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穿日本軍服在抗戰遺址拍照:不是什麼都能娛樂

穿日本軍服在抗戰遺址拍照:不是什麼都能娛樂

作者:朱昌俊

2月20日晚,有網友微博曝光,兩名男子穿著日本軍服,在江蘇省南京市紫金山抗日守軍碉堡前擺造型拍照。網友們紛紛對這兩名男子的行為進行譴責。目前警方已經介入調查此事。

據民間抗戰史學者透露,照片中的碉堡位於孝陵衛,是抗戰時期一處中國守軍的營連觀測所,見證了1937年12月那場慘烈的西山戰鬥。在如此嚴肅的「歷史現場」,兩名男子身著日本軍服,手持軍刀,合影拍照,其行為對於公眾情感的挑戰不言而喻。暫且不清楚該行為有著怎樣的發生源由,可不管是無意識的「玩笑」,還是有意「惡搞」,都是對底線的僭越,都應該為一個成熟理性的現代社會所拒絕。

無獨有偶,近年來類似的「鬧劇」時有發生。比如,去年8月就發生過兩起,先是網友微博曝光了「四男子穿日軍軍服在四行倉庫拍照」;其後,廣西賓陽黎塘鎮兩個男子「想當網紅」,身穿日本服裝在賓陽高鐵站作秀。這些行為一經曝光,就引發了社會的一致譴責,這說明社會整體的歷史觀和價值觀取向是正常的。但這類現象一再發生,還是提醒社會,對於歷史尊嚴的維護,對於歷史價值觀的端正,仍時刻不可鬆懈。

在時下的網路社會,尤其需要提防一部分人,將無知當個性,以丑為美,藉助這樣的愚蠢行為博出位。比如,電影《二十二》播出後,片中「慰安婦」制度倖存受害者人物截圖竟被製作成了輕佻的表情包。彷彿沒有什麼不可以拿來解構、戲謔,沒有什麼是不可以被消遣、娛樂的——這樣一種大眾文化現象,不能僅從「娛樂至死」的角度來予以解釋,其背後所折射出的部分人的歷史觀迷失,更值得省思。

對於抗戰歷史,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社會,都有公論。著日本軍服,在抗戰歷史遺址「惡搞」,既是缺乏對歷史應有的敬畏,也是對於抗戰英靈和民族情感的褻瀆。如何對待那段歷史悲劇,也關係到我們如何建構國家歷史和民族記憶。然而現實中,我們往往看到這樣一種矛盾鏡像:像抗戰這樣真正攸關民族大義的事反倒屢屢陷入被虛化、乃至娛樂化的境地,如手撕鬼子式抗日神劇的流行。而一些似是而非的問題,卻被放大到民族主義的高度來作文章。應該說,於這樣一種失衡的民族敘事話語下,是非不分,在民族傷痕上「撒鹽」的拍照行為,其實有著一定的社會根源。

擴散開來看,如抗戰這般普及化如此高的歷史,都尚遭解構、戲謔,像其它一些還未曾得到全面還原的歷史,是否會遭致更多的誤解、誤讀乃至惡搞?事實上,這並非聳人聽聞。近年來,就不乏一些情侶穿著文革時期的服裝拍「紅衛兵」婚紗照、畢業照的現象,並一度成為風潮。雖然這些做法未必有惡意,但無疑對應的是一種不該有的對於歷史是非的「集體無意識」。一些看似「不經意」的個人行為,可能正說明我們對於歷史的敬畏、對於歷史真相的洞悉、對於歷史是非的認知,還並未完全成為國民素養和整體社會文化自覺的一部分,而一些本來就應該是常識的事,還未能成為常識。因此,在對具體的行為予以譴責乃至追責的同時,也有必要從歷史教育、歷史真相還原的角度來反思。(朱昌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光著腳的青少年用浸在煤油中的椰子做球踢足球
中國最強無人機滿天飛不一定是要打仗 還可以干這些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