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印度陸龜屬三個種的區分法!

印度陸龜屬三個種的區分法!

很多人並不知道印度陸龜(Indotestudo)屬其實是有三個種的,只有緬甸陸龜(Indotestudo elongata)因為市場數量多相對來說較為讓大家熟知。緬甸陸龜因為原產於中國南方和東南亞幾個國家,因此時常進入中國市場。很多養龜人的第一個陸龜往往也是緬甸陸龜,但是很不幸的是緬甸陸龜因為在早年大多數都是下山龜,所以都被當年的新手們(現在都是老油條了)養暴斃了,讓人得出一個「緬陸難養,膽小,挑食等等」的形象。時至今日信息時代,大家想要學會養一種陸龜變得十分容易,比如當年大家都說難的星龜,現在已經很少有「十星九死」的論調了,因為大家都知道了星龜警惕性高,不能過多打擾,而且星龜需要排酸所以需要定期的泡澡等等。但是在爬類資料欠缺的現在,竟然難以搜到除了緬陸外的另外兩種陸龜的詳細資料和區分方式,這讓人十分頭疼。我甚至經常在各個群里看到有人稱自己的西里貝斯陸龜為緬陸,我覺得每次見到都科普一次未免太累了,因此我特在此寫一篇區分的方式,並且感謝Arizona tortoise compound的Andrew Hermes的分享。

科普區

如果你對這三個物種十分的了解,可以跳過此段直接去看區分的方式,這裡僅為科普。因為產地非常接近的緣故,很多野生龜甚至可能是雜交的,所以這三者沒有一個絕對的描述。

緬甸陸龜(Indotestudo elongata)

別稱:黃頭陸龜

產地:中國南方,緬甸,印度東部,泰國,寮國,越南

體型:26-36cm,2.5-5kg,體型偏長

顏色:背甲黃綠色為主,有一些較小的黑塊,黃色的頭

習性: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的雨林,喜濕怕熱,在原產地冬天有淺冬眠的習性但是比較短暫,雜食性,愛吃瓜果和小動物。

在人工環境:性格溫順,膽大,也會縮頭撞人,人工個體互動好,是較為聰明的陸龜,而且生長速度迅速,可以以蔬菜和龜糧同時作為主食,食量大排泄也較多,對環境溫度要求較低,濕度較高。

西里貝斯陸龜(Indotestudo forstenii)

別稱:弗斯騰陸龜

產地:印尼蘇拉威西島

體型:24-29cm,2-3kg,體型偏圓

顏色:胎盾為純黑色胎盾外也是黑色,紋路外圈為黃綠色,頭上有黑點

習性:生活在熱帶雨林里,喜暖怕寒,喜濕怕干,雜食性,經常見到浸泡在水裡。

在人工環境:性格較為膽小,但是人工個體也是可以馴化的,需要非常高的濕度和不高不低的溫度,環境類似於紅腿和黃腿,是不可以冬眠的物種,環境溫度不可過低。

印度陸龜(Indotestudo travancorica)

別稱:查文科陸龜

產地:印度西高止山脈一帶

體型:30-36cm,3-7kg,體型較長

顏色:顏色上和緬甸陸龜非常的像,顏色對比更小,黃頭

習性:生存環境十分惡劣,有著極度潮濕的雨季和乾旱炎熱的旱季,因此耐高溫高濕,雜食性。

在人工環境:雖然人工飼養的很少,但是大概是一種非常皮實耐活的品種,很多方面和緬陸很相似,但是更為耐旱和耐高溫。

區分方式

區別一,胸盾:三者的腹甲對比,印度陸龜的胸盾是最寬的,西里貝斯陸龜的胸盾是最窄的(腹甲上數下第三塊是胸盾)。

區別二,幼體體型幼體體型來說西里貝斯陸龜較為扁圓(類似於蘇卡達幼體體型),而緬陸和印陸類似於橢圓(類似於紅腿幼體的體型),而且西里貝斯陸龜幼體的刺特別多,圍繞甲殼一周,而緬甸陸龜和印度陸龜幼體僅在後半圈甲殼有刺。從上往下依次是印度陸龜,西里貝斯陸龜,緬甸陸龜。

區別三,顏色:西里貝斯陸龜的頭部有黑點且胎盾顏色為全黑,緬甸陸龜頭部為黃色胎盾有部分黑點,印度陸龜頭部顏色較深但是沒有黑點整體顏色對比較小。圖片為描述的順序。

區別四,頸盾:印度陸龜無頸盾,而緬甸陸龜和西里貝斯都有。(頭後面那一塊小的背甲為頸盾)圖片為描述的順序。

區別五,背甲:印度陸龜的背甲中間第二塊盾往往是最高點呈一個下坡,緬甸陸龜的背甲二三四塊盾往往是平的,西里貝斯陸龜的背甲則是第三塊盾最高呈一個拱形。圖片為描述的順序。

好了,說了這麼多我覺得大家大致可以知道自己的龜究竟是哪個品種的了,其實還有很多動物的區分都是可以寫的,但是這三者可以說是最容易混淆的陸龜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歷史的相似與不似(三)
為什麼要為不珍惜你的人難過

TAG:全球大搜羅 |