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軍隊曾席捲中國,因為戰鬥力下降,最後被撤銷
在清朝歷史中,有兩支軍隊曾發揮著重要作用。一支是八旗軍,這支軍隊是清朝在關外成立的軍隊。另一支是綠營軍,改編明朝軍隊,以及吸收漢人武裝形成的。這兩支軍隊在清朝統一天下時,都立下功勞。
跟明朝使用的制度不同,清朝對於綠營軍和八旗軍,不是採用「屯田制」(一半自力更生),而是採用「養兵制」,軍隊的開始,全部是由清朝政府的財政供養起來。
雖然同樣都是養起來,但清朝對八旗軍的福利,明顯更好。八旗軍從嬰兒到墳墓,一輩子在生活方方面面的一切,都是由清朝財政養起來。而綠營軍的待遇就沒那麼好的。他們只有低薄的工資,沒有太多的福利。不過,因為綠營軍的特殊工作,所以,他們常有不少灰色收入。
跟八旗軍基本只在京城周圍駐紮不同,綠營軍基本遍布全國。他們除了承擔軍隊保衛疆土的職責,還要像警察一樣,維護平時的社會治安。清朝對綠營軍的倚重,既是因為滿族人口數量少的原因,更在於八旗軍本身的戰鬥力下降。在康熙平定三藩的時候,八旗軍就已經基本喪失了戰鬥力。
不過,綠營軍很快也在整日忙於搞灰色收入中,迅速的腐朽,戰鬥力直線下降。在乾隆時期對綠營軍的檢閱中,竟然出現了綠營軍士兵不會騎馬,不懂射箭的情況。在冷兵器時代,這樣一支軍隊的戰鬥力,恐怕還不如土匪。既是數量再多,也沒有太大的戰鬥力。
況且,綠營軍在武器上,也開始出現了嚴重的不足。尤其是當中國與歐洲國家接觸的時候,當時西方的火器,就已經超越中國。而綠營軍使用的火器,不僅不如八旗軍,還十分的落後。他們的武器大多世代相傳,老化嚴重,根本不適合投入真正的戰場。
所以,在嘉慶時期,四川、甘肅一帶爆發白蓮教起義的時候,綠營軍就已經打得力不從心。要知道,白蓮教的軍隊,雖然聲勢浩大,但裝備武器,還是比較差的。
而綠營軍卻經常被打得節節敗退。在面對白蓮教,綠營軍都打不過,更不用說面對英國人洋槍洋炮武裝起來的軍隊。
鴉片戰爭時,綠營軍雖然佔據本土優勢,但因為運兵速度慢,又沒有海軍支援,只能在沿海做被動防禦。清軍從臨時從各地抽調的軍隊,有許多根本沒起作用。有一些軍隊甚至在戰爭結束後,才匆忙趕到指定地點。
整場戰爭,幾乎是慘不忍睹。所以,在鴉片戰爭後,清朝開始大力發展海軍,直接促成了後來北洋水師的誕生。
等到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時,清朝也看出了綠營軍的不堪重任。但因為自身財政收入的不足,無力再次組建,所以開始改讓各地組織團練與太平天國交戰。一時間,地方武裝興起。
由曾國藩、李鴻章分別組建的湘軍、淮軍,自此登上中國舞台,並影響歷史。尤其是淮軍,在後來被揉入到北洋水師中。
由北方水師衍生出的北洋軍,更是在後來,成為影響近代中國的一股重要力量。至於綠營軍,則在後來被改編為警察,最後消失於歷史中。
所以,在嘉慶時期,四川、甘肅一帶爆發白蓮教起義的時候,綠營軍就已經打得力不從心。要知道,白蓮教的軍隊,雖然聲勢浩大,但裝備武器,還是比較差的。
而綠營軍卻經常被打得節節敗退。在面對白蓮教,綠營軍都打不過,更不用說面對英國人洋槍洋炮武裝起來的軍隊。
鴉片戰爭時,綠營軍雖然佔據本土優勢,但因為運兵速度慢,又沒有海軍支援,只能在沿海做被動防禦。清軍從臨時從各地抽調的軍隊,有許多根本沒起作用。有一些軍隊甚至在戰爭結束後,才匆忙趕到指定地點。
整場戰爭,幾乎是慘不忍睹。所以,在鴉片戰爭後,清朝開始大力發展海軍,直接促成了後來北洋水師的誕生。
等到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時,清朝也看出了綠營軍的不堪重任。但因為自身財政收入的不足,無力再次組建,所以開始改讓各地組織團練與太平天國交戰。一時間,地方武裝興起。
由曾國藩、李鴻章分別組建的湘軍、淮軍,自此登上中國舞台,並影響歷史。尤其是淮軍,在後來被揉入到北洋水師中。
由北方水師衍生出的北洋軍,更是在後來,成為影響近代中國的一股重要力量。至於綠營軍,則被逐漸撤銷。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微信公眾號: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英國和法國都不好惹,二戰時德國為何敢開戰
※100年前,這兩個國家引發一場大戰,最終把中國也拉下水
TAG:腦洞外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