得,他顯露出來的紳士風度和翩翩君子的畫像,你很難想像他是靠提供鹿肉和紅酒交結藝術家,並因此在拍賣行嶄露頭角、發財致富的人。當然,這不是照片而是繪畫,畫家肯定會美化被畫著,尤其是出了高價的被畫者。

1766年,佳士得在36歲之時,購買了他在倫敦的一處房產,作為佳士得拍賣行的永久地址,這處房產座落在倫敦蓓爾街83—84號。佳士得於1766年年12曰5日開始了佳士得拍賣行的首次拍賣活動,儘管拍賣品是一位已故貴族的清倉財物,包括傢具、珠寶、火器等等,但是這卻是佳士得拍賣行具有歷史意義的活動。從此時開始,佳士得拍賣行的拍賣活動延續至今已有250年,該書的發行就是紀念這個重要的日子。

1823 年,佳士得拍賣行在倫敦市國王街舉辦的首場拍賣會的拍賣目錄標題頁。

該書對於老佳士得的兒子小佳士得的講述就全面多了,或許他已經成了」富二代「的緣故。小佳士得(1773年—1831年),書中介紹他」是一位備受尊重的古文物家,......作為一名藝術鑒賞家,他於1824年被選為慕雅會成員,並於1826年加入紳士會所藝委會」。「儘管最初的夢想是進入教會工作,但是參與了家族的拍賣事業。1803年,其父逝世後,他接管了公司」。1823年,小佳士得將位於倫敦國王街8號名為「威爾遜歐洲百貨公司」的博物館買下來,並作為佳士得拍賣行新的永久地址,時至今日,這個地點依然是佳士得拍賣行的總部。

知道拍賣品的門檻限制

1889 年3 月30 日,主席查爾斯·阿索普主持拍賣了文森特·凡·高創作的《向日葵》, 這幅作品以2,470萬英鎊(約4,000 萬美元)的拍賣價創造了油畫作品的最高拍賣價格紀錄。

仔細閱讀該書展示的250件拍賣品,確實使人大開眼界。如果要將這些拍賣品分類,大體可以分為六類:首先是藝術品,大多是油畫,有中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的,現代的油畫;其次是雕塑,分為古代雕塑現代雕塑,包括石雕和銅雕;第三就是古代文物,從古埃及時代的文物、中世紀的書籍直到中國明清時期的文物;第四是名人用具;第五是科學家的發明手稿;第六類是稀罕物件。就油畫來說,數量很多,好在書中對每一幅油畫的來龍去脈加以詮釋,有的詮釋偏重於解釋畫作,有的詮釋則講述拍賣現場,如第89號拍賣品,是荷蘭的畫家倫勃朗在1655年創作的油畫《藝術家之子》,是他在畫自己的兒子,1966年在拍賣這幅畫作時,居然發生了爭執,主持人居然沒有看見最後一位買家的報價,就以前一人的報價定拍了。結果最後一位報價者在現場狂怒起來,主持人只好宣布重新報價,最後還是狂怒者以138萬英鎊的價格拍下了這幅畫作。

倫勃朗·梵·萊茵(1606-1669 年),《藝術家之子提圖斯肖像畫》,約1655 年

就雕塑藝術品而言,那些現代雕塑也令人印象深刻,如第41號拍賣品是現代雕塑,作者美國人昆西生於1955年,他的作品是用七頓重的不鏽鋼,雕塑成七支彩色鬱金香,拍賣價達到3368.25萬美金;名人用具也很顯眼,其中第138號拍賣品是有拿破崙戴過的軍帽,139號拍賣品是英國查理一世(英國克倫威爾時期,1649年)被砍頭時戴的帽子;科學家的發明成果作為拍賣品,著名的有第10號拍賣品,它是愛因斯坦創立相對論理論時寫的手稿,第133號拍賣品是發明基因的科學家克里克寫給兒子的信,在信中他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向兒子講述了基因發現的過程及其原理,這封信以600萬美元的拍賣價成交;稀罕物件的代表應該是第29號拍賣品,它是電影007在《黃金眼》這部電影中,邦德的座駕,這是阿斯頓.馬丁DB5型汽車,其中DB10型車以300萬美元的拍賣價賣出。這些形形色色的拍賣品咋一看似乎不拘一格,實際上有著不成文的門檻限制,這就是要符合西方的文化和品位。這就是西方趨之若鶩的時尚,以及與西方人耳熟能詳的高端人士相關的物品。一頂帽子,普通人戴過的沒有什麼價值,而英國皇室人員或者顯貴政要戴過的就可以拍賣。一條裙子,普通人穿過的毫無拍賣價值,而電影明星穿過的就有拍賣價值,這些就是進入佳士得拍賣行的門檻限制。

電影《大破幽靈危機》(2015 年)中丹尼爾·克雷格飾演的邦德所駕駛的阿斯頓·馬丁DB10。DB10 於2016 年2 月18 日在佳士得拍賣會上以240 萬英鎊(350 萬美元)售出。

對於中國的拍賣品的評價

李可染(1907-1989 年),《萬山紅遍》,1964 年

拍賣時間和地點:2007年5月28日,香港

拍賣價:HK$ 35,040,000/£2,259,760/$4,480,850

該書共展出了22件中國拍賣品,讓筆者大飽眼福。其中:字畫7件,分別是第19號拍賣品李可染的畫作《萬山紅遍》,第26號拍賣品明代董其昌的書法手卷,第34號拍賣品劉韡的畫作《紫氣東來》,第45拍賣品明末清初八大山人朱耷的《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第93號拍賣品趙無極的畫作《北風》,第95號拍賣品蔡國強的火藥畫《故鄉》,第194號拍賣品曾梵志的畫作《摘下面具》,第212號拍賣品張大千的畫作《雲山古色》;瓷器7件,第149拍賣品《南京貨物》從從沉船中打撈出來的清代青花瓷器,第158號拍賣品乾隆年間的《燕碗》,第178號拍賣品元代青花瓷罐,第192號拍賣品元代青花釉里紅蓋罐,第211號拍賣品清雍正粉釉貼花雙龍盤口尊;其餘:第15號拍賣品乾隆御用鐘錶,第129號拍賣品明代江南織造坊《宮廷絲綢唐卡》,第130號拍賣品元代木質觀音塑像,第207拍賣品中式《雙福寶石項鏈》,第218號拍賣品《古董座椅》,第243號拍賣品商代銅器《方罍之王》,第244號拍賣品明初茶托,第245號拍賣品碳素纖維椅子《上下》。對於閱讀這些拍賣品的文字和觀看圖像也令人賞心悅目。

作為買方與賣方之間中介的拍賣行

筆者以為與拍賣行相類似的機構在中國早已有之,這就是從中國古代就流傳至今的當鋪。筆者認為當鋪類似拍賣行,主要在表現形式上,兩者都是在買賣雙方中起牽線搭橋的作用。不過中國的當鋪主要採取質押放貸的形式,也就是先以賣方的物件作為抵押,借給他一筆錢,到期不還錢,當鋪就可以把賣方的物件賣出去。從這種形式來看,當鋪不能跟佳士得這樣的拍賣行同日而語。拍賣行面對的是全社會,採取把賣家的物品面對全世界的潛在顧客進行公開拍賣的形式,而不存在放貸行為。所以,拍賣行是國際化的、專業的買賣平台。要做到專業化,拍賣行必須具備具有鑒定各類拍賣品的質量的能力,類似拍賣古畫,首先要有鑒定古畫的真偽的能力,其次要有實力,能確保拍賣品寄存在拍賣行的安全,最後還有有準確估計起拍價的能力。總之,拍賣行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和社會公信力。在該書中最後附頁中,還記錄了佳士得在250年的大事記。從這些大事記中,可以看出,佳士得的拍賣行為往往成為轟動英國甚至世界的大新聞。

佳士得拍賣行給人的啟示

佳士得經營250年的歷史,使筆者得到了啟示,筆者感覺到只要中國繼續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進,建立起完備的社會主義法治社會,在穩定的社會環境中,隨著小康社會建立,人民的富裕程度增加,個人財產的充實,人們對於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求進一步增加。對於像佳士得這樣的買賣平台也就更加關注,也會增加購買高端拍賣品的需求。在中國出現像佳士得這樣的拍賣行也就不遠了。

總之,《拍賣現場》是一本可讀性很強並具有收藏價值的有趣的書。

2012 年5 月8 日,佳士得拍賣行名譽主席克里斯托弗·伯奇完成了拍賣師生涯的最後一次拍賣會。拍品是約瑟夫·阿爾貝斯於1966 年創作的《向正方形致敬:遙遠的警報》。畫作放置在拍賣場內,並通過拍賣台右側的屏幕進行展示,成交價近200萬美元(約130 萬英鎊)

一件藝術品因何如此高價?

拍品背後有著哪些不為人知的精彩故事?

《拍賣現場》

將為你細數佳士得250年的拍賣歷史,

探尋高價藝術品背後的秘密:

著者:費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

定價:298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攝影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安東尼·高迪:最前衛、最瘋狂的建築藝術家

TAG:中國攝影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