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佛說無量壽經》講解二

《佛說無量壽經》講解二

南無阿彌陀佛!

上一講里,我們學習了《華嚴經》的四法界:理法界、事法界、理事無礙法界和事事無礙法界,我們的《無量壽經》也具有華嚴經的特色。關於《無量壽經》的義理以及《無量壽經》和《華嚴經》的共通之處,我們凈土宗的印光大師,曾經做過這樣的開示,下面我們學習印光大師的一篇文章《無量壽經頌》序。這篇文章介紹了凈土法門的特色以及凈土法門與《華嚴經》的相通之處,文章比較長,我們一邊念,一邊來學習。

請看原文:

「凈土法門,其大無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極平常,益極殊勝。」

印光大師用一個「大」字概括凈土法門的特點,這個大是佛性之大,我們常說的佛性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這個「大」是絕待圓融,超越對待,超越大小的大。因為阿彌陀佛的佛身和極樂世界的佛土,都是從真如自性裡面顯發出來的,就具有著佛性其大無外的特點。因此,極樂世界是法性土,不管去多少人往生,也不顯得的局礙,不顯得狹小。

「全事即理,全修即性。」這樣的特點在一乘圓教才能具備。也就是說事修和理性是合二為一的,事修是事相上的修持,理性就是真如,唯有徹證真如的人,才能在事修上和理體合成一體。

曇鸞大師《往生論注》曰:「體如而行,即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實修行。」曇鸞大師講到了「體如而行」,也就是我們的身口意和真如合在一起,用真心來指導身口意修行,這樣才能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至少是具備著大徹大悟資格的人才能全事即理。可是在凈土法門之中,只要是老實念佛的人,就達到了全事即理。因為這句名號具足著阿彌陀佛的前身法藏比丘在因地的稱性起修,所以善導大師就說:南無者即是歸命,阿彌陀佛即是其行。阿彌陀佛的修行,就是念佛人的修行。當然了,阿彌陀佛的修行肯定是稱性起修,肯定是和真如理體合成一體的,阿彌陀佛的修行,肯定是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而凡夫的一切善行,曇鸞大師早就說了:人天諸善,皆是虛偽,皆是顛倒,是名不實功德,因為我們是用妄想心支配著我們的身口意去造作,當然修出來的是不真實的功德。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全體是由如實功德而構成的,如果我們沒有真實功德的話,就往生不了。所以,印光大師首先說出來,全事即理,全修即性。就是說我們念佛之人只要信願執持名號,當下就是全修即性,當下就是真實的功德。

「行極平常,益極殊勝。」凈土一法行門上非常簡單,因為這句名號,三歲小孩都會念,可是它的利益非常殊勝,殊勝到什麼程度啦?當下念,當下攝佛功德成己功德,當下念,便是機法一體,便是共命之鳥,便得到了往生的資格。所以法照大師就說:「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蓮生,但使一生常不退,此花還到此間迎。」

下面再看原文,印光大師說:「良由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

「果地覺」,就是彌陀佛果的正覺功德,這個正覺功德,全部凝聚在名號之中。因此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就當下具足阿彌陀佛的全體功德。

「為因地心」,作為我們凡夫信願往生極樂世界的信心。只要我們相信,我們稱念,當下稱念六字洪名之中,就包含著果地全體的功德,這就叫「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因果是同時的,因果是不二的,因即是果,果即是因。阿彌陀佛的功德,這是果德,可是我們凡夫稱念,一念信願,想成佛的一念因心就和果地的功德合二為一,因為果地的功德和我們凡夫因地的信願之心,就是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所以是因即果,因果不二。

下面大師又說:「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

印光大師曾經說過:「一部《大藏經》即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的註腳。」也就是說,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這一代時教都是解釋這句名號的,即四十九年所有的講法都是從這句名號之中顯發出來的。

原文:「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等覺菩薩,不能超出其外。逆惡罪人,亦可預入其中。」

這是說的攝機廣泛,在華嚴經中,文殊、普賢兩大菩薩,都發願往生極樂世界。普賢菩薩的迴向偈說:「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所以普賢、文殊二大菩薩都要往生極樂世界。《觀經》講到下品的時候,都是五逆十惡罪人,稱念名號,念念相續,當下往生極樂世界。

原文:「統攝律、教、禪、密之宗,貫通權、實、頓、漸之教。」

這就是說,這句名號之中包含著一切的教義教理。

《佛說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經》言:阿彌陀佛名號,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秘密、殊勝微妙、無上功德。 所以者何?「阿彌陀」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諸菩薩、聲聞、阿羅漢,一切諸經、陀羅尼神咒、無量行法。是故,彼佛名號,即是為無上真實至極大乘之法,即是為無上殊勝清凈了義妙行,即是為無上最勝微妙陀羅尼。而說偈曰:

「阿」字十方三世佛 ,「彌」字一切諸菩薩,「陀」字八萬諸聖教,三字之中是具足。

看原文:「與一代時教中,獨為特別法門,其修證因果不得以通途教義相繩。」

這句話表明了凈土宗的教理,不能用通途法門的教義來衡量。通途法門的教義是有次第的,一個修行人發菩提心之後,慢慢地斷一分煩惱證一分真如。從初信,然後十信,然後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一步一步往上爬。可是,我們凈土宗是特別法門,是因果不二的,沒有次弟,當下念當下成。所以印光大師曾經講:「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徹悟大師也說:「念佛時即見佛時即成佛時。三際同時,更無先後。」

下面大師又說:「古今多有深入經藏,徹悟自心,於此法門,不生信向者,以死執仗自力通途之教義,論仗佛力特別之因果之所致也。」

這種現象從古到今一直都有,他們用通途的教義談凈土法門,必須要斷煩惱,沒有斷煩惱,至少心要清凈,好好地持五戒,修十善,做好人。你連個好人都做不了,還做什麼佛呢?這種論調特別多。

下面大師又說:「使知此義,則其信向修持之心,佛也不能阻止矣。」

「使知此義」,就是凈土特別法門的義理,它是超越通途的因果修證的次第的。

原文:「以此法門,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總持法門。」

凈土法門,上成佛道離不了,下化眾生更離不了。

原文:「故得九界同歸,十方共贊,千經並闡,萬論均宣也。」

十方諸佛都讚歎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釋迦牟尼佛講經四十九年,我們可以找到的有二百多部經典,直接談到凈土法門。

上面介紹了凈土法門的特色,下面印光大師講凈土法門的緣起,也就是源頭。例如長江、黃河,發源地在西藏、青海一帶。凈土門的發起的源頭在哪兒呢?就在《華嚴經》。

原文:「溯此法之發起,實在於華嚴末會。善財遍參知識,至普賢菩薩所,蒙普賢威神加被,所證與普賢等、與諸佛等,是為等覺菩薩。普賢乃為稱讚如來勝妙功德,勸進善財及華藏海眾,同以十大願王功德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

這一段講到了《華嚴經》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參到普賢菩薩的時候,普賢菩薩為善財童子講十大願王的功德,並且要求善財童子以及華藏大海眾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一起往生極樂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破無明證法性的。

下面大師說:

「以華藏海眾,皆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已遍游塵剎佛國。」

這些法身大士,非常了得的,初住菩薩,就能現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的佛身,同時於一百個世界現佛身,做佛事。

下面說:

「其彌陀誓願,極樂境緣,往生因果,一一悉知,故不須說。」

法身大士是五眼圓明的,他們已經能夠看到極樂世界的因果和極樂世界的境緣了,所以很容易就能生起信願往生之心。下面大師又說:

「然華嚴會上,絕無凡夫二乘,及權位菩薩。故雖大弘此法,而凡小莫由稟承。」

在華嚴會上,雖然下面有一些羅漢,或者是人、天,可是他們如聾如盲,聽不見也看不見,那怎麼辦呢?釋迦牟尼佛就可憐他們。下面說:

「乃於方等會上,普為一切人天凡聖,說無量壽經,發明彌陀往昔因行果德,極樂境緣種種勝妙,行人修證品位因果。此經乃說華嚴末後歸宗之一著,說時雖在方等,教義實屬華嚴。」

釋迦牟尼佛,為了可憐我們人、天、凡夫以及二乘,於是就在方等會上講出了《無量壽經》,雖然無量壽經講在了方等時,可是其教義教理和華嚴別無二致,一模一樣。下面大師說:

「華嚴唯局法身大士,此經遍攝九界聖凡。」

這裡講了攝機,《華嚴經》攝受的根基是法身大士,我們凡夫雖然羨慕,卻夠不著。可是《無量壽經》遍攝九界聖凡,不光能攝受法身大士,也能攝受人、天凡夫。下面大師說:

「使如來不開此法,則末法眾生,無一能了生死者。」

我們要深深地感謝佛的恩德啊!如果佛不在方等會上講《無量壽經》,我們今天的凡夫欲哭無淚,想了生脫死就沒有指望了。

這裡引起我們足夠重視的就是這句,說《無量壽經》「說時雖在方等,教義實屬華嚴。」無量壽經大家都能懂,可是華嚴經很難懂。華嚴經的法會,我們也看不著,也摸不著,可是無量壽經的境界,我們很容易就能契入,在教義上是無二無別的。

華嚴教義最特別的就是事事無礙的法界,如果說其他的經典,都能具有理法界、事法界、理事無礙的法界,可是事事無礙的法界,只有華嚴經談得最為詳盡,事事無礙的法界便顯示出華嚴經的富貴。而我們今天學習的無量壽經,從教義上也和華嚴的教義相同。也就是說,我們《無量壽經》也具足著事事無礙的十玄門,如果我們明白了事事無礙十玄門也具足在無量壽經裡面,我們就不會自卑,同時,也能增進我們的信心、願心。那麼要想知道《無量壽經》在哪些地方有華嚴經的事事無礙的十玄門的義理,我們下節課繼續講。

附:印光大師《無量壽經頌》序:

「凈土法門,其大無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極平常,益極殊勝。良由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等覺菩薩,不能超出其外。逆惡罪人,亦可預入其中。統攝律,教,禪,密之宗,貫通權,實,頓,漸之教。於一代時教中,獨為特別法門,其修證因果,不得以通途教義相繩。古今多有深入經藏,徹悟自心,於此法門,不生信向者,以死執仗自力通途之教義,論仗佛力特別之因果之所致也。使知此義,則其信向修持之心,佛也不能阻止矣。以此法門,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總持法門。故得九界同歸,十方共贊,千經並闡,萬論均宣也。溯此法之發起,實在於華嚴末會。善財遍參知識,至普賢菩薩所,蒙普賢威神加被,所證與普賢等,與諸佛等,是為等覺菩薩。普賢乃為稱讚如來勝妙功德,勸進善財,及華藏海眾,同以十大願王功德,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以華藏海眾,皆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已遍游塵剎佛國。其彌陀誓願,極樂境緣,往生因果,一一悉知,故不須說。然華嚴會上,絕無凡夫二乘,及權位菩薩。故雖大弘此法,而凡小莫由稟承。乃於方等會上,普為一切人天凡聖,說無量壽經,發明彌陀往昔因行果德,極樂境緣種種勝妙,行人修證品位因果。此經乃說華嚴末後歸宗之一著,說時雖在方等,教義實屬華嚴。華嚴唯局法身大士,此經遍攝九界聖凡。即以華嚴論,尚屬特別,況余時乎。使如來不開此法,則末法眾生,無一能了生死者。佛以大慈,深恐眾生不便受持,故又說《阿彌陀經》,庶可日常讀誦。又說《觀無量壽佛經》,令諸行人,西方依正莊嚴,常在心目之間。此三經,文有詳略,理無二致。末法學人,如其智力充足,不妨圓修萬行,迴向往生。否則固當專修凈業,以期仗佛慈力,橫超三界,直登九蓮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蓮花朵朵開 的精彩文章:

彌陀成佛我成佛怎樣來理解
選擇集略講39

TAG:蓮花朵朵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