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康熙的皇十六子,為何受到乾隆的打壓,是他自己站錯了隊?

康熙的皇十六子,為何受到乾隆的打壓,是他自己站錯了隊?

康熙的皇十六子,為何受到乾隆的打壓,是他自己站錯了隊?

(1)

說起康熙的這個皇十六子,命算是長的。活了73歲,但在侄兒乾隆手裡,還被「處理」了。或許這件事,很多不太熟悉歷史的朋友是不知道的。我們今天就給大家簡單的閑侃幾句。

愛新覺羅·胤祿,是康熙老爺子的第十六個兒子(這裡統計的是按活著的算,那些早夭的沒有算。)。他學識上還是比較厲害的。據史料記載,胤祿一生精數學,通樂律。在禮樂上還是很有建樹的。比如,他參與修《數理精蘊》。掌禮部期間,革新禮樂,提出藉田禮畢所奏《雨暘時若》、《五穀豐登》、《家給人足》三章,與禮不符,不應施於燕樂,當別撰。

在康熙末期,九子奪嫡中,他沒有參與。或許,是他自己明白自己的能耐有限。故而躲過了那次的爭奪。雍正繼位之後,他承襲庄親王爵位。歷官正藍旗漢軍都統、鑲白旗滿洲都統、正黃旗滿洲都統。這也算是雍正對得起他了。

(2)

在二月河的小說中,說胤祿是個耳根子軟,無主見,無可無不可的人,性格軟弱。這些都無法考證。但從史料的一些記載來看,他或許是缺乏主見的人。

在乾隆四年發生了一件大事。這是康熙末九子奪嫡的餘波。廢太子胤礽之子愛新覺羅·弘晳是主謀人。作為康熙嫡長孫的弘晳心有不甘,且朝中多有持「立嫡立長」的宗室成員黨附之。事變很快被乾隆帝發覺,他快刀斬亂麻,迅速結案。

這個過程中,胤祿站錯了隊。他居然支持弘晳。(這也可以看出他沒有主見)。事情敗露後,乾隆給與的處罰是:停雙俸,罷都統。其實乾隆也算是法外開恩了。乾隆認為他的這個叔叔,其實是沒有反意的。只是被人利用了。

隨後,乾隆七年,胤祿命總理樂部事。十八年正月,復授議政大臣。乾隆是逐步的啟用他的這個叔叔。雖然當時打壓了,但並沒有過分追究下去。

(3)

綜合起來看,胤祿受到乾隆的打壓,是他自己咎由自取,自己站隊站錯了。不過,還好他這個人自己沒有其他大的能耐,威脅不到乾隆的皇位。故而,最終還能活那麼長的時間,也算是不錯了。

胤祿這一生,並沒有什麼大風大浪。但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還是做出了一些功績。從胤祿的身上,我們可以學到人還是要懂得自己的能耐。不要好高騖遠,在皇室的爭奪中,自己若能耐有限,還是選擇安保即可。

能在皇室中活得好,做一個清閑的王爺,也是一種智慧。胤祿能這樣過完自己的一生,是自己性格和能耐所註定的。他被打壓,是站隊站錯了。故而,人在關鍵時刻的站隊是很重要的。

選擇,大於努力。或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好了,胤祿這個沒有什麼風浪的王爺,我們暫時討論到這裡。關於這個話題,你還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歡迎討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做事先做人: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中,康熙分別對兩個人說過這句話
歷史上7位大皇帝之秘事:康熙13歲當爹,最短命的享年1歲!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