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早春種啥蔬菜效益比較高?西葫蘆是個不錯的選擇!

早春種啥蔬菜效益比較高?西葫蘆是個不錯的選擇!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的氣溫逐漸回暖,過完年後,蔬菜的種植也開始提上日程,春季適合種的蔬菜有多種,西紅柿、茄子、青椒、甘薯、花生、四季豆、毛豆、各種菜豆、西瓜、南瓜、黃瓜、葫蘆、苦瓜、絲瓜、甜瓜、莧菜、空心菜、玉米、芋頭、芝麻、向日葵、空心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適合露地栽培的蔬菜品種

1、春大蔥。3月上中旬育苗,春季不割,麥收後定植於大田,霜降收穫。

2、小拱棚或地膜西、甜瓜。3月中旬陽畦育苗,4月上旬定植於小拱棚或4月20號以後定植於地膜上。4月下旬至5月初點播棉花,進行棉瓜間作。

3、茄果類(茄子、辣椒、西紅柿)3月上中旬陽畦育苗,4月下旬定植於露地,麥收後收穫。

4、早春西葫蘆,可3月上、中旬育苗,也可於4月10號前後地膜直播每畝1500株左右,麥收前可結瓜。

5、春豆角。一般不育苗,採用地膜直播,播種時間在4月10號前後,畝用種量3.5—4斤,每畝4000穴,每穴3粒種子,不間苗。

6、春蘿蔔或春葫蘿蔔。春蘿蔔或春葫蘿蔔產量不算高,但價格不低,一般在3月上旬小拱棚直播,5月下旬—6月初收穫。

其它還有油菜、波菜、茴蒿等小菜,冬瓜、南瓜、西芹等。

西葫蘆又叫美洲南瓜,原產於美洲熱帶地區,屬於喜溫蔬菜,又耐低溫,對溫度有較強的適應性,是我國北方的主要栽培蔬菜之一。近年來,全國大部分市場上油綠條西葫蘆深受菜商和消費者歡迎,價格更高。

蔬菜專家朱振華老師強調,越冬茬和早春茬(冬春茬)應選用的品種必具備耐寒性能和耐弱光性能都強,而且要早熟,植株生長旺盛,持續結瓜性能好的高產優質品種。通過這幾年觀察,萬盛盛美、萬盛綠豐1號、萬盛盛豐、法國盛玉、萬盛冬秀、萬盛勝冬酷極、貝里達、綠香生1號、安利亞、安巴尼、寒笑、縴手、法國冬玉等由國外引進的雜交一代高產良種效果表現不錯。

其次,拱棚覆蓋遮陽網越夏栽培高產的關鍵是採用耐熱性能強、抗病毒病、白粉病的高產優質品種。通過這幾年觀察,萬盛碧秀1號、萬盛碧秀2號、三季豐、比德利、曼谷綠1號、曼谷綠2號、天王、碧綠、捷綠、黑美麗、綠寶石、越夏皇后等由國外引進的良種和國內育成的翠瑩、寒麗等。通過實踐,實行滴灌,蓋黑色地膜,降低地溫,可充分發揮良種增產性能。

再次,拱棚保護地秋延茬栽培應選用對短日照要求不嚴格,能在盛夏和早秋日照較長、氣溫高和晝夜溫差較小的環境條件下,依然能苗壯早發,正常分化花芽的品種。通過這幾年觀察,可選用萬盛綠豐2號、萬盛盛美3號、萬盛綠豐4號、萬盛秋寶、萬盛豐寶、萬盛翠豐、萬盛綠瑩、愷撒、美葫39號、綠嘉、美葫41號、美葫53號、冬岩等西葫蘆雜交一代良種,效果不錯。

早春西葫蘆栽培

選擇適宜栽培模式和品種 西葫蘆在炎熱季節病毒病、白粉病嚴重,要儘可能提早栽培,避開高溫,生長期間要提前預防病毒病和蟲害,減輕、減緩發病,爭取在發病前拿到大部分產量。目前早春栽培多採取早春溫室、大棚、中小拱棚短期覆蓋栽培栽培,上市期較早,正值晚春初夏蔬菜淡季,是蔬菜周年供應的重要環節,經濟效益好,應用面積大。

早春栽培各種茬口如下:

(1)早春溫室茬栽培:一般12月中下旬-1月上旬於日光溫室內電熱溫床育苗,2月初定植,3月上旬至5月下旬採收,生長期150天左右。

(2)大棚春季早熟栽培 :一般1月中下旬於溫室或陽畦播種育苗,2月下旬-3月初定植,3月下旬至6月上旬採收,生長期120天左右。多層覆蓋、保溫性能好的大棚栽培。

(3)薄膜小拱棚栽培 :2月中下旬陽畦或大棚+拱棚育苗,3月中下旬拱棚內定植,4月上中旬採收,終霜後10-15天撤除棚膜,變為露地生產,採收期60天以上。若在棚膜上加蓋草苫,還可適當提早到3月上旬定植,提早採收上市。

培育壯苗

西葫蘆早春栽培多採用陽畦、大棚套拱棚、或溫室採用營養缽或50孔穴盤育苗,寒冷季節應採用電熱溫床進行育苗,每畝用種量300g左右,一般日曆苗齡30天左右,生理苗齡3-4葉一心。育苗注意事項:西葫蘆幼苗生長快,根系發達,斷根後緩苗慢,故苗齡宜小。葉片肥大,為防止擁擠土坨要大,以10-12cm見方為宜。為防止戴帽出土,覆土以2cm左右為宜。西葫蘆幼莖易伸長,秧苗易徒長。育苗期間應控制苗床溫濕度,苗期盡量不澆水,或採用噴水方式補墒,白天溫度保持20-25℃,夜溫10℃左右。育苗後期應加強幼苗低溫鍛煉,防止幼苗徒長。

整地施肥

定植前15-20d將栽培施覆蓋好,扣嚴薄膜,盡量提高棚內地溫。定植前結合深翻,每畝施入腐熟的有機肥料3000-5000kg,同時混入過磷酸鈣50kg、複合肥料20kg,翻後整平耙細,做成平畦。

適時定植

當設施內10cm以下地溫穩定在12℃以上即可定植。可用單行定植,亦可用寬窄行定植,一般株行距為45~50cm×80~100cm,每畝1500-1800株為宜。短蔓型西葫蘆耐熱性差,北方地區春早熟栽培常因後期遇夏季高溫而使得其適宜生長期有限,為此適當加大栽培密度有利於提高早期產量、總產量和經濟效益。選擇晴好天氣、中午定植有利於緩苗,用水穩苗法定植,以提高土壤溫度。

溫度管理

早春西葫蘆栽培初期外界氣溫較低,故管理的重點是防寒保溫,避免0℃的低溫出現,保持適溫以利生長發育。緩苗期不通風,白天保持25-30℃,夜間15-20℃。緩苗後可適當通風,草苫可早揭晚蓋,延長光照時間。緩苗後逐漸通風降低溫度,白天保持20-25℃,夜間15℃以上。

進入盛瓜期後,外界溫度和光照條件改善,棚內溫度可保持在白天20-25℃、夜間14-16℃。白天溫度過高,易於誘發病毒病和白粉病等,並造成植株及早老化,生長勢衰退較快。當外界夜間氣溫穩定在14℃左右,便可撤除小拱棚棚膜。

水肥管理

小拱棚春早熟栽培不宜蹲苗,緩苗後可輕澆水一次,並隨水沖施複合肥每畝15kg左右,促進緩苗發棵。第一雌花開放後3-4天,當瓜長8-10cm時,植株生長即進入結瓜期,是加強水肥管理的標誌。一般自根瓜坐住,每5-7天澆一次水,隔水帶肥,每畝每次追施氮磷鉀複合肥20-25kg。

保花保果

西葫蘆單性結實能力差,尤其在生長前期溫度較低、通風量較小時,依靠自然授粉難以保證田間坐果率,易於化瓜。西葫蘆雌花開放時,可在上午8-10點鐘用「西葫蘆坐瓜王」100-150倍液處理瓜胎,處理方法是將藥液均勻塗抹在柱頭或幼瓜兩側,防止使用濃度過大,否則易造成畸形瓜。此外,為防止塗抹柱頭後誘發灰霉病,可在藥液中添加少量「藍潮」。整株噴洒「膨大快」葉面肥,可加速膨瓜,減少因膨瓜慢造成的瓜色較淺的問題,明顯提高前期產量和經濟效益。

植株調整

根瓜坐住前應及時摘除植株基部的少量側枝。生長中後期,莖葉不斷增加,但基部葉片離地面過近,光照弱,濕度大,易於成為病源中心,當根瓜採收後可予以摘除。隨著植株的生長,莖蔓因逐漸伸長而倒伏,為保持田間葉片受光良好,應及時領蔓,讓所有植株莖蔓沿壟畦按同一方向朝著前一棵植株基部延伸。如南北向作畦,生長點應朝向南方,有利於充分受光。

及時採收

一般定植後55-60天即可進入採收期。果實在開花後7天,當果實重量達250-500g時即可採收。生長前期溫度及光照條件較差,應適當早收,避免墜秧;生長中後期環境條件適宜,可適當留大瓜,提高產量。

今年春季種啥蔬菜效益高?歡迎各位留言發表見解。

LOVE.無土農場

無土農場盛果聚商城

發現養花的美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土栽培 的精彩文章:

報告!這裡有一份花鳥市場指南,請收好!
養花用的舊土千萬別扔,只要這2招立刻變新土,1年不用給花施肥!

TAG:無土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