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每天很忙,為什麼還是一事無成?

書/每天很忙,為什麼還是一事無成?

你來看我,真好。:D

謝謝留給我的10分鐘(閱讀時間)

GIF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著】加里?凱勒/傑?帕帕森

本文的題目「每天很忙,為什麼還是一事無成?」我們總是會很容易的陷入自我陶醉於自己的努力的假象中,每天干很多事,很忙,很累,就認為自己在成長,理所當然的以為自己肯定會越來越好,其實一個月一年,幾年過去後,發現自己還是那個樣子,甚至漸漸的忘記了自己的目標,夢想,看完這本書後,我知道了,原來我們每天做的事都不是最重要的那件事啊!

前幾天我用手機看完了這本書,收穫很大,發現了很多不錯的觀點也糾正了一些以前的想法和做法。非常非常想分享給大家,如果不想看書的話,可以看這篇文章,掌握最核心的觀點就可以。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去「得到」app上聽有關於這本書的解讀,只有20分鐘。

書中對我印象最深刻的觀點如下:(自己簡單總結)

1、想得到最好的結果,就是縮小目標,專註只做一件事。

2、事情如多米諾骨牌,完成最重要的一件事後,其他事就會迎刃而解。

3、不可能每件事都很重要。

4、同時處理多件事,不僅會加倍消耗時間,還會加倍消耗精力。

5、真正習慣的養成需要66天。

6、工作和生活不是平衡,而是制衡。

7、我以為成功的秘訣是每天都盡最大可能給自己上緊發條,然後打開房門,沖向新的一天——直到把自己燒成了灰燼。其實,成功的關鍵不在於我們做的所有的事,而在於我們能夠做好的關鍵的幾件事。

8、意志力是有限的,要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書摘(值得思考)

摘錄的內容雖然很多,但都是自己感觸很大的地方,也是啟發最多的地方,不妨靜下心和我一起來看一看。

# 無論工作還是生活,想要取得最好的結果,就要盡量縮小目標。但大部分人卻不以為然,他們認為成大事必須耗時,必經波折,結果他們將計劃安排得非常滿,日程緊張,成功卻越來越遠。其實一個人做成的事情不在多,只要把事情做好了,就是成功。可惜人們往往好高騖遠,迷失了方向。日子一久,他們便降低了對自己的期望值,拋棄夢想,任人生枯萎。然而,應該縮小的是目標,並非人生。

# 20%中找出20%,再從中找出20%,直到你找到最重要的那一件事!無論任務類型、種類、目標,無論大事小事,都要從大處著眼,但也要牢記的一點是:你必須由大化小,慢慢縮小範圍,直至找到最重要的那一個目標。它一定是不偏不倚的那個目標,也是你必須堅守的唯一目標。

# 建議

1. 縮減。不要糾纏在煩亂的忙碌之中,要執著於效率。你每天的工作都應圍繞著終極目標而展開。

2. 極致。一旦你意識到什麼是重要的,就要繼續追問更重要的是什麼,直到找到那件最重要的事。將主要精力放在成功清單的第一項上。

3. 拒絕。為緊要的事騰出時間,對其他事情暫時說「不」或者拖延一陣。

4. 別掉進「待處理事項」的陷阱。區別對待每件事,而且要真正做到。千萬不要認為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做完才行,也不要相信「要成功就得完成所有目標」這樣的觀點。別掉進「待處理事項」的陷阱,劃掉清單上的瑣事絕不能助你成功。每件事都不同,選擇最重要的事才會有所裨益。

# 同時處理多件事弊端:(這是大部分人,包括自己在內都有的毛病,以為自己抓緊時間做事,感覺自己很努力,其實恰恰相反!)

1. 大腦的潛能是無限的。要分區充分利用,也要做好浪費時間和降低效率的準備。

2. 切換至另一項任務花費的時間越多,你就越難回到原始任務上,這樣虎頭蛇尾的事只會越積越多。

3. 在不同的任務之間來回周旋將耗費時間,這些零碎時間會積少成多。研究顯示,我們在一個工作日內平均有28%的時間浪費在任務轉換上。

4. 習慣性「多面手」無法準確地估計完成一項工作的確切時間,他們的預計往往比實際耗時長。

5. 「多面手」更容易犯錯。他們總輕信新信息,卻對更有價值的舊信息視而不見。

6. 「多面手」的私人時間較少,憂慮和壓力較多。

# 作家戴夫·克倫肖這樣寫道:「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最多的人和事最值得我們重視。如果你只願付出一部分關心及零碎的時間,若即若離,那麼你失去的不僅僅是時間,還有與他人的聯結。(最重要的事同樣可以應用在親情和友情中,把時間付出給最重要的人身上)

# 1. 分心是天性。精神無法集中時不要過分自責,人人都會走神。

2. 同時做幾件事會得不償失。無論個人生活或者工作,分心都會導致選擇錯誤、致命的損失和不必要的壓力。

3. 分心減少成效。同一時間裡做太多事,就會什麼也做不成。把你分散的注意力收回來,用在最重要的那件事上。若要「只做一件事」的方式發揮其魔力,你就不能認同同時做幾件事的處事方式。此法雖可行,但不可靠。

#獲得成功只需要你去做對的事,而不是做對每件事。成功的訣竅是選准一個正確的習慣,訓練自己,養成這個習慣。就這麼簡單,你只需要做這麼多。當這個習慣已經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時,你看起來就像是一個自律的人了。無須方方面面都自律,你只要挑選最有用的那件事,堅持下去就可以了。你的目標就是選中一條規律,將它培養成牢固的習慣。

# 1. 不要試圖成為一個完全自律的人。養成一些有用的好習慣,並用自制力去強化這些習慣。

2. 一次養成一個習慣。成功是循序漸進達成的,別指望一蹴而就。沒有誰的意志力可以強大到一次養成好幾個習慣。超級成功人士也不是超人,他們只是有選擇性地努力養成了多個好習慣,一次只培養一個,循序漸進。

3. 耐心培養每個習慣。你要持之以恆,直至習慣養成。養成一個習慣平均需要66天。一旦習慣養成,你就可以選擇繼續努力加固,或者再養成一個新習慣。

# 你本人就是你所做的事情的集合,如果你不斷重複正確的行為,那麼成功就不再只是一個動作,而是一個你親手打造的習慣。控制好你的自制力,選對習慣,你無須向外索取,卓越的成就自會找上門來。

# 古希臘神話中的奧德賽明白意志力是靠不住的,所以當船駛經塞壬女妖的魅惑之地時,他讓船員把他綁在了桅杆上。——帕特里夏·科恩

#研究證明,意志力是一種需要較長時間來恢復韌性的精神肌肉。你在一件事上用的意志力太多,不等它恢復就投入下一件事,那麼表現就不會令人滿意。想表現得更好,就得給大腦補充養料,來點兒「精神食糧」。你可以吃一些能緩慢升高血糖含量的食物,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正所謂「吃什麼補什麼」。

# 1. 別讓你的意志力太分散。珍惜每天有限的意志力,找出最重要的事再充分利用。

2. 注意飲食。若要意志力滿格,首先要保證能量滿格,別因為大腦供能不足就妥協。健康飲食,規律進餐。

3. 安排任務處理時間。在每天意志力最強的時候做最重要的事。意志力越強,成功越有保障。

不要和意志力作對。你應該根據它的習慣安排你的生活,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意志力也許不是觸手可及的,但當你把它用在緊要的事上時,它就是值得信賴的。

# 時間從不等人。有的事情必須做到極致,因為等待也許會讓你永遠錯過。如果把生活想像成一場五球雜耍遊戲,這五個球分別是工作、家庭、健康、朋友和誠信。你把球拋到空中,遊戲就開始了。有一天,你會發現工作是一個橡皮球,如果掉到地上,它會彈回來;而其他的四個球——家庭、健康、朋友、誠信——都是玻璃做的,一旦掉了下來,就會磨損、破裂甚至摔個粉碎,到時再後悔已來不及了。」

# 1.想像一下一根扁擔挑兩桶水的情景。把工作和個人生活放在兩個不同的桶里——這不是為了將兩者分離,而是要達到制衡。而且,工作與生活都有各自製衡的目標和方法。

2. 保持工作水桶的制衡。把工作當作一門必須掌握的技術或學問,這樣你就會花很多時間在這件事上,之後的每一天、每個星期、每個月甚至每年你都將處於失衡狀態。

你可以將工作內容分成兩部分:最重要的事和其他事。把那一件最重要的事做到極致,其他事情過得去就好——想要取得事業上的成功就必須這樣做。

3. 保持生活水桶的制衡。你要明白,生活是由很多內容組成的。若要擁有幸福的生活,則需要你付出一定的時間來用心經營。一旦忽視了生活細節,你就會嘗到苦果。因此,你應保持關注,不能放鬆對制衡狀態的把控,這樣才能讓你的生活充滿活力。生活就該如此。

# 生活也是這樣。一開始,你不可能擁有你想要的生活,你只有很小的可能性,以及栽培它的機會——只要你想栽培它。選擇權就握在你的手中。你若選擇了更寬廣的生活,就必須從點滴做起。審視自己的決定,壓縮可能的選項,按輕重緩急排序,做最重要的那件事。從小處著手,找到自己要堅守的那一個目標。沒有什麼事會註定成功,但總有些事情——你要堅守的那個目標,會從所有事情中脫穎而出,比其他事情更重要。我不是說只有一件事,甚至永遠也只有同一件事,我的意思是,不管何時,最後剩下的只是那一件最重要的事。假如這件事與你的目標相符,也最緊要,那麼它將有效地促使你獲得最好的結果。

# 1. 理解並且堅信你要做的那件最重要的事。第一步是要理解那件事是什麼。要相信做好那件最重要的事,你的人生就會因此發生改變。如果你既不理解,也不相信,你也就不會採取行動。

2. 把那件最重要的事利用起來。問問自己關鍵問題是什麼。每天早上醒來問自己:「今天,我做了哪件最重要的事之後就會讓其他事變得更簡單或不必要了?」你問了自己這個問題之後,就會清楚該往哪裡走了。如此一來,你做事的效率會提高,你的生活也會變得更輕鬆。

3. 每天問自己「要做哪件最重要的事」,並把它變成習慣。當你把這件事變成習慣時,你就會把它的所有潛能都激發出來,幫助你獲得成功。研究表明,這個過程大約會持續66天。不管你需要幾個星期還是幾個月來養成這個習慣,你都要堅持下來,直到它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從而改變你的生活。如果你對此不夠重視的話,這就說明你並不是那麼想成功。

4. 不斷地提醒自己。找一些方法提醒自己,思考關鍵問題是什麼。最好的方法是在你工作的地方寫個字條:「在最重要的事面前,其他事都不重要。」把筆記本、電腦屏保、日曆提醒都利用起來,幫助自己養成好習慣。你可以寫上:「完成了最重要的事就等於獲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或者「這個習慣會幫助我實現目標」。

5. 尋求支持。研究表明,你身邊的人對你的影響非常大。和同事組成成功互助小組,這樣你每天都可以從他們身上獲得靈感。讓你的家人也加入,和他們分享你做的「那件最重要的事」。讓他們認識到,找到「最重要的事」這個習慣可以幫助他們提高效率,取得各方面的突破。

# 這也不是說賺更多的錢不能使你開心。從某個角度來說,無疑錢越多你就越會開心,但好景不會長。因為掙錢越多,你就會越有動力,到最後,不停地掙錢就會讓你產生依賴性。俗話說:「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但你要萬萬當心,幸福也是會「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為了賺錢而賺錢,不會給你帶來你所期望的幸福。當你懷揣著一個更宏大的目標而不是更滿的口袋時,幸福自然會來敲門。這就是為什麼說,幸福會在追尋它的過程中悄悄降臨。

# 我們總是期望通過金錢和物質給自己帶來快樂。從一定程度來講,這的確奏效。錢財能讓我們的幸福感倍增,但這種感覺維持不久,很快又會被打回原形。翻開歷史的篇章,幸福一直都是人們思量、探討的話題,而且大家得出的結論驚人地相似:錢財永遠不可能帶領我們駛向幸福的彼岸。

#注重效率不是把自己變成一頭牛,永遠很忙、永遠熬夜……而是要明白何為優先事務、何為計劃,並且要捍衛自己的私人時間。——瑪加麗塔·塔爾 塔科夫斯基(最喜歡的一句話)

# 多和充滿正能量的人在一起。消極的態度會「偷」走你的能量、努力和決心,支持你的人會鼓勵你、幫助你。與有成功信念的人為友,會產生被研究人員稱為「成功向上螺旋」的現象——你會漸漸找到自己的方向,最終走上正確的人生之路。

# 高效能人士的每日能量計劃:1. 冥想、祈禱,讓自己有充足的精神動力。2. 吃好,多鍛煉,睡眠充足,讓自己體力充沛。3. 與心愛的人擁抱、接吻、大笑,擁有情感動力。4. 確立目標、制訂計劃。5. 為最重要的一件事留出時間,充實自己的商務動力。

# 而人們認為的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鼓足勇氣去過另一種生活」——那種只忠於自己的內心,而不是為了迎合別人的期待的生活。

# 生命太短暫,我們沒有時間去積壓那些本可以做而沒有做的遺憾、本能夠做而沒有做的遺憾,以及本應該做而沒有做的遺憾。

- END -

食用愉快!

希望小可愛們都能有所收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酒釀 的精彩文章:

TAG:清酒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