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雅魯藏布江邊僅有2300多人的民族,人人愛唱出口成歌,這是什麼民族?

雅魯藏布江邊僅有2300多人的民族,人人愛唱出口成歌,這是什麼民族?

在我國的西南邊垂,雅魯藏布江中下游、念青唐古拉山與喜馬拉雅山脈之間藏東南廣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著一個古老的民族——珞巴族,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東南部的洛渝地區,少數聚居於米林、墨脫、察隅、隆子、朗縣一帶。人口只有2300多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是目前中國人口最少的民族。

珞巴族內部部落眾多,主要有「博嘎爾」、「寧波」、「邦波」、「德根」、「阿迪」、「塔金」等,居住不同地區的珞巴族,各有不同的自稱和他稱。「珞巴」是藏族對他們的稱呼,意為「南方人」。新中國成立後,根據實際情況和本民族意願,正式定名為珞巴族,1965年8月正式確認為單一民族。

珞巴族有自已的語言,沒有文字,基本上使用藏文,珞巴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多年來,珞巴族依靠祖輩相傳的口頭傳說,延續著自已的文化傳統。「葯鄉」米林縣是珞巴族的主要聚居地,他們過去以狩獵為生,如今以農耕為主,過著簡單而快樂的生活。

珞巴族的音樂有聲樂器樂。聲樂是將詩歌和一定的曲調組合而成的一種歌唱形式。珞巴族民歌可分為幾類,最有代表性的是「加金」這種民間最古老的曲調,流行於各部落,它是敘述民族來源和遷徙歷史為主要內容;舞蹈歌曲「夾依」,常在節日、婚禮、喜慶的場合集體演唱,邊歌邊舞;反映生活習俗的民歌「勃力」,有「酒歌」、「哭嫁歌」等;「亞里」是巫師念經的曲調;「月」是戰士出征前唱的歌。還有大量的情歌,常常在傳統的曲調中觸景生情,即興隨編隨唱,出口成歌。而珞巴族的民間樂器:有哨葉、竹口弦、笛子和二胡四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常叔 的精彩文章:

略數謝娜在20年里的影視女演員,主持人,歌手的職業路

TAG:平常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