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始皇泰山封禪,遇到一個難題,他講了9個字讓群臣全都愣住!

秦始皇泰山封禪,遇到一個難題,他講了9個字讓群臣全都愣住!

泰山是一座非常了不得的「神」山,在傳說中,那是天帝的住所,皇帝在人間那是一等一的狠人,但在天帝面前,立刻老老實實,不敢亂說亂動。因為皇帝就是天帝的兒子。

秦始皇泰山封禪,遇到一個難題,他講了9個字讓群臣全都愣住!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皇帝的玉璽上,刻著這樣一句話「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怎麼能顯示皇帝受命於天呢?只有一條路,那就是上泰山,祭拜天帝,只有干過這樣一件事後,才可以算受命於天了。

遠在夏商周三代,就已經有了封禪的傳說,秦始皇28年的時候,他已經統一了六國,併當上了皇帝,到泰山封禪的事,就擺在了他的面前,成了一項緊迫的任務。

當時,秦始皇為了治理天下方便,他曾經修建了四通八達的馳路,馳路可以看做是通行馬車的「高速公路」,換句更形象的話講,以前一千里路,騎馬能在三天之內到達,而現在有了弛路,只需兩天的時間,乘坐馬車就可以到了。

秦始皇領著秦國的一眾高官,坐在車上,沿著弛路,直奔齊魯大地,巍巍泰山而去。

秦始皇泰山封禪,遇到一個難題,他講了9個字讓群臣全都愣住!

弛路雖然平穩,可是旅途顛簸卻很容易讓人疲勞,秦始皇從咸陽到泰山,直線距離是兩千里路,因為這不是急著去打仗,故此,他們一共走了7日。

秦始皇到了泰山的腳下,只覺得渾身肌肉酸痛,骨頭都有一種被顛散的感覺。再看隨行的幾百名重臣,竟有三分之一病倒了。

秦始皇看著未病倒的重臣們花白的頭髮,他突然想到了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那就是這幫臣子很多已經年逾花甲,讓他們沿著石階,登上傳說中高達四千九百丈二尺的泰山,他們的體力是否承受得了,他們能不能從山上全須全尾地下來?

秦始皇有這個想法,他的丞相李斯早就想到他的頭前去了。李斯直接去找主管祭祀的官員去商量,能否在泰山腳下修一條路,直達山巔,省去這徒步行走之苦。

秦始皇泰山封禪,遇到一個難題,他講了9個字讓群臣全都愣住!

可是主管祭祀的官員,卻將腦袋換成了貨郎鼓,他告訴李斯:泰山之所以沒有車路,道理很簡單,那就是上山祭奠的歷代君王,為了顯示對天帝的尊重,都會選擇步行,坐車這樣褻瀆神靈的事,想都不要想。

秦始皇聽李斯講完主管祭祀官員的意見,他呵呵大笑道:「規矩人定,當適時而變!」

秦始皇泰山封禪,遇到一個難題,他講了9個字讓群臣全都愣住!

秦始皇的意思是,過去的老規矩要變一變了。他讓李斯傳旨,命當地的官府立刻徵集民夫,從山腳開一條可以通車的弛路,直奔山巔,從山巔到祭壇,再修出一道長長的石階。

換句明白話來說:秦始皇天才地將祭祀的路分成兩部分:可以走車的地方,修建弛路坐車,他率領群臣們到達山巔之後,為顯示對天帝的敬重,再沿著石階步行到祭壇,祭拜天帝,進行封禪大典。

秦始皇泰山封禪,遇到一個難題,他講了9個字讓群臣全都愣住!

秦始皇的旨意誰敢不從,隨後,當地官府只用了20日,便將弛路修成,隨後秦始皇等人乘坐馬車,登上了(在傳說中)一百四十八里零三百步的泰山山頂。

封禪大典的祭壇早已經修好,十二丈見方,高三尺,祭品是醬色酒和煮熟的魚,不用三牲。

秦始皇祭拜天帝完畢,除了山風呼嘯,並沒見任何異端,那幫生怕天帝怪罪的大臣們,也是深深地感到疑惑——難道秦始皇坐車上山,天帝真的沒敢怪罪他嗎?

其實,天帝只有一個,他真的很忙,哪有時間管人間亂七八糟的芝麻小事。

秦始皇下山時,天已黃昏,行至半路,突降暴雨,秦始皇在松樹下避雨,並封此松樹為五大夫松。

秦始皇的話說得非常好——規矩是人定,發現不合理,改過來就是了。這句話,一千年,一萬年都應當牢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店 的精彩文章:

關東軍司令見過溥儀,他回去下令,溥儀的護軍絕不能擁有這種武器
慈禧金棺為何變成紅棺,謎團揭開,讓人不知道是哭還是笑!

TAG:歷史小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