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齒莧種植技術

馬齒莧種植技術

馬齒莧為馬齒莧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別名長命菜、螞蟻菜等,我國各地均有分布,生於田間路邊,可食用或藥用,有清熱消炎作用。

生長習性

馬齒莧適應性非常強,耐熱、耐旱,無論強光、弱光都可正常生長,比較適宜在溫暖、濕潤、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中生長,其實無論在哪種土壤中馬齒莧都能生長,能儲存水分,既耐旱又耐澇。但馬齒莧不耐寒,生長適溫為23-27℃,氣溫低於15℃生長緩慢,地溫穩定在10℃就能萌發。馬齒莧喜光,也能耐蔭,所以既適合露地栽培,也適合保護地栽培。夏季的高溫、強光,特別是強紫外線易使植株老化,早開花結實,不利於植株的營養生長,夏季生產管理中應注意加蓋遮陽網。

選地整地

施足基肥。選擇肥沃、疏鬆、中性或弱酸性土壤,每667平方米(1畝)施有機肥1000公斤左右。冬前深耕,春後要細作,並按寬1.5米左右開溝做畦。

繁殖方法

1.栽培品種

目前在生產上使用的有2個品種。一種是野生馬齒莧,植株矮小、匍匐生長,適應性,抗病性和生長勢強,但葉片較小、產量低、味酸、品質較差;另一種是菜用馬齒莧,植株高大,莖直立或半直立生長,生長勢強、葉片肥大、產量高、酸味極小、品質好,但耐低溫能力不如野生馬齒莧。

2.播種方法

馬齒莧從春季到秋季均可栽種。春播品質柔嫩。夏、秋播種易開花品質粗老。一般2-8月間均可播種。若為保護地(塑料大棚、地膜、溫室)栽培,無嚴格播種期。馬齒莧種子細小,故要精細整地,並以條播為好。種植地深耕20㎝左右,結合種植地土壤肥力情況,施入適量腐熟有機肥,耕耙均勻,然後按1m左右寬度做畦,長度不限,澆足底水。馬齒莧可採用直播和育苗移栽方式進行播種,秋播在10月中下旬,春播在4月中下旬。

田間管理

馬齒莧雖然適應性很強,但在水肥充足時生長更好,具有鮮、嫩、綠的優良商品特性,因此在營養生長期要及時補充水分和肥分。幼苗高5-6cm時勻苗、補苗,每窩留苗3-4株,併除草,追肥1次;苗高15cm時,進行第2次。7月可再扯草。追肥1次,肥料都以人畜糞水或稀尿素液為主。馬齒莧為一年生植物,每年6月便開始現蕾開花,為保持其產量和品質,應及時摘除頂端現蕾部分,促進新枝的抽生。

病蟲害防治

馬齒莧抗性強,病蟲害較少。主要害蟲有蝸牛,可在早晨撒生石灰防治,一般5-10kg/hm2。危害馬齒莧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白粉病及葉斑病。病毒病用1:1:50的糖醋液葉面噴施防效達80%以上;白粉病常用800-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粉銹寧防治;葉斑病用百菌清、多菌靈、速克靈防治。

採收加工

馬齒莧是1次播種多次採收,並且採收前30天不打葯,以提高其質量。採摘應在花前,以保持莖葉鮮嫩,新長出的小葉是最佳的食用部分。嫩莖的頂端可連續掐取,分批採收要采大留小,以延長馬齒莧的營養生長,提高種植產量。馬齒莧開花後酸味加重,通常不再採收,但可做飼料。馬齒莧開花後15-20天種子成熟,為了防止馬齒莧種子成熟時自然開裂,種子散落,採種困難,應在開花後10天左右即蒴果呈黃色時採種。採收時將馬齒莧整株割下,裝在密封塑料袋內,採回的植株及時攤曬5-7天,將種子分次抖落,然後揚凈,干後貯藏備用。或是採集時可以在行間或株間先鋪上廢報紙或薄膜,後搖動植株,讓種子落到報紙或薄膜上,再收集。

買賣藥材及種子,請關注公眾號自助免費操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馬齒莧 的精彩文章:

清熱葯·清熱解毒藥之馬齒莧

TAG:馬齒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