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毛主席用兵堪比諸葛亮,看四渡赤水如何把敵人玩的團團轉

毛主席用兵堪比諸葛亮,看四渡赤水如何把敵人玩的團團轉

四渡赤水戰役,是遵義會議之後,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處於國民黨幾十萬重兵圍追堵截的艱險條件下,進行的一次決定性運動戰戰役。在毛澤東主席、周恩來副主席、王稼祥將軍、朱德將軍等指揮下,中央紅軍採取高度機動的運動戰方針,縱橫馳騁於川黔滇邊境廣大地區,積極尋找戰機,有效地調動和殲滅敵人。

1960年5月27日,英國陸軍元帥、二戰名將蒙哥馬利來華訪問,受到毛澤東的親切接見。蒙哥馬利說:「閣下指揮的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可以與世界上任何偉大的戰役相媲美。」毛澤東卻搖搖頭,說:「『四渡赤水』才是我一生的『得意之筆』。」

四渡赤水之妙

「一渡赤水,紅軍揮師西去,但並沒有因此擺脫危局!」1935年2月9日,中央紅軍在雲南扎西(今威信)地區集結完畢。而此時,川、滇軍已對扎西形成四面合圍之勢,紅軍又處在前途未卜之中。毛澤東果斷決定:「回師東進,再渡赤水,重占遵義」。18日至21日,紅軍主力分別由太平渡、二郎灘東渡赤水河(即二渡赤水),回師黔北,打響遵義之戰,先後擊潰和殲滅敵兩個師又8個團,俘敵約3000人,取得了長征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

「二渡的『妙』在於毛澤東靠運動戰迷惑了敵人。」軍委在戰前向所有官兵發出動員:必須有時向東,有時向西,有時走大路,有時走小路,有時走老路,有時走新路,求得作戰勝利。開始不大明白,但後來得知,正是這樣「飄忽異常」,「忽進,忽退,一再迴旋」,中央紅軍才從敵人的空隙中穿插出去,將十倍之敵拋在長江北岸和烏江西岸,爭取了作戰的主動權。待敵人從「圍殲紅軍於扎西」的美夢中回過神來時,早已被甩在後面。更有趣的是,紅軍二渡赤水河後,暫時把浮橋保存好,在四渡時,又由此渡過赤水河。「真可謂,紅軍『等閑飛渡』赤水河,敵人無可奈何!」

紅軍三渡赤水後,毛澤東於1935年3月17日在川黔交界處赤水河畔的陳福村成為三人軍事指揮小組成員,開始真正掌握了最高軍事指揮權,指揮紅軍第四次渡赤水奇襲貴陽,這是毛澤東軍事生涯中直接面對最高對手鬥智斗勇而實施的最大最成功的戰略欺騙行動,體現了戰場上最出色最精彩的智慧與計謀。

《四渡赤水出奇兵》

橫斷山,路難行。天如火來水似銀 。

親人送水來解渴,軍民魚水一家人。

橫斷山,路難行,敵重兵,壓黔境。

戰士雙腳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烏江天險重飛渡,兵臨貴陽逼昆明。

敵人棄甲丟煙槍,我軍乘勝趕路程。

調虎離山襲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順說動漫 的精彩文章:

TAG:青順說動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