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徽宗親自指點,他18歲就完成了曠世奇畫!

宋徽宗親自指點,他18歲就完成了曠世奇畫!

有一個人,

生於中國山水畫的黃金時期,

宋徽宗親授其畫藝,

十八歲完成的曠世奇畫,

位列古代「十大名畫」之一,

但此後他便杳無音信,

直至英年早逝。

在畫史上幾乎找不到他的身影,

這個人就是王希孟。

王希孟的故事,要從他的時代說開去。

畫至宣和至鼎盛

王希孟生活在北宋後期

那時的國力已如強弩之末

但是文化生活卻異常發達

這既是「重文抑武」國策的結果

也有賴於一個人的推動

他就是書畫皇帝宋徽宗

宋徽宗趙佶

「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這是後人對宋徽宗的評價

是的,詩詞書畫他樣樣精通

他愛畫,大力發展翰林圖畫院

宋徽宗趙佶代表作《瑞鶴圖》

一時間畫院人才濟濟

包括《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

還有創立「大斧劈皴」的李唐

因此,宣和年間的翰林圖畫院

有個特別的稱謂叫「宣和畫院」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

為了持續性提高翰林圖畫院的藝術功力

宋徽宗建立了「畫學」

也就是皇家繪畫學校

這是歷史上最早的宮廷美術教育機構

也是古代唯一的官辦美術學校

李唐《萬壑松風圖》

宗徽宗還親自出題招考取士

往往以詩句為題

比如「踏花歸來馬蹄香」

還有「深山藏古寺」

要求學子們曲盡其意、遐想無限

這就是王希孟所生活的時代

宋徽宗趙佶《聽琴圖》(局部)

丹青不負少年頭

王希孟是畫學中的一員學徒

後來被「召入禁中文書庫」

也就是宋代的中央檔案館

值得注意的是

他並未進入翰林圖畫院

也許是因為未能通過考試

王希孟

可能是為了改變命運

他「數以畫獻,未甚工」

屢屢向宋徽宗呈現畫作

但作品都不是很優秀

蔡京的題跋

不過宋徽宗可不是平凡的人

他獨具慧眼,認為「其性可教」

於是找來王希孟,「親授其法」

不到半年的時間裡

王希孟力戒欠工緻之弊

獻上高頭大卷《千里江山圖》

蔡京題跋放大圖

宋徽宗收到此圖,頗為嘉許

將之賞賜給了蔡京

於是才有了蔡京的題跋

使今人了解王希孟極為簡略的身世

獻畫那年,他還只有十八歲

此後,王希孟在畫壇便銷聲匿跡了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

可能是因為勞累過度或體質羸弱

王希孟二十多歲就夭亡了

他沒有享受足夠長的人生

但是因為一幅畫被後人永遠記住

畢竟天下熙熙、名垂後世能有幾人

幸耶?哀耶?

元代溥光和尚題跋

孤篇橫絕百代傳

王希孟到底留個後人怎樣一幅畫呢?

《千里江山圖》是一幅近12米的長卷

畫中的群山岡巒連綿不絕

江河湖水煙波浩淼

山嶺、坡岸、水際

點綴亭台樓閣、村舍長橋

捕魚、駛船、行旅、飛鳥

描繪精細,意態生動

景物繁多,氣象萬千

設色勻凈清麗,於青綠中間以赭色

富有變化和裝飾性

整幅作品意境雄渾壯闊、氣勢恢宏

充分表現了自然山水的秀麗壯美

《千里江山圖》的開闊

開闊得非常具體

每個局部都可以是一幅畫

都有很多詳確動人的細節

隋唐至北宋,只有這一幅畫

能夠收納這麼多自成格局的景別

不枝蔓,不繁雜,卻清秀逼人

而這股雄心和細心

也許只屬於十八歲的少年

陳丹青講述《千里江山圖》

後記

王希孟生在中國山水畫的黃金時代,又得宋徽宗親自調教,即使如此,他十八歲就能完成曠世名畫也足以令人驚嘆了!也許是上天給了他天賦,同時也設定了他的生命目的:創作《千里江山圖》。圖成則命已。自古天才多命短,難道都是這樣嗎?

附:《千里江山圖》高清長卷(請將手機橫過來欣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徽宗 的精彩文章:

蔡攸:刷存在感真的很重要!
讀了宋徽宗的詩詞,感覺他當皇帝是入錯了行

TAG:宋徽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