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了還是困了?春節後養生攻略送給你
春節後如何養生
√春節期間什麼最忙,大家一定認為嘴最忙,忙著吃各種美食,其實最累的是腸胃,家家都少不了雞、鴨、魚、肉,高脂肪、高油脂成為餐桌的主力。
√在吃正餐的閑暇之食也少不了大量的零食,豐盛的食材讓胃腸沒有片刻休息。
√春節期間吃得多、日夜顛倒、運動量幾乎沒有,飲食方面營養搭配不均勻,導致節後上火,精神不振。春節後如何養生就成了大家關注的重點。
節後養生小妙招
膳食纖維清腸道
春節期間的大魚大肉使得葷素失調,粗纖維攝入太少,缺乏膳食纖維導致腸道蠕動減弱,形成習慣性便秘,可導致痔瘡、大腸癌;過量的脂肪通過血液循環沉積皮下,產生肥胖;腸道毒素積存,形成宿便,排毒不暢,繼而引起頭痛、食欲不振,皮膚粗糙、色斑沉積;血脂升高,誘發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腦血管意外等多種身體不適。
膳食纖維本身不被機體消化吸收,因含有很多親水基團而具有很強的持水性,使糞便保持一定的水分和體積,並能刺激腸道粘膜,增加腸蠕動,改善便秘。常見食物中的燕麥、大麥、豆類、胡蘿蔔、柑橘、亞麻等都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可減緩消化速度和最快速排泄膽固醇,有助於調節免疫系統功能,促進體內有毒重金屬的排出。
養生之道 |節後安全清腸法
如果過節期間煎、炸、烤、涮吃的不少,或許早已上火、起痘,清清腸還是有必要的。
1、早餐喝咖啡、補鈣質
在早餐前30分鐘喝一杯咖啡,可有效控制食慾,讓你只吃以往食量的75%就感覺飽了,並且還能將脂肪燃燒的速度加快5%。可以幫助你的身體加快脂肪的消耗。
2、飲酸梅汁
酸梅中富含花青素,這種物質可以幫助身體有效地排出脂肪和毒素。
節後上班當心感冒來襲
春節過完了,天氣也轉暖了,但身邊不少同事朋友卻「意外」地患上了感冒,假日里透支精力的人群上班後要注意調整好作息。
如果一旦家中或單位里有感冒的患者,自己也首先要做好預防工作,建議可泡些桑葉、菊花、藿香、錦茵騰、荊芥等清涼降火的藥物當茶喝,同時少吃辛辣上火的食物,適量運動,以提高自身免疫力。
水果蔬菜平衡消化
除了清淡飲食外,節後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也有助於養生保健。
蔬菜是人們日常膳食中經常食用的一大類食物,水果可為人體提供水分、糖類、礦物質、維生素及膳食纖維,維生素中尤以維生素C最為豐富、普遍,其次為β-胡蘿蔔素。水果還具有開胃、促進消化、促進多種礦物質的吸收,抗菌、抗炎、消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凝聚等多方面生理作用。
多喝白開水清潔腸道
過節期間,過多的油膩食物會使腸胃承受比平時多幾倍的負擔,因此節後適當的「清洗」腸胃就很有必要。
早起最好先喝上一杯淡鹽水,對減低血管中血黏度有很多好處。多喝水可以加快胃腸道蠕動,加快新陳代謝,減輕脂肪和酒精對肝臟的危害。
在水的選擇上,最好選擇白開水,如果嫌開水沒有味道,那麼喝淡茶水也可以清除胃腸道的油膩,使胃腸道儘快恢復到正常水平。但最好不要再飲酒,不喝濃茶、碳酸飲品。
節後解油膩的食物
燕麥:具備降膽固醇和降血脂的作用,這是由於燕麥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這種可溶性的燕麥纖維,在其他穀物中找不到。
洋蔥:洋蔥含有環蒜氨酸和硫氨酸等化合物,有助於血栓的溶解。外國人特別愛吃洋蔥,他們經常用洋蔥搭配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以解油膩。
玉米:含豐富的鈣、磷、鎂、鐵、硒等,及維生素A、B1、B2、B6、E和胡蘿蔔素等,還富含膳食纖維。常食玉米油,可降低膽固醇並軟化血管。煮玉米,是最簡單的做法。
銀耳:銀耳滋而不膩,為滋補良藥,其富含膳食纖維,可加強胃腸蠕動,減少脂肪吸收。銀耳多糖屬植物多糖,有降低膽固醇、增強免疫力、抗腫瘤、抗衰老和美容潤膚等作用。
節過完了
該調整身心,投入工作了
春節後養生大法,速速來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