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的放映室紅海行動

我的放映室紅海行動

《湄公河行動》公映後不久,就聽說了海政邀請林超賢拍攝關於亞丁灣護航和撤僑的電影。彼時仍心中存憂,主旋律的故事加上香港導演,會不會變成下一個「抗日神劇」?影片開拍後消息甚少,自然也就慢慢淡出了我的視線。

直到年前,電影定檔春節,預告片、高清海報逐一出爐,大年初一上映後更是炒得甚囂塵上,電影群、朋友圈、公眾號好評如潮,如潮到讓我有點感覺不真實。讀了一些公眾號的文章後,發現評價基本都很中肯(至少看不出水軍的痕迹),看到亮點的同時也都談到了電影的不足。這才決定去電影院支持票房。

兩個多小時觀影下來,感受確實如評論的那樣,燃,全程無尿點。雖然有些細節值得商榷,但是影片整體節奏緊湊、場景真實、場面火爆,算是近幾年國產電影中軍事題材和槍戰戲中的上乘之作。

為了不當劇透狗,就談談個人的觀影感受。

電影從開始就保持了緊張的節奏,上來就用到bullet time,一來讓觀眾感受到了3D的效果,二來用這種手法增加了觀眾的臨場感,觀眾立馬被帶入到緊張的與海盜交戰中。一張一弛讓幾秒鐘的突擊槍戰顯得很有張力,也迅速將蛟龍突擊隊的協同作戰能力展現的一覽無餘。

激烈的巷戰和室內槍戰算是整部影片的第一個小高潮,導演快節奏的配樂讓氣氛顯得緊張,大量的第一人稱鏡頭運用除了帶入感外,讓我恍惚回到了使命召喚的遊戲界面,頓時感覺熱血沸螣。看著應該是猛士的軍車在城市裡不斷穿梭,RPG滿天飛、炸彈滿地跑更是讓我聯想到了《黑鷹墜落》這部經典的戰爭片。直面而來的淋漓鮮血和斷臂殘腿更是讓人直接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和影片的真實,也為後面連續的爆血漿、堆人肉做了鋪墊。

(圖網侵刪)

劇情之後的發展讓我想到了知乎上一篇文章的標題,「《紅海行動》跟《戰狼2》相比,突出了我們是人不是神」。從一開始隊員受點皮肉輕傷開始,再到後面斷手直到犧牲,除了張譯和杜江還頂著一點主角光環外,其餘隊員沒有任何光環加持,讓人感受到的是血肉之軀。有幾幕場景讓我印象極其深刻,很多評論文章中也都有提到。一個是扔出手雷後看到地上的斷指,才回神發現自己手指被打斷;一個是撿起地上的手雷扔回去,回頭卻發現自己整隻胳膊已經炸飛了;一個是一名隊員重傷靠在柱子上被流彈擊中頸動脈,隊友抱著他痛哭時,飈射的動脈血直接噴在隊友臉上。震撼!

整部影片借鑒了大量成功大片(不光是戰爭片)的鏡頭和經驗,除了前面提到的《黑鷹墜落》,一支小分隊深入敵後解救一名人質會讓人想起《拯救大兵瑞恩》,狙擊手狙殺炸彈人的橋段則會讓我想起《美國狙擊手》,兩人搶刀肉搏那段則有著《拯救大兵瑞恩》中樓上肉搏的影子,雙方狙擊手生死對決則很有《兵臨城下》的感覺,坦克沖入沙塵暴的鏡頭則跟《瘋狂麥克斯4》幾乎一模一樣,搶奪運輸機和機艙肉搏則讓我想起《速度與激情7》。不好說是抄襲還是借鑒甚至是致敬,個人覺得學的挺好,起碼沒有照貓畫虎反類犬。

感覺海政選擇林超賢還是因為《湄公河行動》的成功吧,不好說這樣全盤照搬是不是好事,但是目前看來效果還是不錯的。從發行、路演等運作來看,很商業、很專業,博納、海政等各司其職。這從過年放假期間博納出來說要爭取更多排片就可見一斑。唉,看多了套路就怕越界然後砸鍋。專業的事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人來做。當然,海政在整部電影的拍攝過程中肯定發揮了不小的作用,特別是影片開頭看到總顧問的頭銜後面跟著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心中還是頗有感慨。

軍事題材影片當然還是要看槍和炮,除了開頭的95和「88狙」,後面基本進入了萬國軍火庫。雖然有進入別國為保證補給需更換槍械這個理由放著,只是一支小分隊的槍械有的是比利時的、有的是德國的、有的是捷克的,這種多國部隊的槍械配置只能用導演對槍械有特別愛好來解釋吧。片花中經常出現導演拿著各種槍在給演員演示走位,action都是伴著手槍聲開始,開拍前瘋狂訓練每名演員,「魔鬼導演」的稱號真不是浪得虛名。另外,拍完此片應該可以叫「爆炸林」或者「邁克爾林」了吧。

(圖網侵刪)

相比《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直接大幅刪減了文戲,只給張譯和海清留了點空間,生死離別那場有點成龍之前說過的那種,打著打著來句「我愛你」然後轉身繼續打的感覺,好在影片一直高速推進,倒也不太引起注意。只是張譯從救一人到救所有人質的轉變尚能理解,之前一直強調服從上級命令卻又突然去搶黃餅,急轉彎的態度讓我有點摸不著頭腦。

張涵予和張譯一直是我比較喜歡的演員,兩人都有參演軍旅甚至戰爭題材影視作品的經歷,表演非常到位,兩人眼神中透出的堅毅甚是鼓舞人心。杜江此前一直給人一種「小白臉」的形象,他自己也透露選角時導演因為他之前的銀幕形象一開始不接受他。雖說片中表現確實不錯,但是觀影過程中總會讓我時不時想著如果彭于晏來演會怎麼樣。

片中其餘幾個隊員的形象設定也跳出了傳統主旋律電影一味高大全的模式。初次經歷戰鬥直面淋漓的鮮血後,也會有恐懼和大腦空白;一直打輔助突然打中單也會亞歷山大;面對隊友中槍犧牲,也會突然暴走舉槍怒吼亂射;普通百姓面對死亡威脅也會嚇尿。還是那句話,不是神是人。看到網上流傳的幕後花絮,演員都經歷了前期高強度的訓練和片場各種危險的考驗,他們為了這部影片付出的前期努力和後期拚命都值得尊重。

最後說說自己作為一名曾經的浪花白的觀影感受吧。雖然自己沒有親自跨過高山大海,身邊卻有很多前同事參與過護航,聽說過很多故事、感受到很多不易、看到了很多變化。對影片的期待隨著上映不斷提高,臨近觀影的矛盾心情也隨之增加。說實話,作為一名曾經的ZGGB,總覺得宣傳工作一直停留在低層次、老套路的模式(可能還是我的思維和認知還停留在過去),害怕會出現「四不像」甚至是「抗日神劇」。

好在春節期間n多人去排雷,看了短評和影評口碑不錯,也讓我堅定了去院線打電話的決心。電影開場,看到熟悉的軍艦出現在大熒幕上,我承認我眼眶濕了,這種有著獨特情結的電影確實適合獨自觀影。紅海行動幾個字從海面升起時,我想到了必文師弟那年遠赴重洋,我想應該是有這個寓意吧。

影片最後南海常態化巡邏的鏡頭有著很強的政治意義和現實意義,作為一名曾經的浪花白在大銀幕上看到中國海軍的軍艦,心中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這不是把國旗掛在手臂上可以比擬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讓我記錄記錄吧 的精彩文章:

TAG:讓我記錄記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