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敢於孤獨才能有所創造

敢於孤獨才能有所創造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圖片來自網路)

除夕夜看到朋友圈瘋轉的《在麥當勞過除夕的都是些什麼人?》,文章是新世相專門在除夕夜派出一個小分隊去做調查的結果,又是一篇破10W+的戳心雞湯,講述了在麥當勞這個 「體面的收容所」 孤獨度過除夕夜的那些奇奇怪怪的人,有的因為失業不敢面對家人,有的到了40歲有房有車有孩子卻正在下決心離婚,有的貧窮到在偌大的上海想吃一頓麥當勞的 「年夜飯」 。這些人可能只是剛好被媒體的鏡頭收入進來,滿足看似正常的我們對於這波人的好奇心,而其實這個世界還有千千萬萬個沒有被收錄進來的你和我。我們在人生的某個片段,一定都曾經是他們,抑或將會是他們。麥當勞也許會有我們的身影,只不過我們沒有遇到新世相。我們的孤獨沒有被收錄,它只悄悄與我們對話,然後隨時間消逝。

這個世界有千千萬萬種活法,而每一種都有自己的苦與樂,都有自己的孤獨,都有自己不為人所知的那一面。

這可能就是我今年春節最大的感受了。

還有三年,即將踏入三十歲。似乎還沒有從 「90後」 的標籤里完全走出來,前幾年大家還樂呵樂呵的詞語,現在變成了枸杞與保溫杯的自嘲,然後不得不面對婚姻、家庭、高房價、上有老下有小等等現實問題的 「1/4人生危機」 。看著同齡人朋友圈嗮娃,大過年走親戚,抽著煙微挺肚子的油膩同齡們,在長輩的誇獎下滿意地微笑,還有那些相比於坐擁北上廣深幾套房的油膩同齡而暗自不服氣地發誓自己一定要在XX年後超越對方的不服輸青年。

中國的春節,一場隱匿了孤獨,只留下身份和財富的PK遊戲。

如果按照梁寧對一個人由外到內的劃分,就是五個層面:

感知層:別人對你是什麼樣的感知?

角色層:你在社會協作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資源層:你構建了什麼樣的資源結構?

能力層:你擁有什麼樣的能力結構?

存在層:你因何而存在?

而我相信,在春節這場紅紅火火的歡喜中,在老朋友老同學的聚會中,在七大姑八大姨的問候中,一定從未有人與你探討過關於存在層,你因何而存在?他又因何而存在?十幾二十年,與老同學、老朋友、長輩、親戚乃至父母,你們之間的交流其實都只流於表面,談論最多的可能都限於角色層或頂多到了資源層。現在做什麼工作?什麼時候結婚生子?月收入多少錢?將來有何打算?……我們未曾觸碰過關於對方生而為人最深層的一面。更可能的是,也許連我們自己都未曾問過自己。

不是每個人都要成為哲學家,但作為個體,在大時代、大社會的流動下,一定面臨著無數的掙扎和選擇,面臨諸多個不眠的夜晚,要去詰問自己內心的夜晚。過去,將來,可能都是這樣。而20歲到40歲之間的我們,毫無疑問的黃金時代,卻也是迷茫與困惑交錯、內心如萬馬奔騰般撕裂最劇烈的年齡階段。

外表的和諧,掩蓋了我們背後的暗流涌動。

你羨慕過很多種活法,但常常忘了那些活法的另一面。你羨慕賣房賣車全世界旅行的勇氣,而忘了身處其中的他們必須去面對漂泊不定的躊躇和被質疑的壓力;你羨慕生在富貴家庭的大小姐衣食無憂、種花種草的生活,而忘了她們必須去面對什麼都唾手可得的空虛感;你羨慕去雲南某個無人打擾的小城鎮開個咖啡館每天可以懶洋洋地和陌生遊客交談的樂趣,羨慕大城市中產家庭又一個孩子出國留學的優越,羨慕結婚了對方送了你一個克拉大鑽戒而其實那只是戴比爾斯和4A聯手的史上最成功的洗腦營銷……我們都曾被朋友圈騙過,但生活依然美好。那些另一面於你來說,又怎樣?如赫拉利所說,我們人不都是依靠本來沒有的虛構故事生存下來的么?這不正是我們的祖先從險惡的叢林中走出來而黑猩猩至今仍然只是黑猩猩的原因么?

現實可能永遠不完滿,我們依靠自己編織的故事活著。即使生活在泥潭裡,你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權利。而成長,就是接受現實的種種不完滿,同時又不放棄對抗你的命運。

三聯的《三十歲的恐慌》里有段文字特別應景:認識到身而為人的限制性,是一個人成熟很重要的一部分。讓自己有勇氣去接納貫穿我們生命始終的裂縫。理性的理想告訴我們世界應該是什麼樣子,經驗卻告訴我們現實往往不是理想的樣子。成長需要我們面對兩者之間的鴻溝——兩者都不放棄。

這是一種矛盾,而我對 「矛盾」 著迷。真正聰明的人,容得下兩種世界觀的矛盾和衝突而又不會躊躇不前。他們認識到生命的本真,認識到生而為人的無意義,認識到自身力量的限制性,但卻又不放棄抗爭和追尋意義。這可能是我喜歡斯多葛學派的一些觀念的原因。50後的黃怒波沒有放棄做一個 「天涯孤旅的詩人」 而又堂堂正正把自己活成一個億萬富翁;60後的馬東 「底色悲涼」 而又在娛樂人們的道路上瘋狂馳騁;70後的羅振宇焦慮於 「人生沒時間了」 而又在商業世界這台巨大的遊戲機里看進度條感受刺激;80後的李誕 「無所謂」 而又在屏幕的笑聲中繼續寫段子吐槽。

在《三十歲的恐慌》里還看到一個有意思的人,謬欽,40歲的他從麥當勞炸薯條、掃廁所的底層員工一路做到中國區COO,是麥當勞最高職位的本土員工,手下掌管著中國區幾個老外副總裁。這個傳奇而勵志的故事按照正常邏輯到此就結束了,然而,「為了對抗人到中年的索然無味」,他放棄了高薪、賣房辭職創業去了,帶著一群90後小年輕,選擇了一條對他而言最難但也最想去做的創業路——茶飲項目。這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靈魂。

恐懼就是我們的邊界。而他打破了恐懼,走向了自在。可以想見,他的路途必然諸多不適和孤獨,但也一定有更多的趣味和自由。

我還記得大一那年我在系的某次公開演講中引用了我崇敬的巴菲特的一句話,一個故作深層的愣頭青當然會引來一片笑聲,後面年少無知的我故作鎮定地走下台,多年後依然不忘這個奇怪的場面。

李誕在《十三邀》里有個反問讓我共鳴:25歲前我們難道不應該都是詩人嗎?這有啥奇怪的?寫得好不好沒關係,但正當青春的你難道不想寫一筆嗎?

但那其實只是我們文藝青年的世界而已。正如我也想反問 「25歲前我們難道不應該都是哲學家嗎?」,然後會引來一片笑聲一樣。

多年之後回憶自己何以對巴菲特著迷,以及大二暑假在北京路聯合書店遇到的寫了讓我嘆為天書的《窮查理寶典》的查理·芒格,再到後來的師從大哲學家卡爾·波普爾的金融天才索羅斯。說實話,我並未看懂他們簡單而又深邃的思想,更別談那些玩轉金融世界的心法,在我心裡著迷的不是他們幾百億美金的財富,而是他們身上散發著永久魅力的 「矛盾」 。巴菲特、芒格和索羅斯,讓世人看到,一個專註於構建自己哲學體系的人也能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彷彿甩了一大群俗人一臉的金錢,告訴他們老子也能做到,只是想不想做。嗯,爽快!

但,這條路無疑是孤獨的。他們常常整天整天地坐在屋子裡閱讀和思考,這點我做不到。

一個人自我實現最難的,不是學習知識、提升能力,而是做出判斷並在各種不理解中堅持前行。這是一條極其孤獨的心路,但孤獨才是真正不帶依附的自由。在你沒有做出世俗的成就之前,人們可能對你的行為嗤之以鼻。那些有夢想而沒有堅持直到被鎂光燈照耀到的人,常常是因為忍受不了孤獨,忍受不了種種被誤解、被唾棄、被遺忘。而恰恰,每個內心有所求的人,也許都不是那種容易被理解的人。正如喬布斯,正如馬斯克。敢於孤獨,才能有所創造,才能活成自己,才能自由。如叔本華所言,一個人自身擁有的越多,他需要從別人那裡獲得的東西就越少。

這篇文章三千多字,現在這個時代讀長文是一件艱難的事情。對訴諸外界的人而言,他們會對這篇文章表示不屑。他們的存在感經由外界的標準而確立,內心擠不下太多與自己對話的聲音。而對於能讀懂和讀完這篇文章的你而言,也許我們有所共鳴。

最後插入一段我喜歡的作家李海鵬的文字,其實和我想表達的是一樣的。

「這就是為什麼那些最傑出的小說是文明贈予我們的禮物。它們讓你完全沉浸在床頭的檯燈能夠照射到的小小空間之中,屏除了喧嘩的世界,本來你對自己幾乎一無所知,它們卻讓你了解自己的孤獨,了解自己的悲涼,了解自己在永恆時光中的小小的位置。平時,當理科生質問 『文科生有什麼用』 的時候你可能很難回答,但是在夜闌人靜、手不釋卷之時你卻會發現,世界上各種接近真知的努力都有惟一之核,就是對存在的真實的追問,最傑出的文學作品與最傑出的天文學或物理學研究其實是一回事,它們的浩瀚之美讓我們的靈魂恐懼卻安寧。」

大三的時候,有一天,我和基友們說我要寫一篇《孤獨論》,這可能是一個哲學流派的開山之作(此處應有掌聲哈哈哈),我振振有詞地告訴他們,人的本質是孤獨的,只有孤獨才能創造偉大。那段時間,作為好噴友,他們一直努力堅持不懈的提醒我,你的孤獨論啥時候出來啊?唉,兄弟們,慚愧!這麼多年過去了,一直沒寫出來。我估計我這輩子是做不了哲學家的人,忍受不了在家一天八小時的讀書寫作。不過倒是春節假期難得有些閑暇時間,終於把自己最近一些感悟寫下來,算是給自己畫一個階段性的句號。至於發不發布,是猶豫過的。

我現在越來越能理解那些身在媒體鏡頭下的大人物們,特別是常常會引來爭議卻依舊我行我素的獨行者們,他們一定無時不刻在尋求著內外的平衡,因為渺小如我也會感覺到寫作和發布文章是一件 「危險」 的事情,特別是寫抒情文而不是議論文。如同扒光了身子把自己內心柔軟的部分完全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任由品評,懂你的人會越懂你,而對你不屑的人也由此知道了你深處的愛與怕。所以我現在會很珍惜和尊敬那些敢於表達出真實自己的人們,包括作家、詩人、藝術家、哲學家、娛樂圈的人等等……他們一定還是很想吶喊,所以才會冒著風險不斷表達自己,才會有一件件被我們看到的作品,這些作品的誕生並不容易,凝結著他們短暫的幾十年生命的經歷、痛苦、歡樂、智慧和勇氣。所以下次看到的時候,請帶著我們的尊敬,哪怕無法理解。

好了,就這樣吧。春節結束了,做不了哲學家的我又要開始一頭扎進世俗生活里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發哥有話說 的精彩文章:

TAG:發哥有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