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從武士精神到「犬型社會」

日本,從武士精神到「犬型社會」

編者的話:金雞辭舊歲,金狗踏春來。在很多國家,狗不僅是人類的朋友,甚至蘊含著不同的含義,狗年的講究也各有不同。

本報特約記者 盧 昊

狗在日本人氣很高,是日本的「國民寵物」。日本人經常把狗與忠誠、堅定等正面形象聯繫在一起。甚至有說法稱,日本在戰後重新崛起,與當時日本人多為「犬類性格」有關。

狗年來臨,日本人也以各種形式「歡度狗年」。人們還專門把公雞和狗抱到一起,舉行「生肖交替」儀式(如圖)。東京淺草寺著名的雷門前,大型的生肖狗圖案懸掛在喧鬧的市場上空,渲染出濃厚的節日氣氛,澀谷站前著名的忠犬八公的雕像也成為日本人和海外遊客的合影夥伴。據說「忠犬八公」的原出身地秋田縣大館市還因向東京澀谷區發出請求,希望這隻象徵著忠誠的「傳奇狗狗」能夠「衣錦還鄉」。日本郵政提前發布了以狗為主題的紀念郵票和明信片,而各工坊廠商則加緊製造有關狗的工藝品,從瓷製、陶制到木製一應俱全。東京的各大百貨公司紛紛推出以狗為主題的伴手禮,如蛋糕、點心和小飾品等。

日本人常養的狗包括本土的秋田犬、北海道犬、甲斐犬、紀州犬、柴犬等。其中秋田犬作為最具代表性的本土大型犬,以對飼主忠誠聞名,又被稱為日本的「國民犬」。有調查稱,日本人目前年均花費在寵物狗身上的開支約合800億元人民幣,很多人不僅會無微不至地照顧自己的寵物狗,而且還為它們買昂貴的服飾、頭飾和生活用品,甚至帶它們到高檔餐廳用餐。

在日本傳統文化中,狗往往和忠誠、順從聯繫在一起,經常出現在地方傳說中。一些狗甚至是鄉土神靈。日本名古屋市就有一座「伊奴神社」,「伊奴」即日語中的狗,該神社有1300多年歷史,其中供奉著傳說給當地帶來雨水和豐收的「白色犬王」。在這座神社門口有「神犬」石像站崗,用於祈願的繪馬上則畫著「白色犬王」。還有傳說稱,狗死後留在世間徘徊不去的魂魄可以化為「犬神」,可以附在人身上,使人產生幻覺精神失常。在古代,狗被認為是武士精神的象徵,而戰後日本人勤奮勞動、服從紀律和體制的精神後來又被稱為「犬類性格」,因而有說法稱,日本戰後的經濟奇蹟來源於「犬型社會」,但現在個人主義傾向強烈,主張個性自由的「貓類性格」的人越來越多,日本「犬型社會」正在被「貓型社會」所取代。

狗年出生的日本歷史名人有不少,比如平安時期末年擔任太政大臣、開創「武士政權」傳統的平清盛,戰國時期名將前田利家、鍋島直茂,以及江戶德川幕府第五代將軍德川綱吉等人,其中,德川綱吉身為幕府將軍,因深受儒學思想影響而頒布一系列「生類憐憫令」,包括禁止遺棄狗,專門建造狗舍收容流浪狗,請人保護狗及為狗看病等。而被稱為「犬公方」(狗將軍)。日本近代屬狗的名人包括後藤象二郎、大隈重信、山縣有朋等「明治元老」。當代政治人物中屬狗的包括自民黨政治家、前官房長官武村正義、前首相菅直人、現任眾院議長大島理森等。另外,現任天皇明仁的堂弟寬仁親王以及天皇次子秋筱宮親王的次女佳子公主也屬狗。

在日本人看來,屬狗的人似乎在事業上更具有紮實奮鬥的精神。因而也就產生了很多成功人士,如日本導演界泰斗黑澤明、漫畫家藤子不二雄、懸疑小說家東野圭吾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集錦 的精彩文章:

TAG:環球集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