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護國元勛蔡鍔傳奇之四十四:促川獨立(一)

護國元勛蔡鍔傳奇之四十四:促川獨立(一)

原標題:護國元勛蔡鍔傳奇之四十四:促川獨立(一)



護國軍第一軍總司令蔡鍔

四川雖然偏處西南一隅,但其戰略位置卻得天獨厚,易守難攻,糧草充足,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因此每當統一王朝瓦解之時,四川的起義和割據就聞風而動,紛紛豎立旗幟,進入無政府狀態;而當天下巳定,硝煙散盡之時,這塊窩在山地里的盆地尚未被納入統一的版圖,需要統治者盡最後的努力來收復它。故明末清初的歐陽直公在其《蜀警錄》中得出了「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的結論。


護國戰爭爆發前,四川將軍為陳宧。陳宧,號二庵,湖北安陸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二期工兵科畢業,曾先後在四川、雲南、奉天編練新軍。辛亥革命後,經時任副總統兼參謀總長黎元洪的舉薦任參謀次長,代黎元洪執行總長職權,後又因此成為陸海軍大元帥統率辦事處「六大辦事員」之一。陳宧頗有才幹,辦事勤謹,善為謀劃,遂成袁世凱的親信。為加強對位置特殊的四川以及西南地區的統治,1915年2月20日,袁世凱命陳宧會辦四川軍務,率北洋軍伍祥禎的第四混成旅、李炳之的第十三混成旅和馮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開進四川。8月25日,袁世凱又任命陳宧為成武將軍督理四川軍務。陳宧抵蓉後,為了控制軍政大權,大肆迫害在川的革命黨人,又以整編為名,排斥異己,裁減川軍,並將隨他入川的北洋軍將領充任川軍軍官,以加強對川軍的控制。接著,陳宧又調川軍各部開赴川東、川南地區,分區進行所謂的「大清鄉」,既欲達其分化削弱川軍實力的目的,又利用川軍消滅繼續在川進行反袁鬥爭的革命勢力。籌安會成立後,陳宧立即響應,積極聯絡藍天蔚、湯薌銘、田文烈、哈漢章等81人以所謂「湖北省公民」的名義,於9月上書請願,請求「變更民主國體,確定君主立憲政體」。同時,作為袁世凱在四川的代理人,陳宧積極為袁世凱復辟帝制在四川鋪平道路,不僅派范熙績、鄭萬瞻為代表赴京參與籌安會的所謂討論活動,而且於11月19日親自壓陣,在成都將軍署舉行所謂表決國體推戴皇帝的國民代表會議,迫使146名所謂代表一致贊成帝制。31日,陳宧又致電袁世凱勸進,並發出擁袁稱帝的通告。



四川將軍陳宧

蔡鍔抵滇後,為了孤立袁世凱,壯大反袁勢力,曾注意做陳宧的爭取工作,於宣布起義前夕,特致電陳宧,希望其認清形勢、懸崖勒馬、棄暗投明,「如能登高一呼,將見萬山響應」。


然而,正在做著依靠袁世凱升官發財之夢的陳宧對蔡鍔的忠告置若罔聞。護國戰爭爆發後,陳宧按照袁世凱的指令,積極組織北洋軍和川軍抵抗護國軍,與蔡鍔對陣川南。


袁世凱雖然取消了帝制,前線雖已停戰,但北洋軍仍在四川,隨時可能捲土重來。因此,蔡鍔認為,四川若能獨立,「則我軍聲勢更浩大,袁倒必矣」。基於此,蔡鍔加快了促川獨立的步伐,繼續做陳宧的爭取工作。而陳宧此時對於袁世凱仍心存幻想,「意在暫留袁,以和緩袁系之心,不欲急去袁,以樹眾敵」。3月27日,陳宧致電蔡鍔說:「元首以天下為重,業降明令,即予取消,並命徐東海(即徐世昌)復任國務,段芝老(即段祺瑞)出掌參謀,黎黃陂(即黎元洪)亦函認參預政事,兄所抱政見,已完全得達,理應早日息兵,以重民命」,因而,請求蔡鍔「通示前敵暫行停戰,以便雙方討論善後辦法」。



蔡鍔頒發的任命書

蔡鍔複電表示同意雙方停戰一周,同時為打破陳宧對袁世凱的幻想,蔡鍔致電陳宧,繼續做他的工作:「論者以為,袁氏至此,必能退位,以讓賢者,乃復屍位不去,此非吾人所能解者。試問袁氏居此失敗地步,能否掌執國家大權操縱如意?即使能之,又試問袁氏尚有何面目以見國人?今姑將道德廉恥暫置勿論,又試問當此紀綱法律,對內對外之威信蕩然掃地之秋,袁氏焉能舉國中之有才有德者以供其指揮耶?袁氏獨斷獨行五年於此,試問成效何在?據吾人所聞,袁氏屢次布告國人,自謂當初不欲再入政界,因辛亥時迫於公義國人之請,不得已始出肩任國家大事,以盡愛國愛民之苦衷。茲者舉國國民同聲要求袁氏退位,為袁氏計亦止有自行卸職之一途,始不與其所謂愛國愛民之宗旨相抵觸。否則,帝制今雖取消,焉知將來不死灰復燃?」最後,蔡鍔要求陳宧擇機脫離袁世凱,宣布四川獨立:「吾兄才望,冠冕南州,挈茲綱領,登高一呼,則海內向風,糾紛宜可速解。」同時,在與馮玉祥、伍祥禎商談停戰事宜時,蔡鍔還多次「設法促馮(玉祥)、伍(祥禎)迫陳(宧)宣告獨立」。在蔡鍔的推動下,馮玉祥、伍祥禎也一致要求陳宧俯順輿情,宣布四川獨立。


經過蔡鍔曉以大義的剴切規勸,陳宧逐步認識到袁世凱大勢已去,有順應時代要求,宣布四川獨立之意,但他也感到,他手下的三個師,並不一定都聽他的指揮,川軍一師師長周駿還不時威脅他的安全,且曹錕尚在重慶,又手握北洋重兵,因此擔心宣布獨立後曹錕、周駿來攻而危及自己的安全。權衡再三,陳宧請求蔡鍔借給護國滇軍四梯團,由其部下劉一清、雷飆統帶,「先到敘府與馮玉祥換防,使馮旅得移自流井及資中應援省城,緊急時再由雷軍處援,以免疏虞」。其用意一可向蔡鍔表示其有獨立之心,二可使蔡向曹、周施加壓力,一旦獨立之後事有反側,尚有兵力可防曹錕西犯。



蔡鍔使用過的指揮刀


蔡鍔明知陳宧所部合計不下五十營,而護國滇軍僅十三營,陳宧此舉「毋乃乞米於丐」,但是為了促使四川獨立,蔡鍔毅然允其所請,從護國滇軍中撥出十營,編為第一梯團,委雷飆為梯團長,帶領赴敘府,「以壯聲勢而資聯絡」。

由於有蔡鍔及滇軍的切實後盾,陳宧分別於5月3日和5月12日致電袁世凱,勸其退位,但卻沒有進一步宣布獨立的表示。顯然,陳宧的態度仍然游移,雖然勸袁退位,但尚未決心與其徹底斷絕關係。


(摘自鄧江祁著《護國元勛蔡鍔傳》之第九章「再造共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鄧說史 的精彩文章:

護國元勛蔡鍔傳奇之四十三:鏖戰川湘(三)

TAG:老鄧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