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和我玩嗎
「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
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覺得這大概是人生最大的落寞。
至少在我開始這段自導自演的單戀之前都是這樣的。有了QQ、加了微信、甚至把你的微博都翻了個遍,但依然沒有一句正式的問候與聊天,而時光流逝,若是突然的問候,接下來怕不是要一頓尬聊了,畢竟我還不曾出現在你得生活中。
所以我繼續沉默,雖然你偶爾會給我的微信步數點贊,很開心,但依舊內心存疑,畢竟不排除我佔領了你的封面,而你順手一點的可能。
於是,突然覺得,人生最大的落寞應該是這種的:我跋山涉水、越過山丘,費盡心機的來到你面前,而你卻驚訝的看著我,問,咦,你怎麼在啊?
你願意和我玩嗎?這種話多半是小孩子說的,大人多半不會這麼直接,要麼優雅的委婉,要麼無盡的殷勤。
就像青春期男女生,有了心儀的對象,然後會為她做很多事,自認可以做到掏心掏肺,然後問心無愧。而這些事,有些她知道、有些她不知道,然而她並不喜歡你,有時甚至還會刻意冷落你。
而哪個時候,你是那樣的不甘與憤恨,想著,我為你做了那麼多,憑什麼你連對我好都不願意?
可是啊,你為她做了很多的事,和她願不願意跟你好。這兩件事有什麼必然的聯繫嗎?
就像感情的事情上從來沒有扯平這麼一說,同樣的,又怎麼會有憑什麼呢?
於是回頭一想,當年的那些默默付出的事,其實很多都是為了自己,就像席間你斟滿了兩杯酒,然後對她說,我幹了,你隨意。
發小,之前談了個刻骨銘心的愛情,女朋友和她分手了,悲傷的要死要活,QQ空間、朋友圈,一條條苦情哭訴的動態,大致意思都是:我那麼愛你,你怎麼忍心拋棄我。然後每每吃飯喝酒也是講著他的東北愛情故事,老生常談的說著他的苦痛與不舍,講著他有多麼愛她,為了她他下定決心要等下去,還不斷地給前女友打電話,發微信,在已經被拉黑的對話框中,說著我那麼愛你的情話。
然而白駒過隙,兩年轉瞬,期間女生都是沒有任何的回應,甚至刪除屏蔽發小的所有聯繫方式,再後來發小也默然不提,一切就斷了聯繫。
ps:這個故事到這裡還是很合題的,畢竟你願意對誰好,和人家願不願意接受是兩回事嘛。但就在2017年,女生又加了發小的微信,而就5月份左右,發小新談了個女朋友,五一去大連旅行,發了朋友圈,被女生看到了,然後狗血就開始了,直到現在,發小已經放棄了打拚了五年的事業,去女生老家買房落定了。
人生轉彎處真是猝不及防閃了腰啊。不由得感嘆,男人啊!女人啊!愛情啊!
言歸正傳。不僅愛情,很大一部分感情都這樣。想著回到家鄉這邊,和珊珊的聯繫反而更少了,小一年了的飯,到今天還沒有吃上,也許是環境圈子的不同,也許是生活觀念的差異,再也許是她有了戀人。反正疏遠是明顯的。年前去看了她一眼,帶了她喜歡的零食,沒有寒暄、沒有閑聊,雖然也會偶爾念起,你這孩子怎麼這和樣子了呢?想著一方儘力維護的感情,另一方卻那樣的冷暖不明,一首涼涼送給自己吧。
可是,很多東西不就這個樣子嘛,我生活在世上這麼多年,不也早就知道了嘛!而且有些事情說出來就沒勁了,你樂意為誰付出是你的事,別人願不願意接受,是別人的事。
所以,當你跋山涉水、越過山丘、費勁心機出現自她面前,而她卻費解的問你「你怎麼在這啊?」
此時,不要解釋,山有多高、水有多深、愛有多真。
但你還有兩個選擇,一、轉身默默離去;二、是哎,好巧,我剛好路過。
最後,朋友問我,那你為什麼不直接和趙小姐說呢,甚至連評論區下都是滿滿的:愛要大聲說出來。
可是我總覺得,在等一個契機,即是不讓雙方尷尬的交流,也是為了我心中那點矯情的儀式感,更是為了可以更好的出現在山丘之上,哪怕只能「弱弱」的說出一句「是啊,真巧」。


TAG:背著吉他的小博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