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單向到雙向,從對立到共生,和孩子一起「長大」

從單向到雙向,從對立到共生,和孩子一起「長大」

寫在前面:從平常和貝可媽聊天時得知,現在非常流行「家長課堂」,從得知當父母的那一刻開始,就開始了漫漫「求知之路」,從育兒書到心理專家、教育專家、各種牛爸牛媽攻略,再到陪讀、陪考,更有甚者,據說有的媽媽陪讀吼出躁狂症,爸爸陪出心臟病來。

從單向到雙向,從對立到共生——家庭「共同體」的培育與成長

其實,做父母並不僅僅是一個標準化知識的應用過程,也不僅僅是一個購買知識的過程。成長不僅僅是孩子單向的成長,對父母來說有時候更需要,我們通過和孩子的互相認可、激勵、守護與幫助,形成一個密不可分的成長「共同體」

一個人的性格、意志與品質很重要,在某些程度,甚至比掌握了多少知識更重要。而這些,往往不是靠傳授、學習習得的,是長期在家庭環境里和父母互動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關係性品格,如果我們不了解這些,任何一個「家長課堂」、一門標準的為人父母的知識都只是個外在的框架,無法真正讓我們了解到和孩子共同內在成長的需求。

現在一談到家庭教育,容易走兩級化。一種是傳統的,一種是西方的。傳統的從孔子的「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到曾子的「父母之行,若十道則從……從而不諫,非孝也;諫而不從,亦非孝也,」都強調父母的絕對權威。

傳統教育的優點自不必多說,支撐我們幾千年泱泱文化源遠流長;我們要多反思的是弊端,過分的強調孝道與順從,導致很多孩子處於父母的從屬地位,孩子不是被當成光耀門楣的工具就是發泄情緒的出口。

寒假前後,這種例子充斥著媒體報端,9歲的孩子因為丟失手機被媽媽活活打死,10歲的孩子由於考試成績不理想被媽媽充電線勒死,5歲的女兒被華裔母親親手掐死……古往今來,這種悲劇都不在少數。

另一種西方教育,強調尊重孩子的個體權利、獨立、平等,孩子不再被當作孩子,而是一個平等的獨立個體。我們開始學習什麼是無條件地接納,站在孩子的視角,與孩子一起從無知、好奇、感性,一起重新走一次生命的成長過程。

以孩子的標準為標準,孩子的喜樂為喜樂;以融入孩子的世界、成為孩子的玩伴和朋友成為共同成長典範。過分西化的教育方式,會導致很多父母放棄對孩子應有的引領、指導和規訓,有時候結果往往不是共同成長,而是共同「長不大」

在我看來,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的關鍵並不是從中國傳統的單向走向西方的另一個單向能解決的,而在於從單向走向雙向,從對立到共生。由亘古不變的單一標準轉向根據孩子的成長、變化和家庭生活變遷而隨時調整的過程。這個過程獨一無二,無法標準化,也無法由任何一個教育傳統來代替,同時離不開孩子和父母雙方的視角互動和環節參與。這個過程有生命、有傳承,肯定也有感動和蛻變的痛苦。

相互確認和喜納——

有一次外出做講座,有一個現場觀眾問我一個問題:她有一個15歲的孩子,孩子最近不願意去學校,因為覺得自己眼睛小。這位媽媽不知道該怎麼勸說孩子。我問她:是不是從小你們評價孩子的時候,經常說:「我孩子什麼都好,就是眼睛太小。」這位媽媽告訴我說是的。

這意味著孩子因為眼睛小不願意去學校絕不僅僅是因為同學或其他人無意中說她眼睛小,而是父母在眼睛這一點上的不確認和不喜納的態度導致的。父母的態度很關鍵,因為這恰恰是孩子無法通過後天的努力能改變的。

相互確認和喜納第一步是對先天因素的無條件的接受,無論孩子有任何先天缺陷,只要是後天的努力、意志不能改變的,都應該看作是上天的命運與安排,坦然接受。

根據精神分析哲學的理論,孩子從出生開始,其對自身的確認不是靠封閉的自我來完成的,而是仰依媽媽。從媽媽的眼光中確認自身是否可愛、漂亮,值得被愛。

前段時間口碑爆棚的《神奇男孩》也說明了這一點,天生臉部畸形的男孩奧吉被父母的無條件的愛與接納,讓他在受挫時也能讓強大應對。可以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離不開父母在最佳當的時間給予最恰當的確認與表揚。這種確認和表揚,就像燈塔一樣,會讓孩子在未來漫長的成長途中,心中永遠都有歸途。

相互的確認和喜納,這不僅是對父母的要求,同樣也是對孩子的要求。對於父母先天的因素,也必須教育孩子坦然接受。在家庭共同體中,父母和孩子都不是完全靠自身來確認自身,而職能在他者處才能獲得自身的客觀和對象性的確認,而這個客觀和對象性確認最為關鍵的承擔者便是家庭共同體中的孩子和父母本身。

相互確認與喜納的第二步則是對於孩子和父母通過自身意志與自我意識而實現的價值的欣賞和承認,而不是互相蔑視與貶低。在哲學上,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從感性確定性中升華為自我意識的確定性,而自我意識的確定性意味著對感官肉身的超越與自身潛能與本質力量的對象化。

這一點上,孩子和大人一樣,都會同樣面對感官刺激、娛樂誘惑,會忽視思想與自我意識才是人生的意義所在。父母在幫助和引導孩子從感性確定性中走向自覺、自由的自我意識的時候,自身自我約束的榜樣力量不可缺少,這也意味著孩子的成長與品質的養成絕非是孩子自身的責任和要求,而是雙方努力自我實現的共同需求。

而共同成長就意味著放棄單向的管束或放任,避免劍拔弩張地形成對立、甚至敵對的親子關係。始終堅持「沒有敵意的堅決,不含誘惑的深情」這一原則。

在自體心理學家科胡特看來,自我是一種心理結構,孩子的自我發展需要得到父母「合理地回應」,父母的回應會影響孩子的自我形成。父母過度的否定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就是個錯誤,從而把父母的自我當成自己的自我,一切按照父母的期望行事,無法脫離與父母的聯繫;而過度的肯定會讓孩子認為自己全知全能,沒有抗挫折能力,也無法正確看待自己與世界的關係,而這種界限也是自我的一部分。

在否定孩子的無理要求時,態度堅決卻又充滿愛意,因為愛所以拒絕和批評。比如對於無限制地沉迷於遊戲或玩樂中的孩子,態度堅決地批評,但並不是因為孩子的玩樂損害自己的面子,而是因為愛孩子,怕孩子會因此荒廢人生,所以才批評,批評的出發點是深層的愛。

如果為孩子付出了愛與精力,則完全沒有尋求回報的「誘惑」性,即這種付出是毫無心機和套路的,是真誠與善意的,不會讓孩子產生任何的心理防備與負擔。

在我看來,唯其如此,一個牢固而又穩定的家庭共同體才能日益地培育和成長起來。父母在和孩子在共同成長的歷程中相互看到對方的努力與付出,並發自內心的欣賞和認可。

正是一次次以愛和付出,和一起孩子活出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為目標的引領和管束,才能形成有厚重感和難以割捨的共同成長支撐。

作者簡介

貝可爸,二寶爸,大學哲學教授。

也可以應用市場搜索考拉優教app下載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貝可成長手記 的精彩文章:

除了成為詩人,熊孩子寒假還幹了啥?

TAG:貝可成長手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