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辭職報告還能圈粉無數的,也就你陶淵明了!

辭職報告還能圈粉無數的,也就你陶淵明了!

春節前後是離職跳槽的高峰。工作壓力大,不適應,選擇離職;或者有更好的地方,免不了要跳槽。

辭職總要打報告,奮筆疾書,甚至憤然離職也大有人在......

一千多年前,有一個牛人寫了一份辭職報告,圈粉了北宋文豪歐陽修,為他打call,說是晉朝就只有一篇文章能叫好文章。

對,就是這篇辭職報告——《歸去來兮辭》,這個牛人就是陶淵明。

1

今天佛系青年放棄工作,要過上平淡無爭的日子,大概都有他的影子。

「田園將蕪,胡不歸?」

趙孟頫 歸去來兮辭

家裡的農田和園子都要荒廢,為什麼還不回家?不要工作了,不如回家種田吧。他寫得歸心似箭,只爭朝夕。

回家種田?陶淵明的可不是一般的農民。他的曾祖父相當於今天的常委,可是到了他這個官四代,做了大概10年官就看清了時局的動蕩,最後在江西做了80天彭澤令,37歲就光榮退休。他心甘情願去種地,過窮日子。

因去做彭澤令,一到任,就令部下種糯米,糯米可以作酒。所以他說:我常常喝醉,就心滿意足了!他的妻子堅持要種大米。於是,將二頃五十畝田種糯米,五十畝田種大米。

到了年底,郡官派督郵來見他,縣吏就叫他穿好衣冠迎接。他嘆息說: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當天就寫下了辭職報告《歸去來兮辭》。

陶淵明說:這裡有家人,有孩子,有僕人,可以每天在園子里晃悠,還可以爬上山吼兩嗓子。

最重要的是,還有我每天離不開的酒。

「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

「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回家種田雖然清苦,但是自由。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抱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陶淵明《歸園田居》之一

過去的種種如同一場荒唐的夢,在裡面迷失了十多年。

從此以後,他終於衝出牢籠,回歸了自然!

2

陶淵明是個傳統的人,謙和的人,淳樸的人,也是個極端驕傲的男人。

他生在東晉,卻說我不知道什麼漢代,更不知道魏晉時代,我是活在上古的人,你們怎麼跟我玩?

仇英 桃源仙境圖局部

這就是他的桃花源,沒有戰爭,與世隔絕,怡然自樂.....

雖無紀曆志,四時自成歲。

怡然有餘樂,於何榮智慧!

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

借問遊方士,焉測塵囂外。

願言躡清風,高舉尋吾契。

——節自《桃花源詩》

我所處時代找不到懂我的人,我要踏著清風,到五百年之前,去追尋那個知己!

3

史書記載他:「蓄無弦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是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常玉 法文版陶淵明詩集插圖版畫

他在意的是酒後真性情,不是真不會彈琴,有弦無弦皆可,總之就是拿得起放得下。不像嵇康被砍頭那天,還惦記著他的《廣陵散》從此要絕跡了。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息交遊閑業,卧起弄書琴。」

「有琴有書,載彈載詠。」

琴和書同樣讓人開心,何必在意有琴沒有弦,書讀得懂讀不懂呢?人生的真趣往往就在沒有什麼壓力的,不帶有慾望時,它自己就會顯露,這時就會有生命的狂喜。

4

常玉 法文版陶淵明詩集插圖版畫

陶淵明的詩,時代不遠的鐘嶸把他列在詩人榜中榜之中,不過就給了個中評。在六朝時代崇尚華麗辭藻的風尚之下,鍾老師能把這個寫詩平淡又直接的陶淵明放進去,已經是獨具慧眼了。

沒想到後來陶淵明圈粉無數,像唐代的李白、杜甫、王維,還有宋代的歐陽修、蘇東坡.....都是他的忠實粉絲。

這樣,粉絲們紛紛抗議,中評一定要改,雖然你鍾老師這麼說,還是要改為好評。

5

傲嬌的陶淵明,在北宋遇到了一個極端自戀的蘇東坡。他本來不喜歡陶淵明,覺得他寫的詩讀起來味同嚼蠟,怎麼讀都不知道好在啥地方。

可是這位蘇老師喜歡批評議論朝政,和王安石的新政對著干。那好,你不聽話,不想呆在京城是吧,那你就去中國最南面的地方——海南吧。

有人說:海南好啊,陽光、沙灘、比基尼,多好啊。不過當時是個莽荒之地。就在失意之時,蘇東坡一下子懂了陶淵明。成了陶淵明的死忠粉。

他把陶淵明的詩用原來的韻腳寫了一遍,這個用原來韻腳寫詩又要和原作相對應的文字遊戲,就叫做和詩。蘇東坡總共和了109首陶詩。

他發微信給蘇轍,就是給他寫「明月幾時有」的親弟弟說:

兄弟啊,我最近一直和陶詩,發你看看,其中有些可以抗衡陶淵明。

道喪士失已,出語輒不情。

江左風流人,醉中亦求名。

淵明獨清真,談笑得此生。

身如受風竹,掩冉眾葉驚。

俯仰各有態,得酒詩自成。

——蘇軾《和陶飲酒詩二十首》其一

蘇永邦,你真是陶淵明的知音!

6

常玉 法文版陶淵明詩集插圖版畫

陶淵明一天也離不開酒,喝酒就想到了朋友,怎麼還不來找我喝酒:

停雲靄靄,時雨濛濛。

八表同昏,平陸成江。

有酒有酒,閑飲東窗。

願言懷人,舟車靡從。

——陶淵明《停雲》之二

陶淵明看透東晉的氣數將盡,劉裕篡位只是遲早的事,還是多喝點酒,好好睡一覺吧。

只要有酒,他沒有一個晚不是一醉方休。

人生稍縱即逝,就要坦蕩從容。

他在酒後寫了《飲酒二十首》,序言是:

餘閒居寡歡,兼比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然復醉。既醉之後,輒題數句自娛;紙墨遂多,辭無詮次,聊命故人書之,以為歡笑爾。

有酒,有好基友就有歡笑。

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陶淵明《飲酒二十首》之十四

陶淵明和原配有四個兒子,續娶老婆有一個兒子。身為名門第五代,五個孩子都胸無點墨,簡直就是文盲!

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

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

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

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

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

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栗。

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陶淵明《責子》

有的懶惰,有的不喜歡寫文章,還有十三歲六和七都認識,九歲的那個梨與栗還分不清!

我嚴加管教也沒用。算了,命該如此,有什麼辦法呢?不去想這些了,我還是喝我的酒吧!

7

陶淵明說:我的詩裡面沒有小人,倒是只有古代賢人。

那麼小人在哪裡?我陶淵明不跟他們計較。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陶淵明《歸園田居》之三

歸路那麼狹窄,草木長得太長,我要穿過去上面晨露把我的衣服弄濕了,也不打緊,衣服我回家晾晾就好了,只要我有這自在的小天地還在就好,儘管它貧瘠,雜草比豆苗長得還要長了。

蘇東坡去海南之後,對「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最有感觸了,陶雖然說得那麼淡定,老天怎麼待我,也只能接受了。

陶淵明的小確幸,也不知道能不能遂了他的心愿,懂他的人卻看哭了。

他不是聖人,不是英雄,不是忠臣,不是隱士,什麼都不是,就是一個真實自在的陶淵明。

微博:上海怡心齋

以心齋接物,怡心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怡心齋微聊 的精彩文章:

文同:畫竹是一種病,怎麼也醫不好

TAG:怡心齋微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