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metoo、女權和美本申請

metoo、女權和美本申請

美國大學比較重視申請者對時事熱點問題的看法、討論乃至參與已經不是新聞。維克森林大學和南加大的留學文書題目都涉及到推特的hashtag,等同於我們的微博話題。去年更有一位挑戰常理的美國穆斯林少年,在回答斯坦福大學「對你最重要的事?」這一問題時,寫了一百遍「黑命貴」(#BlackLivesMatter)並成功獲得錄取。雖然從某種意義上,這和當初高考作文寫詩歌、文言文乃至之後的甲骨文有一些異曲同工,但是不可否認,能夠把自己的申請放到大背景里仍然是在短時間內與招生官達成共鳴的重要手段。

今天,陳老師來帶大家看一看自去年十月以來席捲全球的女權主義運動#metoo。這個推特hashtag由社會活動家塔拉納(Tarana Burke)首創於2006,但直到女演員艾莉莎·米蘭諾(Alyssa Milano)在推特上呼籲「所有受到性騷擾或侵犯的女性在社交網路上標識出『我也經歷過』的狀態」之後才真正成為一個勢不可擋的洪流。

#metoo可以算是長期受到男權社會壓抑的弱勢群體的一次總爆發。雖然受制於社會地位和話語權,性騷擾和性侵犯的女性受害者們往往無法發聲甚至希望淡忘痛苦來早日回歸正常生活,但矛盾的不斷累積,加之輿論風向的鬆動,終於給這種大規模的運動造成了客觀契機。

2016年十月,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的錄像帶醜聞從某種意義上說提升了普羅大眾對性騷擾和對女性不尊重的關注程度。美國選戰的相互攻訐在馬克·吐溫筆下的《競選州長》里就早有提及。在1870年代的諷刺文學作品中,競爭對手僱傭膚色各異、衣衫襤褸的兒童在候選人發表演說時衝上台前抱住大腿喊爸爸。而在2016年的總統大選中,《華盛頓郵報》則挖出了特朗普在2005年與綜藝節目主持人在大巴中被錄下的私人談話。特朗普興緻勃勃的描述了自己勾引有夫之婦被拒絕的經歷,又表示期待親吻即將見到的女演員。談話內容本身倒也屬於個人生活範疇,但是grab"em by the pussy之類的用語相當之粗俗,有性侵犯之嫌,令人大跌眼鏡。報道發出的當晚,網站文章的訪問量即已經打破了歷史記錄,十萬多人的閱讀甚至造成了伺服器的短暫掉線。

競選對手希拉里及其團隊很快抓住機會攻擊特朗普的私德。特朗普先是承認對話但強調是數十年前的男人間私人談話,也把前總統柯林頓給牽扯了進來。在之後特朗普很快又發布了視頻道歉,但最後還是不忘攻擊柯林頓侵犯女性以及希拉里的幫凶角色。在之後的辯論中,特朗普找到了指控柯林頓性侵犯的三位女性以及希拉里在上世紀七十年所辯護強姦犯的受害者,專門召開新聞發布來扳回一局。於此同時,有超過十九位女性在各個媒體上指控特朗普侵犯(或者稱為非禮更合適一些)過自己。這些大都沒有真憑實據(比如對於一位色情艷星,特朗普回應說合影是應邀完成,他不認識、不記得也沒有興趣認識此人),可以說未對選戰的大局產生特別影響。不過媒體大張旗鼓的報道此類行為的口子被打開了,人們也意識到本以為是個案的惡劣事例完全有可能在身邊處處存在。


韋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曾是一名呼風喚雨的好萊塢大亨,製作了諸如《性、謊言和錄像帶》、《殺死比爾》、《華氏911》等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獨立電影,捧紅了一打知名男女演員以及如昆汀(Quentin Jerome Tarantino)等知名導演。一手打造的電影發行公司米拉麥克斯影業被行業大亨迪士尼收購,後又自立了新公司韋恩斯坦影業。作為民主黨的大金主,韋恩斯坦在美國政界也有相當大的影響力,甚至奧巴馬都讓女兒在其公司實習。這一切,都隨著他醜行的曝光戛然而止。

長期以來,好萊塢都流行著韋恩斯坦潛規則的傳言。這些玩笑話所掩飾的殘酷現實終於隨著2017年10月5日《紐約時報》的曝光而大白於天下。報道揭露了長達三十年的性騷擾和支付給女演員和僱員的八筆封口費。五天之後《紐約客》又頂住壓力起底了13次性騷擾以及三次強姦。韋恩斯坦眼見大事不好,急忙僱傭律師和私家偵探希望堵住記者和受害人的嘴,可惜面對著洶湧的輿論潮水,這些伎倆並不怎麼奏效。

隨著受害人一一發聲,有超過八十餘樁性騷擾、性侵犯和強姦被公之於眾。據說韋恩斯坦會以討論職業發展為由將年輕女演員或模特叫到賓館房間或辦公室,然後要求潛規則,暗示倘若要求滿足即能在事業上給與很大幫助。事發之後,韋恩斯坦先嘗試道歉並聲稱自己正在接受心理治療,但否認了所有的強姦指控。眼見大事不好,韋恩斯坦影業將自己的創始人開除,諸如蘋果、亞馬遜和雷克薩斯等品牌也終止了和韋恩斯坦影業的合作。美國電影學會、美國製片人協會等行業組織紛紛剝奪了韋恩斯坦的會員資格,甚至其母校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也取消了其榮譽學位。


2006年社會活動家塔拉納(Tarana Burke)開創了metoo運動。

2017年10月5日,女演員艾什莉·賈德(Ashley Judd)在《紐約時報》報道中指控電影大亨韋恩斯坦。

10月12日,亞馬遜影視工作室負責人羅伊·普萊斯(Roy Price)因受到非禮指控而辭職。

10月15日,女演員莉莎·米蘭諾(Alyssa Milano)重新在推特上引爆metoo運動。

10月18日,奧運體操運動員麥凱拉·馬羅尼(McKayla Maroney)指控其隊醫納薩爾(Lawrence G. Nassar)性侵犯。

10月29日,《紙牌屋》主演凱文·史派西(Kevin Spacey)被指控侵犯男童。

11月9日,共和党參議員提名人羅伊·摩爾(Roy Moore)被爆侵犯女童。他否認指控,也沒有確鑿證據,不過最終還是未能贏得選舉。

11月10日,美國喜劇演員路易·C.K.(Louis C.K.)承認數名女性對自己不當行為的指控。

11月29日,美國最有影響力的新聞脫口秀《今日秀》主持人馬修·勞爾(Matthew Todd Lauer)因受到同事性騷擾的指控而被開除。

12月6日,《時代》將」打破沉默者「評選為年度人物。

12月7日,民主党參議員艾爾·弗蘭肯(Al Franken)在遭到多名女性指控其對她們有不當行為後宣布辭職。

2018年1月1日,超過三百餘名好萊塢女性結成了名為」時機已到「(Time"s Up)的反騷擾聯盟。

1月11日,《洛杉磯時報》爆出五名女性指控腐蘭蘭(James Franco)的不當行為。

雖然算起來只有短短几個月,但是#metoo的影響或許能比以往那些轉瞬即逝的社交網路熱潮要深遠得多。從好萊塢到媒體到體育到政界,這些傳統上由男性主導的領域正在被撼動,似乎在小天地里呼風喚雨無所不能的大佬們突然發現自己必須為以往的惡行付出相應的代價。傳統上,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人們都有以和為貴的想法,但是掩蓋罪惡本身是否是一種更大的犯罪?如果你有一些不吐不快的經歷,或者為了維護弱勢群體而挑戰過權威,或許今年可以在留學文書里大書特書一番。

當然批判性的說,基於網路輿論的運動也不乏有失控或被少數人利用的先例。導演哈內克(Michael Haneke)直言不諱的批評#metoo已經成為了一場新世紀的獵巫(witch hunt)。畢竟我們無法否認所有的指控都是有理有據的,而在這種勢頭下,又有誰能夠有能力有動力去一一辨明是非?面對輿論或者網路暴力如何自保或者堅持真理,有過有相關體會的話也應該會是很好的留學文書主題。


本文為AADPS原創。我們每年夏季會更新最新美國大學本科申請文書題目和權威院校指南,歡迎把網站aadps.net加入電腦瀏覽器收藏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本留學觀察 的精彩文章:

哲學專業沒有聽上去的那麼糟!
真實且真誠,我的申請復盤

TAG:美本留學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