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如米小,人亦似塵埃,不羨牡丹開,自有芳華來
近日,被一首清新小詩刷屏:
苔(清.袁枚)
白日不到處
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
「白日不到處」,是如此一個不宜生命成長的地方,可是苔蘚卻長出綠意來,而這青春從何而來?「恰自來」恰恰是苔蘚自己創造出來的!花如米粒般細小,生命卑微卻如此頑強。「也學牡丹開」,既是謙虛,也是成長!國色天香的牡丹身處溫室,受人矚目,無名的花悄然開放,不引人注目,更無人喝彩。它那麼執著的開放,認真的把自己最美的瞬間,毫無保留地綻放給了這個世界。
戰國時期,有一位叫東郭子的人向莊子請教世間的事理、規律。
東郭子問莊子說:「您說的『道』,究竟在哪兒?」
莊子回答說:「道無處不在。」
東郭子問:「請您指給我看,它具體在什麼地方。」
莊子說:「在骷髏和螞蟻裡面。」
東郭子感到奇怪:「怎麼會在這樣低下的地方?」
莊子又說:「道,存在於稗草之中。」
東郭子愈加不理解:「怎麼更低下了呢?」
莊子說:「道還在磚瓦裡面。」
東郭子邊聽邊搖頭:「越來越卑微了。」
莊子說:「道還在屎尿中。」
東郭子聽莊子越說越不像話了,心裡很不高興,不再發問了。
莊子解釋給他:「你所問的,都沒有接觸到問題的本質。要把『道』的本質說清楚,就像市場上的人檢查豬的肥瘦一樣,愈踩踏豬的下部,愈能看出豬的肥瘦。所以,我告訴你,卑賤的地方都存在『道』,那麼『道』就更存在於其他地方了。『道』無所不在。」
一粒沙照見大千世界。 生命有大有小,生活有苦有甜。人生的進程中,有完美,也有殘缺。苔花之美正是貫注了知微見著、由小見大的道理。世界並不是為某一個英雄和天才所存在,浩瀚宇宙,人亦如微塵,要認清自我,又不可妄自菲薄。苔蘚即便是低級植物,多寄生於陰暗潮濕之處,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並不會因為環境惡劣而喪失勇氣,詩人能看到這一點並為之歌頌,是有大智慧的人!


TAG:木每女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