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聊一聊反哺這件事

聊一聊反哺這件事

《本草綱目·禽部》載:「慈烏: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

以上反哺一詞的出處,也無需多加解釋了。

因為一直都是被照顧的姿態,從來也沒想過自己可以照顧家人,知道去年畢業開始實現經濟獨立,開始想給媽媽買各種好東西,公司有福利會想到媽媽,會開始為媽媽的生活擔心。

我覺得這是我從來沒有體驗過的情感

我問朋友為什麼會這樣?

朋友告訴我這就是人類的反哺情結

想起來以前小學經常會聽到這樣的文章「媽媽不喜歡吃魚肉,只喜歡吃魚頭魚尾和魚骨頭,剩下的都給我吃。」可是我算得上比較早熟的孩子了,但是也依舊不能明白這種情感,大概身為人母才可以真切的體會吧。

再後來上了初中,處於青春期,語文老師在一次周記裡面表揚了我,那篇周記大概的內容就是「樹欲靜時而風不止,子欲養時而老不在」,剛好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談了一下自己對孝順的認識,但其實也只是明確了「孝順是中華美德」這個道理而已。

再後來上了高中,因為被一句非主流的話感動到就寫了一篇作文,「葉子的離開,是風的追求,還是樹的不挽留?」大概也就是講當初初中如果不是因為考到了獎學金,大概家裡也不能負擔我和哥哥兩個人就讀貴族私立學校的學費。(當然寫得稍微煽情了一點)被老師給了超高分還讓去兩個班上台分享,現在想來其實在讀文章的時候我雖然也有感動,但僅僅只是感動,而非真的領悟了什麼。

再上了大學,雖然成年了,但沒有經歷社會,並沒有太多的想要報答父母的想法,只想著要去更高的台階讀書。腿傷的那一個學期,媽媽陪伴左右無微不至的照顧,我也只是感慨如果家人進了醫院需要照顧,我也是應該做這些事情的。只是長這麼大還讓媽媽操心,有些不好意思。

直到現在,停止對父母的索取,自己解決自己的生活需求,並為父母考慮更多,我才有一種真的開始長大的感覺。

以前是看到好看的東西就想買,撒嬌打滾都要買,不考慮經濟問題。

現在是兜里有餘錢就會想為媽媽買點行當,委屈自己沒關係,不能委屈媽媽。

以前初中的時候聊起未來工作了要給媽媽多少生活費的時候,閨蜜X說要給一半的工資家裡,我驚嘆著她好孝順啊。我可能只能給1/5。

現在將可以花的錢給1/3家裡,剩下還想著給家人買東西,送東西都覺得不夠,花在自己身上多沒意思。

以前上學的時候媽媽打電話,永遠報憂不報喜,身體哪裡不舒服,學校空調又壞了,軍訓好辛苦……

現在工作了給媽媽打電話,除了加班會老實說之外,其餘就是很好啊,沒有病痛,時不時也會將自己做的飯菜發給媽媽看。

當公司發節日福利的時候,東西都寄回家裡去了;公司發的過節費,也轉手給媽媽了;同事說穿的舒服的褲子,也一起買了寄給媽媽;過年給媽媽包好利是,買好年貨讓媽媽不用操心春節的開支。

但總覺得做的不夠多,還想有錢帶媽媽出國看看,因為媽媽沒有出國旅遊過。

也想可以富裕到給錢媽媽,和朋友一起打麻將的時候可以不用因為輸不起而不敢一起玩。

也想帶媽媽去逛街,以前喜歡的牌子衣服不看價格也可以直接買下來。

春節的時候看到一個親戚背著一個LV,我心裡想:如果我媽媽也可以有一個就好了。心裡默默下一個決定:明年春節回家也要給媽媽帶一個輕奢級別的包包,coach就不錯。

那天和媽媽一起坐大巴回老家的時候也會想,我是年輕人怎麼折騰都無所謂,但是媽媽年過半百,腿腳不利索,這樣顯然就不好了。要更加努力,讓媽媽少折騰。

這次回去,媽媽的法令紋和魚尾紋都深了許多,我也明白這些歲月是我無法阻止的,但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可以帶媽媽實現更多願望,過更好的生活。

與閱讀此篇文章的你,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歪世界 的精彩文章:

TAG: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