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目瞪口呆!中國人喜歡在葬禮上跳脫衣舞?這些充滿「葷腥味兒」的喪葬風俗讓外國網友一臉茫然……
在澳洲新聞網站上看到了一則新聞,瞬間就傻眼了...新聞標題是「中國政府正在出手打擊葬禮脫衣舞娘,是的你沒聽錯,葬禮脫衣舞娘」。
少見多怪了...這個事還真的沒有聽說過...
對於西方世界來說,脫衣舞表演既不是禁忌,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但是把這種表演和葬禮聯繫在一起,還真是感覺大跌眼鏡。
新聞介紹到,雖然中國政府也出台相關措施遏制尤其在農村更為多見的做法,但喪葬儀式上的脫衣舞之風,就是屢禁不止。
就問一個天真的問題好了...
為什麼要在喪禮上跳脫衣舞呢?
資料上解釋說,對於這一現象雖然解釋起來並不容易,但還是有跡可尋,而且有不少線索。在中國的葬禮上,人多是好事,因為這意味著死者生前有威望,受尊重,也象徵著財富地位。
「為了儘可能地吸引更多的人前來弔唁,也許脫衣舞娘是最有效的方式。」
這就很有趣了...大家究竟是來跟逝者告別的,還是來看脫衣舞娘的。台上每一位表演者都穿得那麼客氣,萬一逝者也坐起來一起看怎麼辦?
這種所謂的風俗其實早已經被宣布非法,違反者面臨刑事訴訟。今年年初,政府就設立了一個舉報熱線,任何人發現有葬禮上非法表演脫衣秀的現象,都可以打電話舉報,有價值的舉報者甚至可以得到獎金。
"在政府看來,對脫衣秀的熱衷是農村文化生活匱乏的表現,所以政府的解決辦法是投巨資建成了不少圖書館,可是收效甚微。」
圖書館沒有效果應該在意料之中,現在的學生都不怎麼看書了,更何況他們...
外國網友對於這一現象也是很驚訝,都已經開始思考人生了...
出於好奇心,決定深挖一下,原來葬禮脫衣舞真的已經不是新鮮事了。作者於方就寫過一篇關於這個所謂「風俗」的文章。
與傳統觀念里淳樸老實的農村人不同,葬禮上的脫衣舞表演是他們的最愛。2016年,文化部就通報了河北省的"紅玫瑰歌舞團"在成安縣李家疃鎮抹疃村一位老人的葬禮上演出脫衣舞。
同一年裡,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的一次葬禮上也有多名演員進行了「情色表演」。
但是,大家似乎都忘了在中國農村,傳承下來的葬禮節目都是充滿了「葷腥味兒」的。
在中國東部地區的葬禮上,流傳最廣的「目連戲」就是一例。「目連戲」講的是一個叫目連的釋迦摩尼佛弟子,拯救因作惡多端化為餓鬼的母親的故事。
相比目連救母的孝心,其中此起彼伏的葷段子才是圍觀群眾期盼的重點。現實中的「目連戲」,有詳盡的關於男性生殖力的即興對話,其中的丑和尚一角常常將「念佛之語」與最無恥的色情笑話混合在一起。
而葬禮脫衣舞早在1993年就已經出現在台灣,當時有位孝子遵循父親的喜好,邀請了幾位脫衣舞女郎穿著比基尼,在其父親的靈堂上大跳脫衣舞。
當時這個葬禮引來了很多人圍觀,在當時富裕的南部小鎮很快蔓延開來。然後在黑幫的推動下,這個行業開始迅速發展了起來。
儘管政府一直在打擊這種做法,但殯葬業是塊金礦。據美聯社報道,舞娘們出席一場葬禮活動的平均價格為12000美元,相比之下同期美國脫衣舞女郎的出場費僅有5000美元。
僅1993年,全台灣每周平均兩千場葬禮儀式中就有三分之一會邀請脫衣舞女郎,邀請得舞者表演越賣力,吸引得圍觀者越多,這甚至成為了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
美國人類學家默斯科唯茨在2011年也為此拍攝了一部紀錄片,名為《為逝者跳舞:台灣的葬禮脫衣舞娘》。在影片中,有些死者家屬告訴默斯科唯茨,脫衣舞娘的作用是引開死者身邊羨慕他的鬼魂。
有些人說,演出是為那些低級的鬼神們準備的。還有些人說,死者生前就很喜歡看脫衣舞。但所有人都能達成一致的是:熱鬧就好
然後,這種風俗來到了中國的農村地區。
這不禁讓人深思...我們國家日益壯大,在前面的跑得非常快,但似乎忘了後面的落得有多遠...
你們怎麼看?
來源:澳洲第一傳媒
想要快速移民嗎?
如果您對移民感興趣,可在公眾號後台或文末留言,直接回復「意向國+稱呼+電話」,會有專業人員為您服務!


※重要提醒!春節期間澳洲旅遊簽證審批延長至29天,請抓緊時間申請!
※華人注意!今天起!澳洲這些神葯將被列入處方葯!不在市面上開售……
TAG:澳大利亞移民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