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讓教師帶槍上班震懾校園槍擊手,特朗普「瘋狂」建議引爭論

讓教師帶槍上班震懾校園槍擊手,特朗普「瘋狂」建議引爭論

2月14日,佛羅里達州帕克蘭Marjory Stoneman Douglas高中發生了一起校園槍擊案,造成17人死亡,14人受傷,這是繼2012年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學(Sandy Hook Elementary)校園槍擊案之後傷亡情況最為慘重的中小學校園槍擊案,也是美國進入2018年僅僅40多天後的第18起校園槍擊案。

(特朗普總統在白宮召開「聆聽會」)

2月21日,在悲劇發生的一周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召開「聆聽會」(listening session),邀請了最近幾次校園槍擊案的倖存者、家長和教師代表來到白宮進行懇談,聽取他們的建議,討論如何預防校園槍擊及提升校園安全。

建議各式各樣,從提供更好的安保,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再到提高購槍年齡限制和增強背景調查,但其中最引發爭議的莫過於允許教職員工隱匿佩槍,而特朗普對這一想法表達了旗幟鮮明的支持立場。他認為學校設置的禁槍區(gun-free zones)無異於是在說,這裡沒槍,沒人能反抗,變態槍手趕緊來吧。

這自然瞬間引爆輿論,成了各大媒體的頭條。

2月22日,推特治國的特朗普連發5條推文,進一步澄清和闡明自己的觀點。

「CNN和NBC虛假報道,我從未像說過『把槍給老師』。我說的是可以考慮把槍給那些槍法嫻熟的老師,比如受過軍事訓練或特別訓練的老師,讓他們隱匿佩槍。而有能力隱匿佩槍的老師至多佔20%,當野蠻的變態來到學校時,他們能夠第一時間予以反擊。同時,經過訓練的老師還能對計劃實施校園槍擊的懦夫起到震懾作用。這也比增加警衛省錢得多。一所『禁槍』學校對壞人來說無異於一塊磁鐵。襲擊就此終結。」

「歷史數據顯示,一場校園槍擊平均持續3分鐘,而警察和急救人員則需要大概5到8分鐘才能趕到犯罪現場。如果訓練有素、槍法嫻熟的老師或教練在場,那麼在警察到來之前,問題就能得到迅速的解決。」

「如果一個潛在的變態槍手知道學校里會有很多槍法嫻熟的老師(和其他員工),他們能夠即時予以反擊,那麼變態槍手將不可能襲擊這所學校。懦夫是不會去那裡的……問題解決了。必須進攻,消極防守沒用!

「我將大力推動購槍的全面背景調查,尤其重點觀眾心理健康。把購槍最低年齡限制提高到21歲,停止出售撞火槍托!在這個問題上國會最終應該做點兒什麼了-我希望!」

目前,關於是否應該允許教師隱蔽佩槍形成了正反兩大陣營。

正方:允許,既然禁槍不可能,那就讓大家至少可以保護自己

特朗普的意見並非無的放矢,有事件佐證。

1997年10月1日早上8點剛過,密西西比州的一所高中響起了槍聲。槍手是16歲的學生Luke Woodham,在來學校之前他用刀捅死了自己的媽媽,然後帶著一把用來獵鹿的步槍進入了學校。副校長Myrick聽到槍聲後迅速跑到外面自己的車上取來手槍,迅速給槍上膛,然後與槍手形成對峙,這使得打算再次襲擊的槍手決定駕車駛離學校。正是在副校長Myrick的手槍震懾之下,最終只有起初開槍造成的兩人死亡,沒有導致更慘重的後果。

實際上,在2007年震驚世界的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校園槍擊案之後(33人死亡,23人受傷),很多州的大學校園已經允許學生和教授隱匿攜帶槍支,而另外一些州則不反對校園隱匿持槍,根據美國州議會聯合會(National Conference of State Legislatures)的數據顯示,僅有16個州明確禁止大學校園攜槍。

而頻發於中小學的校園槍擊案,更是讓政府開始考慮是否應該允許K12學校的成年人承擔起保護孩子的重任。

2013年,在震驚美國的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28人死亡,2人受傷)之後不久,俄亥俄州的一個組織Buckeye Firearms Association就成立了「速度可以救命」(Faster Saves Lives)項目,為學校員工提供使用槍支和急救的培訓。當時,很多人覺得這個組織簡直是瘋了,可是五年後的今天,很多學校在聯繫他們去做培訓。

目前,該項目在俄亥俄州76個郡(一共88個)都設有培訓課程,在州內培訓了1300名校內員工,而且項目已經擴展到其他11個州。

就在佛羅里達州校園槍擊案發生的三周前,2018年1月23日,肯塔基州西部的馬歇爾郡高中(Marshall County High School)發生了校園槍擊案,2名高中生死亡,18人受傷。事後,肯塔基州共和黨官員和立法機構稱,他們不會考慮禁槍,相反,他們打算允許教職員工在校園中隱匿佩槍。當然,佩槍人員需要事先通過考核拿到隱匿持槍證(concealed carry permit)。另外,僅在有槍手襲擊時,教職員工才可以使用槍,其他時候槍支則鎖在學校固定的柜子里。

除了肯塔基州,還有很多州也在考慮通過類似法案,比如阿拉巴馬州,科羅拉多州,佛羅里達州,印第安納州,馬里蘭州,密歇根州,賓夕法尼亞州,南達科他州和南卡羅萊納州。

反方:不允許,會造成不必要的傷亡,增加警方執法困難,增加教師負擔

Mark Barden,他7歲的兒子在2012年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中喪生,認為校園槍擊案的槍手大都精神不正常,他們的變態想法不會因為校園裡有人持槍而改變。

佛羅里達一名倖存教師Ashley Kurth在面對佛羅里達州參議員Rubio時,也表示了對教師持槍的反對意見。她提出了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當SWAT小組來到事發現場準備解救時,他們會先問,『有人受傷嗎?』,緊接著會問,『有人手裡有槍嗎?』而在那一時刻,我不希望自己的回答是,『是的,我有。』」參議員對老師的說法表達了認可,「的確,在那樣的情況下,如果一個成年人手中也有槍,SWAT小組根本無從辨別到底哪一個是槍手,哪一個是保護者,而這可能意味著另一場不必要的悲劇。」

飽經戰火洗禮的老兵也不支持教師持槍。曾經在阿富汗作戰的Jay Kirell認為,「在壓力之下射擊非常困難,即便是對那些最有經驗的射手,而教師更加不可能做到。連警察和軍人都會出錯。不是因為他們不行,而是在腎上腺素急速攀升的情況下,打算一擊而中幾乎不可能。想一想,在學校里,面對一個槍手和幾十個孩子,一旦開槍卻沒有擊中槍手,很可能引發的是後續更危險的交火。」

老兵Jay Kirell的說法也是有數據為證的。2005年,紐約警察局在有意開槍的情況下,472次只擊中目標82次;2006年,同樣情況下,紐約警察開槍364次,只擊中目標103次;2006年,洛杉磯警察開槍67次,擊中27次。

除此之外,很多教師對強行加諸他們身上的「與槍手對峙甚至反擊」的重擔感到不滿。教師的首要任務是教學,教學和處理各項相關事務已經讓他們忙得不可開交,如今卻還要肩負起「警衛」的職責,實在是強人所難。

一位網友更加直接,她說「我們付給教師教育職責的工資已經夠少的了,現在你還要他們再多干一份武裝警衛的活兒?你是打算給他們付安保工作的那份工資嗎?持懷疑態度。」

比起「教師佩槍」引起的爭議,特朗普關於控槍的其它建議顯然更得人心。

提高合法購槍年齡限制

在此之前,聯邦法律規定購槍的最低年齡是18歲,而18歲在美國還不能買酒,卻可以合法買槍,實在是不合常識。特朗普這次明確提出將購槍年齡提高到21歲。

比如這次的槍手Cruz才19歲,卻購買到了氣動式突擊步槍AR-15。如果他不能買到槍支,或者至少不能夠買到殺傷力大的槍支,那麼此次校園槍擊案的後果不會如此慘烈。

全面背景調查,同時禁賣撞火槍托

這一點是贏得最廣泛支持的措施。特朗普敦促聯邦機構將犯罪報告要更好地匯總到國家犯罪背景即時查詢系統(National Instant Criminal Background Check System),使對購槍人的背景調查更為全面。

同時,特朗普還強調應該禁賣撞火槍托(bumpstocks),即一種能夠幫助槍手連續快速扣動扳機的裝置,相當於可以將半自動槍械升級改裝為接近全自動發射水平與殺傷力的武器,由此會造成更慘重的傷亡。

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將心理健康列入購槍背景調查的範圍。這次的槍手Cruz就是一個問題青年,在2016年佛羅里達兒童與家庭部門就曾經對Cruz的心理健康做過評估。當時,他是把割傷胳膊的自殘視頻發布到社交媒體Snapchat上,機構認為Cruz存在抑鬱症、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及自閉症等問題,但最終評估的危險程度是低。

不再沉默的學生,3月24日華盛頓遊行

一次次的校園槍擊案,太多無辜生命的喪生,讓本來去學校是為了學習的孩子們卻要時刻擔心生命安全,這正是因為人們太容易獲得槍支,甚至是那些殺傷力極大的槍支。

在此次佛羅里達州槍擊案倖存者的倡導下,學生群體決定不再沉默,他們計劃在3月24日在華盛頓特區進行抗議遊行,口號是「為我們的生命遊行」(March for Our Lives)。而這一次是否能促使美國政府採取控槍的有效措施,我們拭目以待。

【媽媽圈在線學堂】莎士比亞著名劇作精讀直播課:

6次課,共9小時,

3月24日開始,每周六北京時間 20:30,共788元。

美國名師帶領學生研讀莎翁曠世悲劇名作

【哈姆雷特】+ 【麥克白】

小班直播互動

掃碼了解詳情併購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留學媽媽圈 的精彩文章:

中國學生薄弱的思辨與表達,卻是美國教育的精髓
15歲的女兒讓我崩潰時,她教會我做有「專業素養「的家長

TAG:美國留學媽媽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