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故事:刺史在府中飲宴聽到龍吟聲傳來,派士兵尋訪後發現一個石匣

故事:刺史在府中飲宴聽到龍吟聲傳來,派士兵尋訪後發現一個石匣

當時,李元慶在唐太宗登基後被分封為道王,委任去洪州(古時江西南昌)當刺史。

道王這天正在府中飲宴,忽然聽到遠遠傳來一陣長嘯,猶如龍吟,驚得他手中的酒杯差點掉落在地。

眾人面面相覷,都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宴席中有個方士,趕緊起身出門向著聲音傳來的方向觀望,皺眉思索了片刻,隨後大笑著回來稟報道王說:「恭喜大王,小人望東方天邊之雲氣,那是寶劍之光直衝鬥牛,想必是寶物出世!」

道王於是就派了士兵向方士所指的地方去探查有什麼奇異的事情發生。

(網路圖片:方士)

一個時辰後,有兩個士兵捧著一方石匣進來稟報,說:「今日有一個漁民在江中捕魚,忽然撈上來一個石匣,他想要打開,卻不知道方法,於是就想砸碎它,卻不想敲擊之後,這石匣卻發出龍吟之聲,傳出去幾十里地,驚擾了王爺!」

道王讓士兵將石匣放在桌案上後,揮手讓他們退下。

只見這石匣上除了一些奇異紋路裝飾,沒有一絲縫隙,像是整塊石頭一體雕琢而成,眾人看了片刻也不知道如何打開。

道王又讓人拿來幾十斤的大鐵鎚,想要將石匣擊碎,可是鐵鎚砸上去後,頓時被一團金光所阻擋,隨後一聲龍吟咋響,卻震得屋瓦簌簌!眾人一陣耳鳴。

方士趕緊制止道:「不可用強,這是道家封印,需用符篆解除!」

隨後他仔細再石匣上找了找,撥開表面的泥水,發現有一處凹陷,還有一行古篆:「困孽龍於此石匣,有緣人以某符篆、咒印開啟。」

方士隨後叫來了工匠,仿照石匣上的凹槽做了一塊玉符,刻上符篆。

將玉符放在凹槽中,只見石匣上一團青氣環繞而起,接著凝聚化作一條小青龍,搖須震鬢,繞著石匣盤旋一圈,然後從石匣中間出現一線金光,跟著金光迸發,石匣應聲碎裂!

(網路圖片:青龍)

剎那間,龍吟聲震耳欲聾,一道青光飛馳而去,像是要飛上雲霄,同時又有一道金光更是迅捷無比的追上青光,纏住那道青光,在空中幾番糾纏,這才一同掉落在地。

眾人圍上去一看,竟然是兩把寶劍。

士兵呈給道王看,只見一把鐵劍上刻著篆書「萬仞」,另一把青劍上布滿鱗片狀的紋路。

方士看了鐵劍上的篆字,恍然大悟道:「這鐵劍原是許真人的寶劍,傳說晉朝時他被推選為旌陽縣令,所以又稱許旌陽,後來他在豫章山學道,豫章縣(今南昌)的江中有一條青蛟經常興風作浪,引發大水禍害當地百姓,許真人就到水邊去勸說惡蛟換個地方修鍊,可是這惡蛟並不聽從,它頭上已經生出一角,即刻將化身成百丈巨龍,到時更是會掀起滔天巨浪,淹沒附近百里內的村莊!許真人不忍見生靈塗炭,只能痛下殺手,趁著惡蛟化龍未成之時,以這把法劍化作『萬仞』之光,將惡龍斬殺於江中!江水染紅,三個月才變清澈,隨後他又將龍身封印於此石匣中!不想化作了此劍!」

(網路圖片:龍紋古劍)

道王聽了方士的話嘖嘖稱奇,鐵劍表面雖然生鏽,仍舊隱隱含光;那把青色的古劍也透著一股寒氣。

後來道王將這兩把寶劍藏在寶庫中,輕易不曾示人,幾經流轉,不知所蹤。

直到唐末時,又有人在洪州某地監獄中挖出兩把寶劍,那把青劍被刻上銘文:「龍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萬悅讀 的精彩文章:

明清筆記小說摘錄:犬牛還債
鄉人帶母親和妻子逃荒,半路他嫌棄老人走路慢吃飯多,竟然這麼做

TAG:千萬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