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有講究,護住身體這四個健康開關,能趕走一年的疾病
春季氣候多變,冷熱不定,是高血壓、心臟病、腦血栓、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的季節,通過簡單的方法就能達到保養的效果!
老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是頂有道理的,但「捂」的位置很有講究,絕不是「不減衣服」這麼簡單。
春季捂對4個位置,不但養生效果事半功倍,「一年無病」的效果分分鐘達到哦!
辛海,北京中醫醫院副主任醫師,對於失眠、頭痛、急慢性腰腿痛、亞健康、肺癌、內分泌失調類疾病有深入的研究。
春捂不是穿棉襖,包滿全身反而容易讓身體變得虛弱,捂的位置有重點:
早春時節,手腕、腰眼、小腿和肚臍這四個部位最需要好好捂捂。
1
手腕:守住全身血脈
(手腕處有心經的原穴——神門)
心主管全身的血脈,通過輸送氣血來溫暖全身。原穴是主管各臟腑的元氣和生命的原動力所發出的穴位,能夠強化臟腑。所以春捂的第一個關鍵部位就是神門穴。
位置:神門穴在腕橫紋上,手小指一側腕下方肌腱的里側。
主治病症:胸痛、便秘、焦躁、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疾病,為人體手少陰心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平常沒事的時候用拇指指端反覆點按神門穴30次,可以去除煩躁、安神定志。按揉此穴時力量不需要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脹感。
2
腰眼:腎好一切都會好
腰眼也是春捂的重要部位。人體陽氣的根在腎,而腰為腎之府,腎陽虛時會腰部酸軟怕冷,經常尿頻或精神容易睏倦疲乏。按摩腰部腎俞穴可滋陰壯陽,補腎健腰。
腎俞穴位於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用熱水袋熱敷或艾灸該穴,可溫暖腎陽。
除了點按以外,可兩手握拳,以食指掌指關節突起部放在兩側腎俞穴上,先順時針方向壓揉9次,再逆時針方向壓揉9次,如此連做36次。
3
小腿:聚陽氣,一年少疼痛
很多老人容易出現偏頭痛或小腹痛,甚至出現噁心嘔吐眼睛痛,這種表現屬於肝陽虛,這時要重點保護好小腿外側,可以多熱敷足臨泣穴和陽輔穴。
足臨泣穴就在第四腳趾和小腳趾之間縫的終點,取穴方法是將手指從四腳趾和小腳趾之間的縫向腳背方向推,推到有骨頭的邊緣時就是足臨泣穴。
陽輔穴在小腿的外側,腳外踝關節上方四寸的位置。
4
肚臍:養陽氣,助長壽
中醫稱肚臍為神闕穴,溫暖此處可鼓舞脾胃陽氣,特別是一些胃部怕冷、愛腹瀉的人,要特別注意這個部位的保暖。保養神闕穴可採用揉中法:
即,每晚睡前空腹,將雙手搓熱,雙手左下右上疊放於肚臍,順時針揉轉,每次360下。
春捂有講究!不需要抱著毛衣毛褲不放手啦!捂好這四個部位,健康一整年,快快告訴身邊人!
——END——
(圖文來源網路,版權屬原作者,如有疑問請聯繫我們妥善處理)


※這一桌素食團圓年夜飯,照著做就行,能讓全家人快樂健康一輩子!
※鬧元宵,巨優惠!開年伊始,竟這麼大的優惠!
TAG:原生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