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高氣傲的關羽,一生只看得起4個人,其中2人是敵人

心高氣傲的關羽,一生只看得起4個人,其中2人是敵人

三國中大名鼎鼎的關羽,大家都十分熟悉,手持82斤青龍偃月刀,身穿追雲戰袍,須長兩尺,面如重棗,威風凜凜,在戰場上勢不可擋,罕有敵手,更因其忠勇俠義,被後人尊為「戰神」、「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

但自古以來,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象關羽這樣幾乎完美的牛人,身上也有明顯的不足,其最大的缺點就是過於驕傲。有多驕傲?看兩個故事。《三國演義》中,劉備稱帝後,賞封五虎上將,其中有一個老兵一樣的人物黃忠,關羽恥於與他並列而大發雷霆,差一點不肯受封;駐守荊州時,孫權為拉攏關羽,派人前去求親,他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自比為虎,比喻孫權為犬,可見心中自負到了何種地步!

由於這個性格,關羽一生幾乎沒有什麼朋友,他人一般輕易也不敢前去巴結,生怕一不留神就挨一巴掌,就連蜀國陣營中舉足輕重的諸葛亮也對他敬而遠之。而能讓關羽看上的,以兄弟朋友情誼對待的更是鳳毛麟角,數遍三國不過4人。

第一人是劉備。這個不用多說,劉備是劉關張三兄弟中的大哥。關羽最為人稱頌的就是忠義二字,一日為哥,終身為哥,關羽確實做到了。

第二人是張飛。這個也不用多說,張飛是劉關張三兄弟中的小弟。作為二哥,關羽對這個小弟是即敬重又愛護,手拉著手,心連著心。

另外兩個能讓關羽認作兄弟朋友的人,可有點讓人大跌眼鏡了,居然是張遼和徐晃。關於他們的友情,有兩個故事可以作為見證。

公元198年,劉備與呂布交惡,曹操助劉備攻打呂布。呂布不敵,失手被擒,張遼作為呂布八健將之首一同被擒。曹操欲殺之,關羽跪地為張遼求情,以關羽性格為一人而屈膝,只有張遼了,可見二人情意深重。

公元219年,關羽率軍攻打襄陽,曹操命徐晃前往營救,二人陣前相遇,對話如下(演義和三國志中均有記載,此段引用三國志):羽與晃宿相愛,遙共語,但說平生,不及軍事。須臾,晃下馬宣令:「得關雲長頭,賞金千金。」羽驚怖,謂晃曰:「大兄,是何言邪!」晃曰:「此國之事耳!此段對話中,關羽稱徐晃為「大兄」,可見二人情誼也不一般。

張遼、徐晃都是敵軍五子良將中的一員,數次戰場上兵戎相見,拼的你死我活,心高氣傲的關羽為何會這麼看得起他們呢,甚至一直拿他們當朋友對待?史書中並未有明確說明和記載,但可以通過三人的過往來窺探一番,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二。

一、相識的時間

公元195年,呂布率兵投奔劉備,關羽和張遼應該相識於此時。公元198年,張遼投入曹操麾下,這時關羽也在。公元200年,曹操攻打劉備,關羽在張遼勸說下被迫投降。綜上所述,關羽和張遼一起共事時間兩年半。

公元196年,徐晃投入曹操麾下。不久,呂布劉備反目,劉備投奔曹操,關羽和徐晃應該相識於此時。公元199年,劉備離開曹操,佔據徐州。公元200年,曹操攻打劉備,關羽在張遼勸說下被迫投降。綜上所述,關羽和徐晃一起共事時間三年半。

可以推斷,關羽與張遼、徐晃的友情,正是在一起共事的時間中形成的。

二、結成好友的原因

1、相似的家庭出身。三人均是山西人氏,關羽運城,張遼朔州,徐晃洪洞,家鄉相距很近,有共同的風俗習慣和語言,在亂世之中,尤其顯得彌足珍貴,更易一見如故。同時,三人均出身於寒門,有別於當時官宦之中的世家團體,相互之間更有認同感。

2、英雄之間的惺惺相惜。毋庸置疑,三人雖不在同一陣營,但都身負蓋世武功。關羽的武功不用多講,三國中久負盛名。張遼和徐晃名氣沒關羽那麼大,但其武功也是有目共睹,不同凡響。具體的表現,史書中描述很多,這裡不再一一列舉。三人相聚,相互敬佩,極易產生英雄之間的惺惺相惜之情。

3、相同的忠義人格。縱觀關羽一生,「忠義」二字是一切行為的原則和出發點,其忠心輔助劉備,陳壽評價曰:「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同樣,張遼和徐晃對主公也非常忠誠。關羽被迫投降曹操後,曹操察覺關羽無久留之心,令張遼探問實情。張遼念與關羽友情,雖非常痛苦,3但仍將關羽內心想法如實稟告曹操,說明張遼非常重視事君以忠,把忠誠作為了最高準則。徐晃也一樣,在襄陽與關羽對陣時,先敘友情,然後立刻宣戰,可見在徐晃心中,朋友之情誼要遜於君臣之義。

以上便是對三人之間友情的猜想,雖不全面,但也大抵如此了。如有謬誤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共同學習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光粉碎機 的精彩文章:

開掛的人生,這個小人物,幹掉了蜀國的兩員五虎上將
嫉妒要人命,世人尊為神女的她,竟死的慘不忍睹

TAG:時光粉碎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