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篙春水到江南

一篙春水到江南

錦心妙手,藉文廟之靈,繪百里秦淮千幅畫

明月春風,賞瞻園之秀,讀萬家燈火六朝詩

這是2016年懸掛於南京武定門上方的對聯。

連續三年,南京650、651、652歲明城都掛上了紅春聯,喜迎傳統中國新年。

今年,伴隨大幅新聞圖片亮相全國各大網站,文字介紹說:「由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言恭達以隸書寫就的『灑金戊戌年』大紅春聯,掛上了南京中華門瓮城的城門,與650餘歲的明城牆城磚和大紅城門相映成輝,顯得格外喜慶。」這也是言恭達連續三年為古城門慨然揮毫書寫春聯。

武定門為南京明城牆民國增闢城門之一,因位於城內長樂路中段的武定橋而得名。「文廟」即夫子廟,是南京一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歷經滄桑,幾番興廢,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為中國四大文廟之一,乃秦淮名勝,也因此蜚聲中外,成為旅遊勝地。

夫子廟是居東南各省之冠的明清時期南京的文教中心,也是中外遊客享用美食的流連忘返之地。范蠡、周瑜、王導、謝安、李白、杜牧、吳敬梓在此幾乎寫盡了「天下文章」。

據考證,全國各地的孔廟都沒有對聯,因為鮮有膽敢在「大成至聖文宣王」前舞文弄墨者。唯一例外的是北京孔廟,有長聯留存:「氣備四時,與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萬事,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敢於「班門弄斧」的不是別人,正是凡有名勝皆有其詩詞的乾隆皇帝。

瞻園是江南四大名園之一,已有六百餘年歷史,以歐陽修詩「瞻望玉堂,如在天上」命名。此聯對仗工穩,大氣磅礴,百里、千幅、萬家、六朝嵌入自然貼切,頗見功力。

筆者尋思,全國六朝古都、九朝古都、十三朝古都琳琅滿目,大可以借鑒南京此舉,於春節之際,在古色古香之城牆上懸掛平仄井然之對聯,如油浸芝麻使其更「油」,弘揚國粹。

欲除煩惱須無我 歷盡艱辛好作人

這是馮玉祥贈給即將出國留學兒子的聯語。

雖然春節已過,上班族又開始忙忙碌碌朝九晚五,但農民工兄弟大概還會多停幾天,待到正月十五方才南下務工。在此,一段舊聞還是要拿來說幾句:2月1日9時15分,在廣州務工的1500名湖北籍老鄉得償所願,一列免費愛心專列載著他們從廣州站出發駛向湖北武昌,他們笑逐顏開地踏上回鄉之旅。及時雨般果斷行善者是莎普愛思葯業與湖北壟上頻道聯合舉辦的「溫暖大湖北,把愛送回家」的大型公益活動,免費送1500名在廣東打工的湖北老鄉回家,讓他們能回家過一個團圓年。

在一票難求的節前包專列是不容易的,聯絡、組織、確認並完成運送同樣不容易,「歷盡艱辛」沒準還會有人說是「作秀」或「廣告」。關鍵還在持之以恆,並著力實施規範的公益事業。

佛教說的「八苦」里有一苦叫做「怨憎會苦」——指的是相互討厭的人被強迫聚集而無法解脫的苦楚,有點類似西哲的「他人即地獄」。公益與慈善的意義,就是摒棄了這一「苦」的前提。因為其秉持的就是「利人」的「無我」。莊子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此之謂也。

誰知日月相催促 應與乾坤共久長

這是清代集句大師李晉熙集唐詩的《濾雲齋集句》里的一聯。上句出自施肩吾《喜友君相逢》,下句自胡曾的《關西》。可以理解為時不我待,珍惜生命。亦可理解為宏闊的藝術追求。

當地時間1月23日,以「反詩歌」聞名的智利詩人尼卡諾爾·帕拉在聖地亞哥逝世,享年103歲。他被認為是繼米斯特拉爾和聶魯達後最重要的智利詩人,享譽歐美。他多才多藝,自幼深浸智利鄉村文化,順便做做物理學家和數學家,曾兩次前往英美進修高級機械工程和宇宙學,回國後任智利大學的理科教授,後逐漸偏重文學創作。理科背景使得他的詩歌充滿「求實態度」,即內容上反映現實;手法上力求簡潔、反對隱喻象徵;語言上口語化、散文化。這種詩歌主張被總結為「反詩歌」。其1954年的詩集即名為《詩歌與反詩歌》,常戲謔調侃人和事。如《墓志銘》:「我是一名小學教師/和一個女裁縫的長子,/身材不高不低,/聲音不粗不細;/……面孔乾癟消瘦,/耳朵倒大得出奇;/臉盤兒方方正正,/眼睛幾乎是一道縫隙……」不無我們的《馬凡陀的山歌》的味道。

智利總統在第一時間致哀:「智利失去了文學史上最偉大作家中的一位,而西方文化則失去了一個獨特的聲音。」

其實,「反詩歌」仍是詩歌,還可以是好詩歌。「反」的姿態是「叛逆」,而軌跡卻是承繼。周知堂《文藝上的寬容》:「已成勢力對於新興流派的態度,正如壯年人的聽任青年的活動:其重要的根據,在於活動變化是生命的本質,無論流派怎麼不同,但其發展個性注重創造,同是人生的文學的方向,現象上或是反抗,在全體上實是繼續,所以應該寬容,聽其自由發育。」

一篙春水到江南。能夠伴春水永駐、與日月同光、共乾坤久長的,不在名頭,而在內涵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時報 的精彩文章:

比特幣暴跌 300億蒸發
農行江蘇分行萬億元貸款助推「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

TAG:金融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