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西漢第一遊俠,因門客犯事被抓後,大將軍為他求情,最後被殺
歷史上的遊俠多了去了,但是被史學家稱為『權行州里,力拆公卿』的郭解算得上是西漢第一遊俠。
郭解出生於一個江湖世家,外祖父以給人看相出名,父親則是地方有名的遊俠因為參與江湖仇殺,最終被朝廷處死。和很多人心目中的大俠不同,郭解沒有魁梧的身材,沒有犀利的眼神,為沒有恐怖的酒量,相反,他個子矮小,相貌平凡,滴酒不沾,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少年時代就以勇敢聞名,常常一怒殺人,死在他手上的地方豪傑不在少數。憑藉過人的身手和亡命的氣質,郭解結交朋友,替人報仇,亡命徒的氣質,干過的坑蒙拐騙、搶劫殺人,製造假幣的勾當不可勝數。然而幸運的是,郭解似乎有上天眷顧,危急關頭,總能安全脫身。
就這樣,郭解以黑道大哥的身份風光地過了十來年,等到年過而立之時性情突然有了180度的大轉彎,開始有了大俠的風範。他行俠仗義,濟困扶危,助人為樂也不張揚,因此名聲越來越大,各地的少年遊俠都成了他的『粉絲』,都渴望和郭解結交。
隨著江湖地位的越來越高,郭解的名聲也遠播鄉里,遊俠對他是格外崇敬,普通百姓則是敬畏交加。
一天,郭解乘車回家,有一個人竟然盤著雙腿坐在道路上斜視郭解,一副不屑一顧的樣子。郭解的門客當時就怒火中燒,打算讓對方血濺五尺,郭解卻說:在自己家卻得不到鄉人的尊重,這隻能說明我的道德修養不高,此人沒有罪過。隨後,郭解讓門客去打聽此人的姓名、住所,然後叮囑地方官員
在安排人服勞役時照顧一下此人,不要讓他服役。後來,這個對郭解上身來到郭解家賠罪道歉,成為一時的美談。當時,洛陽的遊俠間發生了勢力鬥爭,雙方各自糾結人馬準備決一死戰,洛陽當地的幾十名豪傑紛紛出面卻說,卻沒能化解雙方的仇恨。有人找到了郭解,希望他出面調停。郭解接到邀請後連夜趕到了洛陽,會見了結仇的雙方最終憑藉江湖聲望和不錯的口才讓雙方化干戈為玉帛。人們因此更加敬重他,爭先恐後為他效勞。
然而再強橫的個人,在國家面前也是蒼白無力的,哪怕是郭解這樣的西漢第一遊俠。建元三年,漢武帝的陵寢茂陵修建完畢。為了充實新建的茂陵縣,也為了削弱各地的豪強,漢武帝採納了大臣主父偃的建議,從全國各地挑選了家境殷實的人家遷徙茂陵。儘管郭解家境一般,根本達不遷徙的標準,但是地方官員都很害怕他,還是把他列入遷徙的名單里。
大將軍衛青和郭解是朋友,就替他向漢武帝求情。可是唯我獨尊的漢武帝早就想收拾郭解這樣的遊俠勢力,就冷笑著質問說:郭解一個平頭百姓居然能勞動大將軍為他說情,可見他交友廣闊,他的家境也根本不窮。於是,郭解不得不離開軹縣,舉家遷往茂陵。
由於郭解平時並不富裕,平時得他接濟,扶助的人紛紛為他捐助財物,合計共有千萬錢。等到郭解來到茂陵,關中一代豪傑,無論認識還是不認識的,聽說郭解到了,爭先恐後地於郭解結交。
這種舉動無異於給漢武帝一記狠狠的耳光,讓這位殘酷的君王大傷面子。不久在漢武帝的嚴令下,官府以郭解的門客曾殺戮官吏為名緝拿郭解,最終將這位大俠抓捕入獄。當時有個儒生說:郭解專門觸犯國家法律,怎麼能算上是賢人呢?結果郭解的門客當晚就摸上門去,殺死了這個儒生。這件事成了致命的罪狀,雖然沒有證據證明刺殺是身在囹圄的郭解指使的,但是御史大夫公孫弘上奏漢武帝,宣稱『郭解雖然不是指使者,但是他不知情都有人替他殺人,這比親手殺人還可恨。最終,朝廷下令,將郭解滅族。一代大俠,以這樣莫須有的罪名悲慘收場,實在令人惋惜。』


※呂雉:西漢高祖劉邦皇后
※貴州岑鞏神秘「石水缸」被疑西漢夜郎王棺槨,裡面有什麼秘密?
TAG:西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