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6個「壞習慣」其實是娃變聰明了,爸媽別操錯心了!

6個「壞習慣」其實是娃變聰明了,爸媽別操錯心了!

養娃不僅每天要跟孩子鬥智斗勇,還是父母需要不斷學習、成長的過程,如果跟不上娃的成長節奏,一不小心就會陷入養娃的誤區。

月亮媽媽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6個乍看之下被父母認為是孩子的」壞習慣「,恰恰卻是孩子成長,變聰明的表現。父母如果缺乏了解,就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來阻礙。

吮吸手指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老愛吮吸手指,改不了的這個」壞習慣「感到受不了。其實,寶寶吮吸手指是一種自我情緒安撫的表現。

寶寶在1~2周歲內吮吸手指,爸媽不需要過分斥責。因為,在寶寶2歲以前,吮吸手指並不是「壞習慣」。

寶寶如果自主把手放進自己的小嘴裡吮吸,需要感覺系統和運動系統的協調配合,這種協調對孩子而言是非常大的進步。

此外,寶寶通過吮吸手指來認識外在的事物,對於寶寶而言其實是重要的學習機會。不僅如此,寶寶通過吮吸手指這個動作轉化調節情緒,其實是有利於刺激孩子的大腦發育和安定自我情緒的必要行為。

不樂於分享

孩子在2~4歲這個階段,特別容易「小氣」,常常會有不樂於分享,不喜歡、不允許其他小朋友碰自己的玩具和食物,什麼東西都要「霸佔」著的「自私」表現。

孩子這些種種的自私和不樂於分享的行為,常讓家長感到無奈。尤其家裡來了客人帶上小朋友的時候,幾個年紀相仿的小孩,往往玩不到幾分鐘就會開始為了爭奪玩具而打鬧,誰也不肯相讓。

其實,這個在父母眼裡常常被看作是不好的「壞習慣」,恰恰是孩子心智發育成長的表現。

據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觀點指出,當兒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行為和觀點上,常常有自私等不良的個性特徵,這些現象都稱為自我中心主義。

通常情況下,孩子在進入2歲的年齡段,自我意識開始逐漸形成,他們已經開始懂得擁有的概念,並逐漸變得以自我為中心。因此,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往往不樂於與別人分享。

孩子在這個年齡段不愛分享並不是「壞習慣」,而是孩子進入正常的自我發展階段。家長不要強迫孩子分享,如果在這個階段強迫孩子去分享,效果只會適得其反,阻礙孩子的自我發展。

家長可以通過正確的引導,讓孩子明白分享不會讓自己失去玩具,而是可以得到更多的快樂。比如,引導孩子交換玩具、輪流玩耍,並在交換的過程中孩子需要彼此徵得小夥伴的同意之後才能玩別人的玩具。這樣,孩子自然慢慢就會變得樂於分享了。

認生

寶寶一見到陌生人就開始哭鬧,長大一點了見到不熟悉的人就往爸媽身後躲著,特別認生。而這種認生不僅對人,對於自己熟悉的居住和學習環境,也特別認生。

有一回帶上二寶出去遊玩,沒想到娃因為認床,拒絕在酒店的床睡覺,哭鬧了很久要回家裡的床睡。

爸媽如果缺乏認知,就會以為寶寶的這種認生表現是一個「壞習慣」,並為此責怪孩子。其實,孩子認生並不是「壞習慣」,而是一種出於先天的保護本能,是完全正常的行為,父母不必用負面的態度去看待孩子的認生表現。

孩子從不能區分所有人到逐漸分清熟悉的人和陌生人,而且開始對陌生人躲避和抗拒,這代表孩子成長了,是變聰明的表現,他們懂得觀察和區分身邊的人和事物了。

愛撕東西

孩子在某一時期,會特別愛撕紙。家裡的紙巾、報紙、書,但凡可以撕的東西,孩子只要一看見就無所倖免。

有時候看到孩子一大早趁老娘去了一趟洗手間的光景,就撕滿了一地的紙巾,看著家裡的這頭破壞王,不少爸媽難免想要教訓孩子一頓。

其實,孩子愛撕紙、撕東西的這個行為,並不是家長眼裡的」壞習慣「,而是表示你家的孩子又步入一個新的成長階段。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曾說:「兒童的智力發展體現在手指尖上。」

撕紙等撕東西的動作,對於寶寶來說其實是一個需要協調能力和足夠的肌肉才能做的動作,這個動作的精細程度,其實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孩子能做這個複雜的動作,表明孩子變聰明了,大腦的發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亂塗亂畫

趁著我打掃衛生,3歲的小皮蛋不知道從哪找到了粑粑的筆,在沙發牆上開始興奮地亂塗亂畫。

看著牆上被筆尖勾出的深深的刻痕,心痛又無奈。孩子在2歲~4歲的階段,尤其喜歡亂塗亂畫。雖然多次批評,仍管制不住那顆我行我素的塗畫之心。

其實,對於這個階段孩子愛亂塗亂畫的行為,爸媽不必過度排斥。這並不是一個「壞習慣」,而是孩子開始有了自我的意識和想法,有了表達自我的慾望。這表明孩子開始有了足夠的協調能力,創意也開始從他們的小腦袋萌發。

家長不要因此對孩子大聲呵責,可以給孩子特別留出一個專門讓他們塗鴉表達的地方,或是買一個小小的畫板,讓他們盡情發揮自己的創意,抒發內心的想法。

說謊話

3歲的小嘟嘟開始常常說謊話,比如她聽了一個關於動物園的繪本故事,就會告訴她幼兒園的小同學她去了動物園玩,家裡還有一隻超可愛的熊貓。

有時候為了想達到她的目的,還會學會帶著小心機去編一些無中生有的謊言。

作為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說謊,想必都要對孩子「動武」了。其實,父母對於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說謊行為,首先別急著對孩子動怒,先搞清楚寶寶為什麼要說謊,他們是在自己的想像空間漫遊,還是真的是為了矇騙父母、為自己辯護而真的說謊。

從而再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誠實教育」,千萬不要隨意給孩子帶上說謊的標籤,從而抑制了孩子真正的想法。

同時,父母在孩子做出事情的時候,不管孩子犯了什麼錯,首先要肯定孩子的誠實,在去指出和糾正孩子的錯誤。不要讓孩子養生因為怕犯錯挨打挨罵而說謊隱瞞真相的壞習慣。

月亮媽媽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授權,侵權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亮媽媽親子幫 的精彩文章:

哄娃入睡時用這種方式容易導致孩子身體不適,家長慎重做

TAG:月亮媽媽親子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