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通惠河,是北京的母親河還是下水道?

通惠河,是北京的母親河還是下水道?

文/梁其平(九卦金融圈專欄作家、某銀行監事)本文是九卦金融圈原創發布。轉載請註明來源,否則謝絕轉載。

如果有人問起通惠河?北京人會不約而同地答道:那是北京城市的下水道。但曾幾何時,通惠河卻是北京的母親河,她滋養哺育了元、明、清三個朝代,607年歷史的皇室、朝廷、軍隊和黎民百姓。

通惠河冰雪消融時

江浙熟,天下足。

605年(大業二年),隋煬帝楊廣將大運河東西貫通,從此江南的豐富物產源源不斷地從杭州水運至洛陽,供朝廷享用。

1281年(至元十八年),元世祖忽必烈抽刀斷水,將大運河改道向北修至北京通州張家灣,京杭大運河實現了南北水路相通,全長1797公里。

通州境內的北運河

張家灣距離北京皇城還有20多公里,送到嘴邊的大奶瓶,仍然缺少一支飽食吸吮用的奶瓶嘴兒。

張家灣漕運碼頭

1292年8月,元代水利專家郭守敬主持開挖了一條82公里長的漕運水道,引昌平縣白浮村神山泉之水,走白浮堰至瓮山泊(今昆明湖),再沿高梁河流至積水潭、什剎海、中南海,又從玉河(明朝改稱為御河)流出文明門(今崇文門)外向東,在通州楊閘村轉向東南匯入張家灣北運河。1293年秋天,漕運水道建成,忽必烈皇帝大喜過望賜名「通惠河」。

通惠河上「日落西山紅霞飛」

在元朝,通惠河上的運輸船隻是可以通過玉河行駛到什剎海東邊萬寧橋(現稱後門橋)下卸貨的。

當年的萬寧橋(現稱後門橋)

到明朝中葉,嘉靖皇帝把北京城牆往南擴,新建南城外七門,東便門便成了京杭大運河水路運輸的終點。事實證明嘉靖皇帝這樣做非常英明,否則宣武門、前門、崇文門仍是北京城外城門,大明王朝是很難支撐到1644年吳三桂引多爾袞率清兵入關攻進北京城的,因為1629年皇太極率清兵繞過山海關直撲北京城時,三次攻城方向分別選擇的就是南城外七門中的廣渠門、左安門、和永定門,並打死了明軍大將滿桂,害死了督師袁崇煥。

東便門舊照

通惠河開通後,元朝時每年從南方調糧漕運過來的糧食就有二百萬石,到明嘉靖朝時,竟已達到了四、五百萬石之多。同時建造北京皇城包括故宮、天壇所使用的大量石料、木料等建築材料幾乎全部都是從南方先通過京杭大運河,再經通惠河水運到北京城的。至於其他水運過來的生活、生產資料等豐富物資就更是數不勝數。

恢弘磅礴的故宮太和殿

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清廷開始實行「停漕改折」政策,將所有北上物資由原來的水路漕運改為越來越發達的陸路運輸,至此通惠河便完成了她那奶瓶嘴兒式的運輸歷史使命。

通惠河上的瑞雪兆豐年

2009年9月28日,北京慶豐公園正式開園。通惠河是引玉泉山水系之水,由高往低,從西向東挖掘而成。當年元朝水監郭守敬不引永定河的水,是因為永定河的水含泥沙太多,水道容易被淤積;可是引玉泉山水系的水水量又偏少,所以郭守敬就在通惠河沿途修建了24座水閘,以節制水流,減少水量流失。後來在北京城外,從東便門起到通州張家灣沿途保留了5座水閘,其中第二道水閘又稱做「慶豐閘」,在二閘古迹原址上建起來的公園,所以被命名為慶豐公園。

慶豐閘遺址

北京慶豐公園東西長1.7公里,寬在70米至250米之間,佔地面積26.7公頃。北京市園林局沿通惠河兩岸栽桃種柳,河邊桃柳成蔭,從而重現了這裡以往「桃柳映岸」的美麗風光。

「桃柳映岸」的慶豐公園

北京慶豐公園在國貿橋南橫跨了東三環路,因此分為東、西兩個園區,北面毗鄰北京市中央商務區(CBD),四周高樓林立,公園鬧中取靜,現今是附近市民休閑娛樂,鍛煉身體的理想場所。

毗鄰CBD、中央電視塔

慶豐公園精彩的公園瑜伽

「大通帆涌」是北京慶豐公園的大型主題雕塑,採用白色金屬框架結構造出三組白帆造型主體,輔以水流景觀和浮雕石群,刻意展現出了當年在通惠河上千帆競相涌過的繁榮景象。

清晨,「大通帆涌」五彩繽紛

從封建社會的元、明、清三朝到上個世紀的中華民國,從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到1978年改革開放後的今天,82公里長的通惠河經歷了725年(1293年~2018年)風風雨雨的時代變遷,見證了北京城滄桑歷史的前天、昨天和今天。從京杭大運河調糧漕運的奶瓶嘴兒到北京城市的下水道,再到今天廣大市民享受美好生活的城市花園。綠色中國,綠色北京,翻開歷史新篇章,北京市老百姓有理由相信我們的幸福家園明天會更美好!

通惠河上空「彩練當空舞」(雙彩虹奇蹟)

從慶豐公園樹林中眺望中央電視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卦金融圈 的精彩文章:

九卦| 通惠河,是北京的母親河還是下水道?

TAG:九卦金融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