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是歌,聽歌就好
編者按——
來自上海的婷婷喜歡古詩詞。第一次聽她詩詞誦讀,是悲苦的《賣炭翁》,我卻是第一次感到詩詞的韻律美。婷婷聲音乾淨地像高原的湖泊,詩詞平仄通過聲音表現出來,高興了,音調就拖長,悲切了就短促,將語義和聲音完美的結合在一起,詩人整首詩所表達的情感,是那麼的直接。難怪詩詞用來明志寄懷,一首《春江花月夜》竟可以信口拈來,沒有絲毫死記硬背的必要。
這是作為中國人,快四十歲才明白的中國語言的魅力。
去年,《讀書會》邀請婷婷錄製了數首詩詞,都發布在這裡了。
傳頌經典,感受母語文化的魅力。我們比央視的傳頌經典早了一年。
婷婷非常熱愛傳統文化,喜歡茶,聲音甜美,熱情好客。希望婷婷能夠錄製更多的經典詩詞在這裡與大家共享。
《讀書會》,有年輕人,有老人,有畫家,有記者,有設計師,他們學有所成,喜歡讀書,熱愛傳統文化,融匯中西。他們也是我們身邊的人。從身邊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正是我們組織讀書會的初心。
在新的一年,希望讀書會越來越壯大,希望讀書會的才子佳人們能夠給大家帶來更精彩的內容。(《讀書會》——金明)
音頻內容: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杜甫的《絕句二首》、《詩經 ·蒹葭》、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白居易的《賣炭翁》、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和《使至塞上》。
婷婷將大家熟悉的古詩詞加上韻律吟誦出來,讓更多的人體驗 「傳統詩詞全新的打開方式」。
【壹】
春江花月夜
作者: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註: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這句可以拿去寫情書。可對標蘇軾「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這句比較難理解,可以想到很多內容,我想到的是平行宇宙:)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這句是古人的大格局,從一個人的歸家,想到此時還有無數人在歸家的路上。有點心寄蒼生的感覺。
【貳】
絕句二首
作者: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註:春日正好吟此詩。:)
【叄】
詩經 秦風 蒹葭
蒹葭蒼蒼, 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 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 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 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 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 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 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 宛在水中沚。
【肆】
歸去來兮辭(並序)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缾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於小邑。於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飢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於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於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餘日。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乙巳歲十一月也 。[2]
(正文)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3]
註:歐陽修說:「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一篇而已。」
【伍】
賣炭翁
作者: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 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 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 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飢日已高, 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 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 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 千餘斤, 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一丈綾, 系向牛頭充炭直。
婷婷注:
這首《賣炭翁》用的是北京景山學校朱暢思老師的吟誦調。
詩中紅色字體為「入聲」。一般入聲字短促有力,都會表現強烈的情緒,如果放在悲慘的詩詞中基本是哭訴哽咽,或者表示加重語氣,如果是兒歌就會輕鬆有趣,顯得活潑,和小朋友跳著走路一樣,會有輕鬆活潑的感覺。
普通話促讀就好。如詩中有「一車炭, 千餘斤, 宮使驅將惜不得。」就是邊哭便說,不是囫圇話,「惜不得」便是三個入聲連讀,這樣斷斷續續,有抽泣的感覺。
【陸】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作者: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使至塞上
作者: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南宋《歌樂圖卷》局部


TAG:揚州玉器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