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霍金為什麼曾提出,黑洞一旦形成,就會開始「蒸發」

霍金為什麼曾提出,黑洞一旦形成,就會開始「蒸發」

跨越了黑洞,或許人類就能找到真正的第二家園。

霍金提出,黑洞一旦形成,就會開始「蒸發」,即輻射出能量,同時損失質量,這種輻射亦稱為「霍全輻射」。

霍金這一理論是黑洞研究申的一個重大進展。但與此同時,他「製造」出了一個新的難題,霍金認為,黑洞輻射並不含有任何黑洞內部的信息,在黑洞蒸發殆盡之後,所有信息都會丟失。而根據量子力學的定律,信息是不可能被徹底抹掉的,霍金的說法與之產生了矛盾,是謂「黑洞信息佯謬」。

霍金曾改變了他的看法,認為黑洞內部的信息並不會丟失。他在劍橋大學的同事吉本斯向媒體透露,霍金在劍橋的一個討論會上曾大致介紹其研究工作。與傳統黑洞理論不同的是,在霍金的新理論中,不再存在分隔黑洞內外的事件視界,而黑洞最終會釋放出信息。

早在1997年2月6日,加州理工學院的普瑞斯基爾教授與霍金及加州理工學院另一位教授索恩立下了一個打賭的字據。霍金與索恩認為黑洞永遠不會釋放其內部隱藏的信息,而普瑞斯基爾持相反觀點:聽說霍金改變觀點後,普瑞斯基爾公開表示,希望霍金他們認輸、好財成性的霍全,在黑洞領域已經和同行多次設下賭局。

德雷克公式奈耶說

1961年產生了美國天文學家弗蘭克,德雷克著名的公式,用於估計銀河系中高度發達文明的數量,從此之後被稱為德雷克公式。它由6個因數組成,德雷克說這6個數相乘得出的便是具有生命的行星數,這些生命在科學技術上可能與我們一樣發達或者比我們更發達。這6個因數是:擁有行星的恆星數。適合生命居住的行星數。具有進化生命可生存環境的行星數。具有智慧生命進化的行星數。進入星際交流的智慧生命文明數。交流持續時間的長短。

無數的專著和文章都使用德雷克公式計算外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因為前5位數字人們所知微乎其微,作者所使用的數字彼此不同,結果也差異很大。

20世紀60年代,德雷克和天文學家卡爾。薩根

認為100萬個恆星中有一個可能具有彼此能夠交流的生物,這就意味著銀河系中存在著大約100萬個文明能夠通過射電望遠鏡或其他方式進行交流,用薩根的話來說,可以「穿越巨大的星際距離接觸它們的鄰居」。

德雷克公式一直成為尋找外星生命的認識基礎,到了今天則以射電望遠鏡的形式搜索來自其他文明的信號。

然而,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開始對這些樂觀的數字產生懷疑,相當一批研究人員把這個公式看成20世紀60年代的黑白電視機。

羅伯特·奈耶是太平洋天文研究會刊物《水星》的一位編輯,他說德雷克公式中的因數幾乎可以肯定地說,根本沒有德雷克和薩根曾經想像的那麼樂觀。奈耶還說德雷克的原始因數排除了外星人能夠穿越銀河尋找其他人類世界的可能性。德雷克認為宇宙飛船絕對不會輕而易舉地將智慧生命運送到無垠的銀河系中去,因為首先就存在一個燃料的問題。

奈耶說:「有些科技發達的文明至少不會呆在自己的星球上什麼也不做,守株待兔式地等著捕捉來自其他文明的信號,它們肯定會想方設法進行星際旅行。」

只有這一條就可以把德雷克公式廢除。

今天的現實是,通過射電搜索外星信號的努力徒勞無益,沒有找到一絲一毫的證據證明外星人乘坐宇宙飛船在銀河系中遨遊。

其結論是:如果不只是我們,也幾乎只有我們。

就如德雷克公式一樣,戴森球理論更給你另一種思路的闡釋。

弗里曼,戴森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提出一種理論,即所謂戴森球。他認為,地球這樣的行星,本身蘊藏的能源是非常有限的,遠遠不足以支撐其上的文明發展到高級階段;而一個恆星一行星系統中,絕大部分能源——來自恆星的輻射——都被浪費掉了。目前我們太陽系各行星只接收了太陽輻射能量的大約1/10

戴森所設想的這種可以包圍恆星的球狀結構,被稱為戴森球。對於我們的太陽系而言,用地球上的物質來建造這樣巨大的戴森球是遠遠不夠的,對此戴森的想像力也是天馬行空的——他設想我們可以「拆掉」一個行星來造我們的戴森球!這個不幸的行星,戴森選定為木星。

如果文明的高度,真的可以用卡達謝夫的三種類型,或是否已經建成戴森球來標誌,那麼,一個III型文明會不會有興趣來和0.7型的地球文明交往呢?而外星飛船上的宇航員用望遠鏡觀測一下,就知道它的行星上的生物還未建成戴森球,也就知道這些生物還處在何等的「初級階段」,似乎也就沒有必要和我們交往了——就像你不想和螞蟻交往一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百科探秘 的精彩文章:

剛剛發射第266次長征火箭,搭載了張衡一號,還有馮侖的新玩具

TAG:宇宙百科探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