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九閩南人習俗拜天公,隆重熱鬧又講究
最新
02-24
拜天公其實就是敬拜老天爺,每年正月初九,敬拜天公是閩南地區最盛行的南民俗之一,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會殺豬、殺鴨、殺羊、殺雞來敬拜天公,祈福保佑家人平安、福星高照、事業有成和風調雨順。
拜天公從大年初八晚上12點開始。家家戶戶都要開始放鞭炮,廳堂上點燃紅燭燈,長輩們領著一家大小跪在桌前,並依長幼順序上香,行三跪九叩禮,儀式一般會進行到初九清晨六點左右。
祭拜時最傳統的大禮是:打開大門,穿戴整齊,並依長幼順序上香,燒金紙。拜天公的供品分別有五果、六齋、搭飯、燒酒、全豬、全羊、雞公等,一般選擇三牲(豬、牛、羊)或以雞代替其中一種,另外鮮花、水果、柿餅、桂圓乾、紅棗等也是必備之品,十分隆重。閩南民間傳說每年農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用壽桃祭拜為其慶祝生日,而玉皇大帝在閩南被百姓尊稱為「天公」,所以才有初九拜天公的說法。
講究儀式的家庭,會在戶外或在戶內院子里選擇一處沒有遮攔、可以直對天際的空間,用兩張桌子重疊成高壇,又在兩側各放一枝甘蔗,以便朝望天空祭神。祭神的甘蔗須帶葉,象徵節節上升甜節節和開枝散葉。
家家戶戶燃放鞭炮,廳堂點燃紅燭燈。
長輩帶領全家,跪在桌前,叩謝老天爺保庇平安的天恩浩蕩,同時,也向老天爺有所祈請,並許願日後隆重還願。
福建漳州玉尊宮和廈門海滄區的青礁慈濟宮每年正月初九都吸引了無數台灣和閩南各地的信眾點香祭拜,熱鬧非凡。
願大家:合家平安、萬事如意、家道興旺。財源廣進!


TAG:拎拎同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