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八邑人文給您拜年了

八邑人文給您拜年了

潮湧三江千帆起

州揚四海萬家歡

八方福祿常隨伴

邑業聲名世盡知

人靈地傑稱鄒魯

文韜武略譽九州

祝福聲聲群里鬧

願君歲歲好運臨

大小安樂體康泰

家庭和睦煩惱無

新枝發綠花皆艷

正是春來滿人間

如龍似虎千家旺

意氣風發百業興

潮州八邑人文值此新春佳節,向海內外潮州人拜年了,恭祝大家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順利,心想事成!

一、公元前214年:

即秦始皇33年(即公元前214年),秦始皇設揭陽戍守區(治所未明,一說為今潮安歸湖;一說為普寧虎頭埔;一說為澄海龜山;一說為饒平浮濱。其中潮安歸湖最為確切,有諸多證據相佐),屬南海郡(郡治今廣州城)在此之前曾屬古海陽侯國。

二、公元前111年:

漢武帝元上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揭陽縣(縣治歸湖),轄今之潮州、揭陽、汕頭、梅州、漳州等地。

三、公元326年:

晉咸和元年(公元326年),拆南海郡東部設東官郡(郡治今深圳南頭古城)

四、公元331年:

晉成帝咸和六年(公元331年),揭陽析為:海陽、潮陽、海寧、綏安四縣。均屬南海郡。

五、公元413年:

晉義熙九年(公元413年),從東官郡拆出東半部,設義安郡,郡治設海陽縣(即今之潮州市區),下轄綏安、海寧、海陽、潮陽、義招共五縣。

六、公元590年:

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合併梁化郡、義安郡、始興郡(今韶關市)、東官郡置循州,州治在歸善縣,即今之惠州惠城區。(這一年份,比較少提到)

七、公元591年:

隋開皇十一年(591年),拆循州為潮州(原義安郡)、韶州(原始興郡)、余者為東官郡歸廣州。至此,潮州之名始見史書,取名潮州,意為潮水往返之州。此時潮州仍轄海陽、潮陽、海寧、綏安、義招、程鄉6縣

八、公元687年:

垂拱二年農曆十二月(公元687年初)、陳元光奏請於泉潮間設立漳州,經朝庭批准,割潮州的海寧、綏安部分及泉州部分成立漳州,陳元光也因此被尊為「開漳聖王」建廟宇祭祀

九、公元819年:

唐憲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韓愈因諫迎佛骨被貶潮州,自此,潮州進入文明高速發展期

十、公元1121年:

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割海陽的永寧、崇義和廷德等3個鄉,重置揭陽縣,縣治設於今豐順縣留隍。史稱復舊縣治。

十一、公元1140年:

宋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揭陽縣遷縣址於古玉窖村(即今之揭陽榕城),至此,揭陽之名才相對穩定,特指以榕城為中心的這一地域。

十二、公元1276年:

南宋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宋朝末代皇帝落難至潮州。

十三、公元1477年:

明成化十三年(1477),拆海陽縣靠福建省8都設饒平縣(別稱饒陽)

十四、公元1524年:

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割潮陽縣隆井都一半和大坭、惠來、酉頭3都及海豐縣的龍溪都合置惠來縣,縣治惠來都,嘉靖四年(1525年)建城,得名惠城。因地處癸嶺東南,別稱癸陽。

十五、公元1526年:

明嘉靖五年(1526年),拆饒平縣二都戀洲、清遠2都置大埔縣,縣治大埔村,因在茶山之南,別稱茶陽。

十六、公元1563年:

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又割海陽沿海3都、饒平7都和揭陽3都增設澄海縣(縣治設于澄城)。(別稱蓮陽)

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割揭陽縣的龍溪都(今潮安庵埠)歸海陽縣,史稱「割龍歸海」。

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割潮陽縣部分地域置普安縣(取「普遍安寧」之意),縣治戎水都(今汕頭市潮南區貴嶼鎮境內)。

十七、公元1565年:

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又割饒平縣的秋溪都歸海陽縣。

十八、公元1575年:

明萬曆三年(1575年)縣治遷往厚嶼都(今洪陽)

十九、公元1582年:

明萬曆十年(1582年),將普安縣改稱普寧縣,又將普寧縣洋烏、戎水2都劃歸潮陽縣管轄。

二十、公元1738年:

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經兩廣總督鄂爾達奏戶部批准,割海陽豐政都、揭陽藍田都、大埔縣清遠都及程鄉縣萬安都等增設新縣,欽定縣名為豐順,縣治設於豐政都湯田(今豐良鎮)。

廿一、公元1858年:

清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中英簽訂了《南京條約》把潮州闢為通商口岸,因潮州人民奮力反抗,英國人無法入城經商,即告潮州通商失敗。

廿二、公元1861年:

清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因英國人不能進入潮州城經商,與清政府交涉,把汕頭埠作為通商口岸允許英國人經商,由此,汕頭正式開埠(開埠地即現在小公園一帶)並迅速發展,成為沿海知名城市。

廿三、公元1950年:

1950年南澳島解放,成立南澳縣人民政府

九縣先後順序:

1.古揭陽縣:公元前214年

2.潮陽縣:公元331年

3.海陽縣:公元331年

4.潮州:公元591年

5.揭陽縣:公元1121年(縣治豐順境內的劉黃村,現留隍鎮),公元1140年揭陽縣治由留隍遷至古玉窖村(即今榕城)

6.饒平縣:公元1477年(別稱饒陽)

7.惠來縣:公元1525年(別稱癸陽)

8.大埔縣:公元1526年(別稱茶陽)

9.澄海縣:公元1563年(別稱蓮陽)

10.普寧縣:公元1563年(普安縣),公元1575年,普安縣遷址洪陽,公元1582年普安縣正式更名「普寧」(別稱洪陽)

11.豐順縣:公元1738年(別稱新陽)

12.汕頭埠:公元1861年(沙汕頭)

13.南澳縣:公元1950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潮州八邑人文 的精彩文章:

TAG:潮州八邑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