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有一個王朝,兒子當上太子後,立即把母親賜死

中國有一個王朝,兒子當上太子後,立即把母親賜死

母憑子貴,後宮的妃嬪,無一不知這個道理。漢朝劉邦的妻子呂雉,因劉邦的另一個愛人戚夫人為自己兒子爭奪太子之位,用盡手段趕盡殺絕,諸如此類的後宮嬪妃為自己的兒子爭奪太子之位的事情很多,而且一旦成為太子的母親,太子成為新皇之後,必定會成為令人羨慕的太后,比如孝庄皇后、慈禧等。

但是,歷史上有一個朝代,嬪妃們反而不願意自己的兒子坐上太子之位,因為如果兒子被立為太子,自己就要自盡,這個朝代就是北魏。

當然,這個規定開始於漢武帝,而不是北魏。在西漢武帝年齡已高的時候,他想要立自己年幼的兒子劉弗陵作太子,當時劉弗陵母親鉤戈夫人還在年輕之時,於是漢武帝開始擔心,鉤戈夫人在自己死後,劉弗陵即位之後,會不會因為劉弗陵年幼,打著輔佐劉弗陵的名義,在朝廷裡面實行女主專權。於是,漢武帝就下令將鉤戈夫人處死,以確保自己死後不會有女人可以實行專權。

北魏是這個規定盛行的時期,北魏把這條規定寫進了法律,這條規定是這樣的:立某皇后或嬪妃的兒子為太子後,即賜太子母親自盡。從此立子殺母就成了北魏立太子的時候必然發生的事情,從道武帝開始,足足實行了七代,兒子被立為太子的母親,就這樣白白犧牲了。

而北魏為什麼會實行這個制度,是因為當時的北魏沒有確立一套父子傳承的嫡庶長幼的繼承製度,太子的設立往往是依靠母親家族的強大,這樣的傳承,往往就很容易出現如漢武帝擔心的事情,所以從道武帝開始,為了改善這個狀況,就開始實行立子殺母的規矩,這樣做在當時的確換來了北魏穩定的君位傳承秩序,但是卻不得不靠犧牲女人們來換取安穩的王朝。

因為這項制度,北魏皇帝三宮六院的妃子們都不願意生兒子,害怕自己的兒子被立為太子,懷孕成為了妃子們恐懼的事情,當生出來是女兒的時候才會放下心中的擔憂。持續七代的立子殺母的制度,直到宣武帝的時候才廢除,原因是宣武帝信奉佛教,不敢殺生,所以廢除了這個制度。後宮的嬪妃們,就再也不用擔心自己生出的孩子被立為太子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盤點漢朝的五大悲慘皇后!她不堪折磨,鬱憤而死,年僅23歲!
此人前生是功勛卓著的帝王,晚年父子相殘,飽受爭議!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