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色之旅:瞻仰周總理故居

紅色之旅:瞻仰周總理故居

我曾有幸遊歷過祖國的山川河流,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都畄下了我的足跡。但最令我感動和不能忘懷的卻是瞻仰周恩來總理故居與紀念館。

周總理的故居是一座磚瓦結構的普通宅院,簡樸而典雅。那新建的紀念館也是樸實無華,顯得大氣而厚重,給人一種蒼桑而又親切的感覺。

故居座落在淮安城內,由東、南兩個院落組成。這兩個院落是由總理祖父周攀龍和二祖父周亥祥合置的。其父周劭剛、生母萬氏,1898年3月5日周恩來誕生在這所房屋的東宅院西三間里,在尚不滿周歲時便過繼給十一叔周繼臣為子。十一叔死後,幼年周恩來就跟著繼母陳氏生活。1910年12歲的周恩來離開這裡,此後即再也沒有回到過故鄉准安。而今在這西三間屋的正中,有一尊80厘米高的周恩來銅像,房間里的擺設仍按當時原樣布置,東宅院另兩間房子則是周恩來童年讀書的地方。

我們沿著一條狹窄的小院通道前行,穿過一口水井進入西宅院,這裡原是周恩來叔父的住房,現闢為周恩來同志展覽陳列室,室內陳列著珍貴照片和文物,全面介紹了周總理一生的偉大的革命實踐和光輝業績。特別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剛走進故居大門時,由胡耀幫手書的一幀「全黨楷模」的巨幅題字照矗立在眼前,頓時使人眼睛一亮,精神為之一震。是呵,總理一生競競業業,為國家、為人民、為革命奮鬥一生,大公無私,任勞任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真正是全黨楷模、全國人民的楷模啊。

瞻仰總理故居後,我們又來到淮安北門外的桃花垠瞻仰周恩來紀念館。館名由鄧小平手書。紀念館址選在三面環水、形似半島的地方。紀念館矗立在藍天碧野之間,顯得靜穆而莊嚴。紀念館分主館和輔館兩部分,主館共三層,造型融中西古典建築藝術與鮮明的時代特色為一體,館體選用白色,象徵周恩來的清白廉潔。輔館外觀呈人字型,向主館拱衛,中間開闊,顯示了周恩來的博大胸懷。

主館底層陳列著反映周恩來戰鬥歷程和光輝業績的照片和實物。二層為周恩來漢白玉坐像,坐像手握長卷,神態逼真。三樓為觀景台,登臨縱目,准安古城盡收眼底。

我們走出紀念館,腳步顯得輕鬆但也沉重。望著進進出出、穿流不息瞻仰的人群,一個個都懷著崇敬的心理,肅穆而虔誠。其實瞻仰的過程,就是一次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過程,也是對自己人生優劣的考核。怎樣對待自己的人生,怎樣選擇自己腳下的道路,這是人人都要面對也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今天我們瞻仰了周總理故居和紀念館,面對這座永恆的革命豐碑,我們就有了正確的答案,無怪這裡已經成為江蘇人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當然也是全國人民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仰望白雲藍天,俯瞰蒼茫大地。偉人己逝,浩氣長存。丹心碧血,精神永在。周恩來總理永運活在我們的心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乘興走筆 的精彩文章:

民間傳奇:捻軍攻岠山

TAG:乘興走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