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 感受中古世紀風情
立陶宛(Lithuania)是波羅的海三小國中面積最大的國家。歷史上,與俄羅斯一直在北歐及東歐爭雄。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脫離蘇聯獨立,直到1991年9月6日蘇聯才承認其獨立。它是歐盟、北約、申根公約及多個國際組織的成員。
尼姆納斯河 (istock.com/ljphoto7)
立陶宛自然風光豐富,除了主要的平原地形,森林覆蓋率為25%;約有3千個大小湖泊;最長的尼姆納斯河(Nemunas River)在流過大半國土後,注入到波羅的海。這裡就是著名的「琥珀海岸」。
立陶宛首府維爾紐斯(VILNIUS)——不同教派寺廟共存
維爾紐斯是立陶宛的的首府,位於涅里斯河(Neris River)與維爾尼亞河(Vilnia River)交界的山谷中,是波羅的海一帶最先進的地方。
立陶宛的涅里斯河流經首都維爾紐斯。 (istock.com/RomanBabakin)
維爾紐斯街景。 (istock.com/RossHelen)
維爾紐斯曾有九座城門,黎明門是唯一一座現存的城門。 1993年9月4日,教皇若望保祿二世曾經訪問這裡。 (istock.com/Roman Babakin)
立陶宛大教堂是維爾紐斯地標。 (istock.com/Алексей Ширманов)
維爾紐斯的舊城區維爾尼亞河右岸的聖安妮教堂(左)和羅馬天主教會(右)。 (istock.com/gadagj)
近代史上,維爾紐斯曾被強鄰波蘭、法國、德國、及蘇聯等國輪番佔領統治,歷盡滄桑之後也留下多元文化風貌,保留了大量文藝復興、哥德、巴羅克及古典主義建築,有將近1,500座最有價值的歷史建築都集中於舊城之中,其中包括超過40座教堂,城內天主教、東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等不同教派寺廟共存,形成了獨特的城市景觀。 1994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維爾紐斯老城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
湖中城堡——特拉凱(TRAKAI CASTLE)
特拉凱城堡是東歐地區唯一的一座水上城堡,位於加爾瓦湖心島上,始建於1377年,曾為立陶宛大宮殿,也是防禦十字軍的要塞,後來在十七世紀遭戰火摧殘而被棄用,由於長久失修,古堡一度成為廢墟。是古代眾多城堡中僅存的一個,也是立陶宛最著名的風景點之一,城堡與湖水交織輝映景緻迷人。
特拉凱城堡位於加爾瓦湖心島上。 (istock.com/proslgn)
特拉凱城堡。 (istock.com/dabldy)
特拉凱城堡前的湖面是冬季理想的滑冰場。 (istock.com/Roman Babakin)
1991年,立陶宛政府將特拉凱鎮及周邊地區劃為特拉凱歷史國家公園(Trakai Historical National Park),也是立陶宛最小的國家公園。這座曾是立陶宛古代政治中心的國家公園,不僅擁有美麗的自然風光,更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美麗海港——克萊佩達(KLAIPEDA)
克萊佩達港靠近尼曼河河口,是立陶宛在波羅的海唯一的一個海港。今日的克萊佩達主要是一個渡船港口。
立陶宛靠近尼曼河河口的克萊佩達海港。 (istock.com/toxawww)
克萊佩達碼頭。 (istock.com/proslgn)
克萊佩達的尼古拉斯教堂。 (istock.com/Olga355)
克萊佩達擁有如畫般美麗的建築景觀,立陶宛備受歡迎的海邊休閑勝地尼林加(Neringa)與帕蘭加(Palanga)就在克萊佩達附近。
立陶宛最早的防禦工事——考納斯城堡(KAUNAS CASTLE)
考那斯(Kaunas)是立陶宛第二大城市和舊都,位於尼曼河(Nemunas) 和涅里斯河(Neris) 匯流之處,毗鄰考納斯水庫。十三至十八世紀古迹隨處可見,藝術氣氛相當濃厚。
考納斯城堡。 (istock.com/konkar)
考納斯城堡建於13世紀,是立陶宛最早的防禦工事,而且是唯一的有雙層牆保護的要塞,當時是為了抵抗十字軍東侵而建,如今的考納斯城堡是近年來修復的,古樸而壯觀。
見證歷史——十字架山(HILL OF CROSSES)
十字架山是一個非常小的山頭,上面插了超過六萬座各式大大小小的十字架,每一個十字架背後都印證了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十字架山 (istock.com/Birute)
立陶宛人民從西元1831年帝俄沙皇時代開始遭受迫害以來的戰爭及革命都一一完整地保留在這些十字架上。 1972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獨家:德奧意瑞四國深度游 資深導遊帶你玩轉阿爾卑斯山最美路線
※克羅埃西亞——歐洲旅遊天堂 歷史悠久 景色迷人
TAG:歐洲任你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