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拿民族傷痕來娛樂當禁!抗戰遺址前「扮日軍」遭譴責

拿民族傷痕來娛樂當禁!抗戰遺址前「扮日軍」遭譴責

日前,兩名男子身著侵華日軍軍裝在南京紫金山抗戰遺址擺拍的照片在網上流傳(報道詳情戳這裡)。今天(2月22日)中午,一篇名為《我們的報告—南京紫金山日軍軍服事件起底》的文章在網路上熱傳。文章認為,近幾年發生的多起穿著日軍軍裝拍照事件並非巧合。荔枝新聞記者輾轉聯繫上了文章作者。

「據我們所了解的情況,這次從事這個行為的和上次參與整個四行倉庫事件的人,來自同一個團體,一共有八個人左右。 這些人有一個很小的專門做二戰日軍軍服的圈子。」該作者告訴荔枝新聞記者,「這些人與一般的軍服研究者、愛好者不同,他們在特定地區,有意識、有策劃地扮演侵華日軍的侵略行徑。」

目前,網友已經將掌握的相關信息統一交由警方調查處理。

一位網路論壇管理員認為,這樣的行為,從個人來講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從社會的角度來說,傷害了我們的民族情感。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門前《家破人亡》主題雕塑

由於這一次事發地在南京,而南京這座城市對日軍的侵華行徑更有切膚之痛,這種極端行為引起了不少南京市民的憤慨。"作為中國人,我覺得這樣做很傷害中國人的感情"一位南京市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說。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對此也表示譴責和憤慨,「我們跟南京大屠殺研究的歷史專家,特別是南京保衛戰的專家進行了一些溝通,就是中國守軍所使用的碉堡,是抗戰遺址。除了影視一些獨特的場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穿著當年侵華日軍的服裝招搖過市,更不用說在這種歷史遺迹面前模仿侵略者的姿勢來擺拍,這種行為都是超越底線的。」張建軍說。

張建軍接受荔枝新聞記者採訪

張建軍還建議相關部門應該健全法律法規對此類行為的約束,對少數拿民族傷痕來娛樂甚至從事商業炒作的行為,應該加大制裁力度。「我們紀念館是一個文博場所,會盡量發揮好教育基地的作用,同時也呼籲全社會,都要重視對這個獨特的年齡段孩子們的歷史教育,要更加重視我們歷史教育在青少年價值觀形成過程中的一些獨特作用。」

南京大屠殺萬人坑遺址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學術顧問王衛星也認為,兩位年輕人穿著當年日軍侵華戰爭期間的服裝,在流有中國軍人鮮血的遺址前拍照留影,刻意模仿侵略者的形象,是對保家衛國的老一輩軍人先烈的褻瀆。「我想我們還需要加強對青少年歷史方面的教育。」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張倩 江蘇城市頻道/李巧林 編輯/蔣婕 貝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荔枝新聞 的精彩文章:

男童偷家裡2000元 被親媽拴摩托後「拖行」
善良的生活 誘導明星犯罪,判幾年刑就坐幾年牢……這節目太凶,沒人敢抄

TAG:荔枝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