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文:我不是那樣的母親 下
老公曾對我說:「你不是一個合格的妻子,卻是一個合格的母親。」對於他的肯定,我很高興,因為他是很少會表揚我什麼的。但在我心中,還有兩個母親的形象揮之不去,想起她們,我不知不覺,總是沉靜。
一個是張大千第三個妻子。她是張大千女兒的同學,結識五十歲畫家的那年,她正值豆寇,十八歲,聽起來都是香。結婚之後,時逢國內戰爭時期,當時張大千有三張飛往台灣的機票,而畫家有一大家人。張大千把機票給了第三個妻子,並對她說:「這三張機票中有兩張是你我的,還可以帶一個人,你選擇吧。」當時,她自己育有一個幾個月大的女嬰。但是她最後把那張機票給了第二個妻子的一個小孩,而把自己的小孩丟在了大陸。當然此一舉,讓張大千更覺得其賢惠,但是同樣做了母親,我真不知道她是如何這樣選擇的,在她走之前,在她決定放下自己的小孩前,她的內心有過怎樣的苦痛掙扎?反正我覺得我是絕難做到的。
還有一個就是張學良的妻子趙四小姐。當年台灣當局同意由她替換于鳳至去照顧張學良時,趙四小姐就把自己的兒子託付給了美國友人養育,而隻身來到台灣去照顧張學良先生。此後,他們的孩子就這樣在美國長大。想想如果和先生在一起,就要失去和兒子在一起的機會,雖然感嘆命運是如此折磨,但是趙四小姐的那番寸斷柔腸,又是怎樣一個淚濕衣襟的母親?
從書本上看到這兩個母親的故事,深深地震撼著我的心靈。想起來真是覺得人生的無奈,山河失色,她們到底有著怎樣的胸懷呢,那是怎樣一種摧人肺腑的痛呀,有什麼力量支撐著她們冷靜地選擇了與子女的生離?在她們面前,我覺得自己的渺小,我只能是「婦人之仁」。
我不是象她們那樣的母親。我喜歡自己的小孩,我希望我能照料她的一日三餐,看到她在我面前健康快樂成長,我希望每個落日後都看到她的笑,分擔她的苦惱,我希望一直能給她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溫暖懷抱。
我是不是一個太俗氣的母親?我只能做這樣一個母親。有著天底下普遍的嘮叨;有著一個平凡母親所有的關心和擔心,無論女兒走到天涯海角,無論女兒知不知道,我只能選擇,把做母親的愛,全部地給她送到。


※當人厭倦了社會的時候,心靈總會神往於人類之外的自然世界 四
TAG:不知名國際評論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