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拉練記事之二

拉練記事之二

小蹬山

2017年12月30日星期

昨天到波里魯阿圖書館再沒走,寫了「記事」,還了「欠帳」(《我為洋人秀太極》,寫了一千多字,還沒寫完),感覺寫得不好,等寫完後再慢慢打磨。快5點再背著包回家,一天負重兩個多小時,沒有什麼不適。還行。

今天不到6點起床,簡單吃了,6.36了出門,繼續負重「熱身」。目力所極的蒼穹「瓦藍瓦藍」的,看不到一絲絲雲,太陽盡情地將她的光輝灑向人間,剛過7點我就給暴露的部位都塗上了防晒霜。今天去海對面繞山行。波里魯阿去過無數次,卻沒有去那裡的海邊走過。這一走,就看見了一些風景,在一處窗體的景觀前,我等後到一位跑步的女孩,讓她為我拍照。有了照相機還是方便,很多要記錄的可以直接拍下來,特別是那些英文標識,回來後再在電腦上翻譯出來,就能知道個大概意思。看照片也能觸景生情,激活行走記憶的某些片段。

現在是假期,有組織搞小學生帆船賽,學生看上去都是十二三歲的孩子,人數之多,帆船之多,我沒見過的場面。到比賽現場的路途中,一個學校的操場搭了好多帳蓬,看上去都有上百頂。一個小帆船上都是兩個人操作,海面上是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氣勢。看到過波里魯阿的簡介,說有一片黃金水域,常常舉行盛大的帆船、龍舟競賽活動,此處應該就是。女兒的同事就在這裡的山上居住,她的一個朋友幾年前搬家,我也去了,那個朋友就說到了這一片海是波里魯阿市聞名的水上遊玩之處,聽她一說,當時我就想過去看看,卻因路生沒去。

行走的路線是常站在海這邊看得到的,走過去了,也就能看到這邊的來往車輛,還有海上的公路橋、鐵路線以及半個小時一趟我常坐的老人免費火車。行到海的最窄處,我常打太極的海邊草坪清楚可辨。我靠海行,海繞山轉,這樣看著不大的一片海,路程卻不很近,山的低處,海水就倒流進去,把路逼得只能向里彎曲,行人不得不隨著山勢,在海邊繞彎子。我們那一邊比較平坦,海岸基本是漲潮推運來的鵝卵石和綿軟的細沙,而靠山的海岸就顯得生硬得多,有幾處的黑礁石非常猙獰地卧在海邊。寫到這裡,我突然想到過去站在對面海灘看到的驚濤拍岸景象,我曾不至一次毫無顧忌地朗誦: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原來她們是我今天親手撫摸的黑礁石製造的傑作。

來到這裡最大的障礙是語言。語言不通,也要交流,人自然就會用形體語言來彌補。走到一處三叉口,如果不問,我也知道繞海繼續前行,但是從山裡邊出來的一條路,就不明白它的去向。這時正好從此路走出來兩個當地女人,我們互致問候(這裡人在路上一般的都會互相招呼)之後,我再向她們「HELLO」了一聲,並用手勢指向她們剛走來的路,她們嘴裡一邊說著,同樣也用手給我指著海邊的路畫了個圓,最後落點在她們走來的路上。這樣我就明白了從海邊繞山再到山中的小路出來是一個環形。這一段路上,一個逆行跑步的人和我碰過三次面。這個山看著不大,彎彎曲曲在海邊繞了一個多小時。加上前邊的時間,這一口氣走了近兩個小時,15公斤的負重使左肩有些吃不消,回頭時脖子也感到犟硬。走到要離開海從小路爬山的地方,此時已經11點了,在一棵大聖誕樹下再次塗了防晒霜。打開音樂,在又厚又軟的草坪上打了兩遍24式太極拳,不行,吃重走了幾個小時,單腿根本站不住,拳打得歪歪扭扭。坐下休息一會,身體有所恢復,便開始爬山。此地有路標指示,由這裡的海邊翻過山到那邊海邊的三叉口,是2.5公里。天依然是萬里無雲,藍得可以和腳下的海水媲美。和我同一時間上山的是二男二女的年輕人,膚色三白一棕,說話聽來是西亞的口音。他們年輕也沒有負重,很快在山中就拐得看不見了。好在這座山是石頭山,沒有像樣的樹木,灌木也很少。地表上卻長著茂密的野草,把山蓋得嚴嚴實實,山上很難看到裸露的石頭。說紐西蘭的綠化好,天然的!這種荒山野草,是自然的生態,只是這裡人少,沒有人來破壞而已而已。山上不長樹木,也就沒有陰森感,一個人在山中行走,沒有絲毫恐懼。剛才多虧在那棵大聖誕樹下休息,不然,今天的繞海行就全是爆曬了。繞海的一個多小時,山沒有給一點遮擋,幾乎是迎著太陽前進的。心想,順海邊繞到山的那邊應該有背陰的,但是沒有,太陽又追著後邊來了。山路還算好走,小道用石渣鋪成,雖有上有下,也是繞了一座山頭又繞另一座山頭。山一座一座都是小山,沒想到今天是繞海來了,卻體驗了一個小蹬山,熱身算是提高級別了。

1點走到圖書館,過去常在那裡休息或者看東西。到此地算算時間,連中間休息共有5個多小時,確實也感到累了,就由圖書館門前乘巴士回家。老人嘛,當然是免費的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馬來西亞收徒記(二)
腦海總出現這樣的畫面,一個大雨後的黃昏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