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初八上班啦!我們需要開工紅包!

初八上班啦!我們需要開工紅包!

上班啦!

開工啦!

老闆有沒有發微信紅包鼓舞士氣?

近些年來,微信紅包儼然已經成為了一種社交手段,頻繁出現在我們現在的人際交往之中,過年這一特殊時期尤甚。微信官方發布的2018年春節期間微信數據報告稱,今年春節共有7.68億人選擇使用微信紅包傳遞新年祝福,收發紅包總人數同比去年增加約10%。

不過呢,嚴格來說,正宗的春節紅包只有家中長輩向幼輩發放壓歲錢時所採用的用紅紙包裹的禮物形式這一種。現在我們收發的紅包大多出現在非親屬的社會關係之中,作為維護社會關係的一種交換形式。

——微信紅包中「搶」的動作避開了傳統紅包中「以慈促孝」、「促進家庭關係」等等負擔,在增添遊戲性的同時使用戶對這場「搶錢」遊戲產生群體性麻痹。隨機演算法巧妙地避開了「包多少錢合適」的心理障礙,更讓趣味性超越了功利性趨向。

因此,微信紅包得以廣泛傳播。那麼,除了讓人心情好之外,紅包到底還有什麼用呢?

GIF

一、加深人際關係

人際交往理論中的社會交換理論認為人際關係中雙方得到的報酬和付出的代價使得人際關係得以維護。即人際關係首先並且最重要的是建立在自我利益的基礎上的,人們要選擇最能使自己獲益的他人,同時,為了得到收益又必須給予他人。

微信紅包正是通過這種交換的方式持續進行,一個參與者在群里發了紅包,會帶動其他群友接連不斷地發紅包,每個人在發紅包的同時也都搶到過紅包。表面是一種金錢的交換,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參與者增進了彼此的聯繫,帶動了人際交流的持續性和新鮮性,是情感的一種交換。微信紅包的突如其來瞬間喚起人們的參與意識。就算在吐槽或炫耀關於紅包的話題的互動也無形中拉長了人們互動的時間和人際傳播的頻度,由此人際關係得以加深。

美國社會學家馬克·格蘭諾維特提出的一種人際關係理論認為,傳統人際關係可以劃分為兩類:強關係和弱關係。強關係產生於家人親戚、同學、同事之間,因為他們在生活和工作中有較多的互動溝通機會,彼此之間的關係親密且有較強的情感維繫,典型代表有血緣關係、地緣關係等。

而弱關係是指只見過一面的陌生人或是聊天過程中被人無意間提到的一個人,彼此之間平時沒什麼太多聯繫和交往,只是打過招呼或者聊過幾句話,因此沒有較強的情感維繫在一起,彼此互動的機會也很少,比如餐館的服務員,樓下的居委會大媽等。

而人際關係是需要維護的,否則會隨著時間流逝逐漸減弱,加深人際關係的辦法,通常有兩種:

1. 經歷/合作:一起參與某個活動;

2. 溝通:藉助文字、語音、視覺、物品等的溝通,比如寄送禮品、電話寒暄、郵件慰問等。

微信紅包則是溝通的一種有效方法,並且其藉助遊戲化的物質獎勵,可以迅速拉近兩個人之間的距離,它用實實在在的金錢代替客套和千篇一律的祝福,不僅加強了人際關係中的強關係,也改善了人際關係中的弱關係。

GIF

二、改善交流困頓

從手機媒體活躍於大眾生活並逐漸奪取了廣大用戶多數的注意力資源的時期起,大眾就生活在一種被新媒體綁架的窘迫中。很多人從之前媒體形容的「容器人」、「電視人」變為了「網路人」、「手機人」,大街上隨處可見低頭一族,很多時候一群人出去旅遊也只是各自拿著手機上網。很多人逐漸疏於甚至是懶於交際,大眾面臨著一種現實人際傳播的困頓。

儘管許多即時通訊社交軟體彌補了一些人際交往的缺失,但並未起到本質上的轉變作用,人們在微信里很難做到現實中的深交或是擁有牢固的感情基礎。就算是各種朋友熟人建立的群組中,個體也很難找到明確的歸屬感。即使是一對一的人際交流有時也會因為話題的中斷或聯繫的疏遠而略顯尷尬。還有各種資訊、遊戲等在爭搶人們的注意力——諸多原因導致人際傳播的困頓越來越明顯。

而紅包則可以作為打通交流困頓的催化劑,努力重新搭建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微信紅包以遊戲的形態吸引了用戶的眼球,使用戶在遊戲的外衣下實現了人際交往,喚起了人們內心沉寂的傳播渴望。一來二去,人們增進了人際交流,重新回到了人際傳播的軌道上來。

GIF

三、塑造平等人際關係

傳統紅包一般是長輩發給晚輩,講究社會等級關係,有著比較嚴格的等級制度。

而微信紅包是基於微信現有的關係網進行發放,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可以向任何人發送紅包,在一個微信群里,用戶之間或許有輩分、職位高低之分,但是在「搶紅包」的遊戲里每個人都玩的不亦樂乎,傳統的等級關係和人情世故被大大削弱了,有的只是參與遊戲的熱情,這使得原有的社會等級關係和人際關係在微信紅包的發放中被重新界定了——重新界定平等的人際關係。與此同時,紅包的祝福和關愛的本質沒有變,因此對傳統文化的歸屬和傳承還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GIF

四、有錢萬事好

之前在小院的微信推送過,光是數錢就能鎮痛(鏈接戳→數錢可以鎮痛?——心理學家說:噓寒問暖不如打筆巨款)。紅包裡面包著錢,有錢誰不開心!

所以!

還不快讓!

老闆給你們發紅包啊!

當然,我們是社會主義的接班人,要用馬克思的辯證主義來看。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微信紅包也不例外。

GIF

一、削弱了面對面的人際關係

除夕時捧著手機搶紅包的場景你們一定見過。虛擬場景中的搶紅包互動勢必會忽略與家人之間的親密互動。與朋友在群里搶半天紅包可能也不及面對面聊天來得親昵。面對面交談時的肢體語言會承載相當大的信息量,就算紅包有著上述種種優點也無法彌補這些聲調、表情、姿態等肢體語言的缺失。

這也是心理諮詢一直強調要面詢的原因,無論是網路或者電話的形式多方便,在過程中損失的那些語音語調、微不可見的表情和嘆氣、姿態和停頓等非語言信息,都至關重要,並且無可彌補。

微信紅包在對人際傳播起到積極作用的同時,也存在著不可迴避的問題。尤其是擠壓了強關係網路的人際傳播空間,從而影響了真正的人際交往的情感溝通。

GIF

二、缺乏人際關係的感情穩定性

現實人際傳播涉及到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寄託、心理傾訴、利益關涉、尋求幫助等,我們也正是在這樣的互動中才能真正建立起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牢固穩定,這些都是微信平台在遊戲形式或娛樂形態中很難找到的因素。

即使積极參与微信紅包的個體活躍度很高,或者彼此就紅包而展開的互動也較為頻繁,但在實際人際交往中他們的接觸頻度卻十分有限。

因為紅包的遊戲屬性而擴大的關係網路,又很難對情感因素進行長時培養與穩固交流,因此紅包的交流自然會缺乏人際關係的感情穩定性。

GIF

三、催化「娛樂至死」

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提出:在後工業時代,人們被技術、電視等奴役,在娛樂的桎梏當中逐漸迷失了自我,喪失了思考能力,甚至喪失了文化。而今天這種情況依然在延續甚至更加瘋狂,一邊是躲在房間中不願與人交流的「容器人」,一邊是為了利益而瘋狂開發新媒體的娛樂功用的商業人。

人們被綁架在網路遊戲的時間多於對深閱讀或人際傳播的關照,或者是在網路信息洪流中找不到歸屬,娛樂化消解了歷史的厚重感與現實的嚴肅感。微信紅包以其濃郁的娛樂色彩再次成功地抓緊了用戶的軟肋。這樣一來,多數群體更加忽視了人際傳播的發展,甚至是對於自我的反省,以及更深層次的文化領域的思考。

當下的娛樂化情形已勢不可擋,新聞娛樂化、文學藝術娛樂化、電視節目娛樂化,甚至充滿著歷史情懷的抗戰劇也屢屢傾斜娛樂化。微信紅包的加入無疑是一個助推因素,把更多人推到了娛樂化的中心地帶,並更加膨脹。尤其是使用手機進行微信紅包搶奪的用戶多數是青年一代,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娛樂至上的信奉者,而微信紅包恰恰在娛樂性與遊戲的趣味性體驗方面給足了快感。除了過年,在一年中的其他時刻紅包也逐漸進入了我們的生活,求人幫忙辦事、討好、哄女朋友甚至都會用上紅包。

微信紅包僅僅是一種娛樂符號而已,隨著時間的推移總會降溫。但是,整個社會的全民的娛樂化傾向的發展態勢卻難以消退。

編輯/沈快雪

參考文獻:

也許你還喜歡……

了解更多

↓↓↓

慧心榮德心理∣一個有人情味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慧心榮德心理 的精彩文章:

《無問西東》:寫給真實和勇氣的情書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只想認真追個星

TAG:慧心榮德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