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型彈道導彈真叫東風-17?有可能採用另外的代號
2017年,中國分別兩次試射了一種新型彈道導彈,美國情報機關將其稱之為東風-17,並認為這是一種可攜帶超音速滑翔彈頭的全新武器,那麼這款武器到底作戰效能如何呢?本文將對這種導彈的技術細節進行闡述,為讀者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根據美國發布的相關報道,東風-17導彈的性能參數為:射程,1800~2500千米;彈頭,普通彈頭、核彈頭、超音速滑翔彈頭;試驗飛行時間,11分鐘;精度誤差,CEP精度10米以內;技術來源,由東風-16B改進;其他,共飛行1400千米,再入大氣層後,在60千米高度處釋放超音速彈頭。
關於東風-17導彈我國官方沒有更多報道,但可以根據我國現有導彈的性能指標和技術水平來推測,顯然東風-17屬於中程彈道導彈。我國現役的彈道導彈中的中程彈道導彈有四種,分別是東風-21D、東風-21C、東風-21A、東風-16。
其中東風-21系列導彈的射程為:A型1770千米,C型1700千米,D型1500千米,這三款導彈的CEP精度都在10米以內。東風-16導彈射程在800~1000千米左右,CEP精度也在50米以內。東風-16的改型東風-16B增加了突防的機動彈頭,戰鬥部1~1.5噸,CEP精度能達到10米以下,射程稍稍有所增加,但沒出現過更具體的數據。
美國認為東風-17很可能來自東風-16B,不過認真分析之下卻發現這一結論不一定對。根據美俄兩國歷史上數次發射助推-滑翔式高超音速飛行器熟悉分析結果可知,滑翔彈頭在與火箭助推器分離後,可以依靠自身特殊的乘波體構造,繼續無動力飛行一段距離,而這段距離往往要遠大於發射點到彈頭釋放點距離。
這就意味著,裝常規彈頭的東風-17,射程應該在1600千米以上數量級,射程超過東風-16很多,達到了東風-21數量級。如果單獨開發一款射程為1500~1600千米的東風-16B,那麼其射程範圍恰好與東風-21系列重合,且二者的精度和末端機動方式均類似,這樣的重複研發並沒有必要,所以本次我國試驗的所謂東風-17很可能是基於東風-21導彈助推裝置而非東風-16B。
實際上,近兩年來,我國一直在頻繁的進行高超音速飛行器試驗,可能確實在開發一款新型武器。2014-2015年間傳的沸沸揚揚的WU-14就是此類,據稱這種彈頭是用於裝在東風-21導彈上的。中國一共進行了6次這樣的試驗。
中國的六次WU-14試驗基本都是飛行試驗,而2017年11月的導彈試驗則是打靶試驗,二者一脈相承,屬於一種彈頭和導彈的可能性極大,且我國既然試驗了這麼多次WU-14,再沒有進行實戰打靶驗證之前,再去試驗一款新的彈頭和導彈不太符合技術發展思路。綜合判斷,本次我國試驗的新型導彈實際上就是WU-14,其代號更可能是東風-21E,而不是東風-17。


※中國獵鷹教練機的性能怎麼樣?已經達到國際一流技術水平
※美國F35為何如此關鍵?能讓每架戰機都變成飛行的喬丹
TAG:雷曼軍事現代艦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