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統不缺少人才,為什麼沒能夠殺死汪精衛?其原因何在?
原標題:軍統不缺少人才,為什麼沒能夠殺死汪精衛?其原因何在?
作者:李學華,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情報學博士、退役陸軍上校、季我努學社會員
這個並不能說明軍統能力差,可以有這幾個方面的解釋。
汪精衛
第一,汪精衛自己搞過暗殺,刺殺攝政王載灃,雖然沒有成功,但是自己也算有了刺殺的經驗。當然了也成就了自己前半生的輝煌。他的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也成為名句,廣為流傳。搞過刺殺的人,自然懂得深居簡出,不給刺客製造機會。汪精衛投敵後,一直不太愛參加公眾集會,參加的大型活動也都有嚴密保護,所以軍統很難下手。
第二,汪精衛到達上海後,與特工總部的丁默邨、李士群等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在他還沒有豎起汪偽政府大旗的時候,76號就已經向他效忠。也正是有了他的支持,原本是小人物的李士群,才能扶搖而上,最終取丁默邨而代之。76號的人大多數是中統、軍統特務出身,還有上海幫派骨幹,這些人的防範能力,也是很厲害的。76號甚至與軍統在上海進行過血腥的對攻,互有傷亡。他們給汪精衛當保鏢,軍統很難接近。
第三,汪精衛是日本扶植起來的,掌管整個淪陷區的最高傀儡。日本方面對其也是非常重視,保護也是非常嚴密。無論是赴東京訪問,還是參加所謂大東亞共榮圈的、日軍糾集的東亞傀儡政府首腦出席的大會,日本方面都是很重視,至少表面上很重視。日軍的特務水準不在軍統之下,汪精衛除了受到汪偽政府特工和安保力量的保護,日軍特工對其保護也是很嚴密。軍統很難下手。
汪精衛、蔣介石、曾仲鳴,1932年前後
本來汪精衛在河內遇險,倒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軍統執行得也很好。沒想到狡猾的汪精衛換了房間,讓曾仲鳴做了替死鬼。諷刺的是,河內刺汪的軍統大將陳恭澍後來也落水當了漢奸。因為有這個原因,此君一直不受汪精衛待見。好在陳恭澍身在曹營心在漢,暗中還為重慶政府做事,否則,也會落下漢奸的罪名。


※太平天國時期的洋槍隊是如何組建的?發揮過怎樣的作用?
※程朱理學在清代是如何確立統治地位的?經歷多少曲折與變化?
TAG:季我努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